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11-23张文艳王智莉杨晓红郭艳虹宋歌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生互联网+

文/张文艳 王智莉 杨晓红 郭艳虹 宋歌

2020 年5 月22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教育行业有效融合,即利用互联网自身优势与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对教育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其能够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发展,最终推动人才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进步、满足国家战略[1]。基于此,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要在“互联网+”新形势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发现新问题,并依据《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文件精神,从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入手,科学、有效地解决制约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的问题,不断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教师队伍。

一、“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调研

在“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呈现出新的形势。项目组对某地方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2016 级30 名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相关调研涉及职业个性品格形成和专业素养提升的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课堂技能、辅导技能、评价技能和研究技能等师范生教学技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经过为期近四年的高等教育,他们在涉及职业个性品格形成,专业素养提升,授课计划、教案撰写、教学媒体使用、对要教学生的了解等设计能力,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设疑和提问、板书、授课、总结和结束课程等课堂技能,布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辅导技能,命题、评卷的分析试卷等评价技能以及信息检索等研究技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单项增幅最大的是撰写教案的设计能力、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课堂技能以及总结和结束课程的课堂技能,增幅分别为41%,40%和40%。增幅较小的后三位是专业素养提升、设疑和提问的课堂技能、制定授课计划的设计能力,增速分别为7%、7%、13%。另外,职业个性品格形成和专业素养提升涉及的知识或技能增幅较小,平均增幅15.5%。整体而言,增幅较大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是辅导技能,平均增幅33.6%。除此之外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增幅由大到小分别为设计能力、课堂技能、评价技能和研究技能,增幅分别为28.5%、23%、15%、2.3%。相对而言,存在提升较大空间的前三位是如何命题(出考试卷)的评价技能、评卷及分析试卷的评价技能和了解科学发展动态和吸收科研成果的研究技能,目前三项技能分别提升至17%、23%、23%。然而,涉及教学语言运用的课堂技能和了解科学发展动态和吸收科研成果的研究技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分别由57%和33%下降至43%和23%。而涉及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三年前持平,没有任何提升,均为33%。由此可见,在今后英语师范生教学中,要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依据国家标准、专业标准、认证标准,并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横向、纵向地从各环节、各维度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问题及成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在学校、专业、教师等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师范生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差异与缺陷[3]。学校层面:师范院校学术性定位,偏重专业课程,忽视教育课程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实习教育不够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条件差,优秀师资短缺。专业层面: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流程设计“程式化”,课堂导课“导而不入”,多媒体运用“华而不实”。教师层面:职业理想教育缺失,素质有待提升。师范生层面: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模糊,从教愿望不够强烈,教学基本概念把握不准,教学技能认知有偏差,教学技能掌握不全面,教学技能实践不足,教学技能应用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并非简单的技术性策略与技巧,而是综合蕴含着人文学科的专业素养及其实践性知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构建与发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实现。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从教学技能的培训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育实习、教学技能竞赛等方面进行。

三、“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鉴于当前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英语教学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要求、评价要求、教师素质、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监控机制等诸多方面下功夫,从整体上着力提升师范生的研究技能、评价技能和课堂技能。在培养目标方面,要培养师范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在培养规格能力要求方面,要培养师范生获取、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知识要求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英语文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4]。在课程体系方面,要定向调整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等部分,适当增加诸如英语研究方法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统计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等语言学、英语教育等主要专业方向的知识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加强诸如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社会调查、支教、英语创作、作品翻译等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要求方面,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实际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应以促进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应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师范生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示范,树立典范。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应提供重组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教育场地、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和网络平台,满足日常教学和实践需要,并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提供服务工作。在图书资料方面,要满足师生日常学习和研究需要,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在网络资源方面,应拥有师范类英语专业相关的电子数据库和电子学习工具和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建设和运行网络公开课的基础条件。

四、结语

师范类高校应强化师范性,着力在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指导经验、教学技能培养过程、教学技能方法、教学硬件、实施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大力度,有效强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层面的专业训练,不断改进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教学实施,变革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模式。在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方面,要建立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国家、社会、学生和教学技能需求,定期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估和调整,从而不断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和技能水平,以迎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所需。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师范生互联网+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