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行业类院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2020-11-23刘俐李姜红张燕
文/刘俐 李姜红 张燕
一、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必须结合行业特点
(一)依托企业,与行业深度融合
行业类院校是立足特定行业企业并为特定行业企业服务的专业型院校。因此,行业类院校的思政课体系建设必须紧紧依托行业企业,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把行业企业需求纳入思政课体系建设之中,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多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充分利用学院已有的广西职业教育集团及所属企业,将行业企业需求深度融合到思政课教学改革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到2019 年,重点吸收了符合集团发展需求的院校、行业、企业加入集团,其中有7 所中职学校和4 个行业协会;随后又有20 多家企业加入集团[2]。
(二)根据行业院校特点实现“三个课堂”融合
行业类院校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行业性”,这要求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要更加强调教学、社会和网络的融合。多年来,我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教学、社会、网络“三个课堂”的融合。就团员教育平台而言,教学课堂更加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团员的头脑,全年累计开展团课、团建微课堂100 余期;社会课堂组织团员进企业、社区和乡村,全年推荐近1000 名团员参与“重走小平路”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井冈山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等项目;网络课堂运用新媒体手段抢占团员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全年运用学院“赤水青川”思政网、微信公众平台和大学生微博等发布各种理论学习文章、团活动信息近1000 篇(条),真正实现了团员思政教育从课内到课外、理论到实践、现实到虚拟的全面覆盖、无缝对接[3]。“赤水清川”大学生思政平台曾获得全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广西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广西高校“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行业院校的职业性要求更加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院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引导师生员工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为提升学院师生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学院持续开展“晨读修身,学风创优”——晨读工程和“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4]。2016 年荣获广西第八届经典诵读大赛暨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大学生组一等奖(高职院校唯一)、驻邕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5]。
(四)行业文化进校园,运用企业文化育人
2014年,我院开始实施“优秀文化进校园”项目。按照“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鼓舞干劲,以文化推动发展,以文化助推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邀请不同文化领域的资深人士来为全院师生举办“优秀文化进校园”系列专题活动。目前活动已成功举办13 期,涉及内容广泛,师生广泛、积极参与,效果显著。该活动于2019 年荣获全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人才培育体系
近三年来,学院组织师生服务队到东兴市东兴镇开展“共话和谐盛世”我的中国梦基层宣讲活动;“传播东盟文化,强我中国梦”东盟文化知识交流活动;“实现青春价值,凝聚青春正能量”外经贸实践调研;“共筑美丽中国”合浦县廉州镇中国梦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边关情·青春志·中国梦”靖西龙邦口岸理论宣讲活动等,先后为当地近3000名群众开展文艺汇演、理论宣传和电影展播、图片展示等活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学生社会实践技能和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先后荣获了“广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广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及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精品项目。
二、把握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
根据行业类院校的特点,加强行业类思政课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三个深化”、实现“三个突破”、推动“三个提升”。
(一)促进“三个深化”
首先,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教学改革这个关键环节,紧抓教学质量,全面加强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其次,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必须根据行业特点,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拓宽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的渠道;最后,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必须根据行业特点,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好地践行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二)实现“三个突破”
首先,要在总结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实现思政课自身的突破。这种突破,应该是由点到面的整体突破;其次,要积极探索与行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实现思政课与行业联动的新突破;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课程标准,实现思政课与行业共建课程建设标准的新突破。
(三)推动“三个提升”
首先,通过思政课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思政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要通过思政课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思政课教书育人的要求,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最后要通过思政课体系建设,激发并引导思政课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完善行业类院校思政课课程体系
行业类院思政课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行业类院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外,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还要根据国际商务行业特点增设选修课,如企业文化讲堂、道德法庭、学研旅行等。
在课程标准方面,要根据行业类院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与商务行业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把行业案例精选纳入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采用行业在线教育等方式;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编写行业补充教材、行业案例教材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在确保思政课教师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结构;在制度建设方面,要逐步实行行业评价制度、行业考核制度、行业监督制度、行业保障制度等;在教学基地建设方面,要逐步把保税区、工厂、农村、博物馆、部队、监狱等行业纳入教学基地。
四、探索行业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行业类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探索建立适合行业特点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要将行业的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综入行业类院校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之中,形成行业企业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第二,要有计划地安排思政课教师赴所属行业企业开展调研或社会实践,将行业案例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形成行业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第三,要开展所属行业企业文化系列讲座,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打造蕴含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形成行业企业变化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新模式;第四,在校内建设行业思政课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思政课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第五,推动学校和行业共建课程、互派教师、共出教材,形成学校和行业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第六,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新模式;第七,普遍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逐步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形成行业类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备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