APP下载

职业需求下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3徐志闵金日兰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1期
关键词:物流院校人才

文/徐志闵 金日兰

现代物流行业已然在互联网时代下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近年来,物流人才成为在国内各大城市人才市场上争夺的对象,因此如何完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当今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职业需求下的高职物流人才教学改革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职物流专业的职业需求现状

在物流行业中,具体操作人员的比例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很大比例,其工作由多个环节相扣。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更加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就目前而言,物流企业的物流人才供应情况并不乐观,需要的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低、中、高。低层是基层,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经验丰富的人才;中层需要了解熟知具体运营管理的人才;高层则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需要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还要熟悉现代物流知识。虽然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速度快,但是目前而言由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基数较低,因此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这就导致我国现代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更多地需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的物流人才,并且对这类实际操作性人才的需求巨大,这类人才往往是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进出口操作员、货代操作员、客户服务人员等,但是物流企业对这一类的操作型人才的学历要求较低,一般要求只要有大专水平就可以,但也有要求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例如报检证、单证员证、报关证等。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多数的物流公司是由运输、仓储、港口、货代公司等改变发展而来的,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由此可见,虽然物流行业需要基层、中层、高层类物流人才,但是就目前现实行业发展企业来看,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还是基层或者中层的物流人才,而在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正适合物流行业对人才的大多需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秉持着“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教育目的,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然需要根据企业及社会需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满足行业需求的物流人才。

二、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虽然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但是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对于物流等专业的课程建设投入较少,尤其是实习实训设施和场所方面投入有限,因此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占比重多,实践则相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搭配不够协调,不利于提高培养学生在进入社会企业的工作适应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操作能力的目的,必然需要相应扎实的教学条件的支持,需要相关部门或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满足物流仓储、物流设备操作实训的实际需要。此外,因为物流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是新开设的专业,大部分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也会偏向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材,但这类教材往往会忽略实践的重要性,教师也缺乏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选取部分合适的章节内容与实践操作结合的主动教学意识。

(二)物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时间相较于国外更晚,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任教物流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其他的专业例如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学、交通运输等转变过来的,真正在物流专业方面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导致在物流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师资源薄弱,无法理想展开与物流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1]。此外,在教学中的大部分教师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或者学校未对物流专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等原因,少有能够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在这样的师资力量的背景下,所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

(三)缺乏清晰正确的专业定位

物流专业是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开设的新兴专业,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开设的时候缺乏对物流专业的科学考虑,其专业定位也十分模糊,例如虽然为物流专业开设了不同的方向,但是只有少数课程是不一样的,导致专业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科学的规划,严重影响学生在该专业方面的实际学习成果,更不利于物流专业的长远发展。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一)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针对物流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欠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这类教学实践一般而言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而教学手段一般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多媒体视频演示等[2]。以角色扮演为例,在仓储商务管理中签订仓储合同或者处理仓储质押业务等情况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货主、客户、物流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学生则可以根据平时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设定好的情景中,教师在扮演实践结束之后,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指导纠正。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平时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专业上的不足之处,得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从而不断改善课程教学内容。

(二)强化物流专业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影响专业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促进完善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强化师资力量,建立一支专业理论功底强、教学水平高及实践能力强劲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在建立这样一批队伍之后也应当投入相应的持续性的培养,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物流业务运作,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从物流企业中,选择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员工担任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从而既能够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部分,还能够使得专业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三)深化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与校外企业合作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最终是投入社会工作中的,因此深化校企合作是改革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深度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和校外企业合作需要多种具体运作方式的承载,但是就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而言,只是简单地参观或者在极短时间里的实习工作等,形式和效果仅仅走马观花,深化合作才能将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发挥出来。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的具体需求而言,合作方式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身份互换和共同创办经济实体。校企合作自然是建立在院校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的通力合作的基础上,除此之外考虑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师自身缺少实践经验,同样物流企业也缺少专业的物流理论知识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和物流企业在资源上形成互换,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员工作为教师教导学生实际操作经验,而企业也可以聘请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来到企业内部进行定期讲座,内容可定位礼仪、英语、办公软件等主题。高职院校和校外物流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共同促进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创办经济实体是依据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开设目的而提出的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思路。物流企业具有资金优势,而高职院校具有场地、人员优势,将院校和企业的优势相结合,如共同创办快递公司等,针对特定群体提供寄件送件、代收货款等服务,或者两方共同探讨,规划可以同时结合两者优势的经济活动。

(四)建立物流专业教学相关保障文件

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起步发展时间较晚,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的物流专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清晰的专业定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应当考虑建立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相关保障制度,该类保障文件是指建立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名称、实践学时、实践方式、考核方式等,同时对学生在毕业时的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岗位实习报告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关清晰的实践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确保实践教学能够有序科学地进行以及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真实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社会工作适应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3]。

四、结语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从而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传输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场所,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开设的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实际发展以及考虑到物流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刻不容缓,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完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教学课程上出现的问题,为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社会工作适应性更强、专业能力更强的物流人才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物流院校人才
人才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