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11-23张健华
文/张健华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已被列为地方、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教育部2015 年和2018 年分别就“双创”教育进行专题行文后,各级政府、学校更加重视。由教育部等十几个部委联合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也于2019 年开始,增加了职教赛道,明确了中职学校可以参加,进一步刺激了“双创”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和实施。
一、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自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已过去近6 个年头,高等学校基本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路径,但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仍处于停滞或是复制阶段,部分走在前列的学校也对未来的走向也感到迷茫。没有成体系的理论支持、没有较为明确的自身定位、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尤其是顶层设计和指导思想缺乏,导致无针对性较强的政策、经费等支持[1]。笔者认为中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更趋向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塑造,有效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各级政府应明确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让中职学校较为清晰地知道前进的方向。同时要让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停留在学习如何创业上,而是为进入高职阶段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充实中高职衔接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政府、职能部门均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实施该项工作。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已从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就业的目标而逐步转变为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2]。这就对学生创新创业启蒙基础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学校就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将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前置,为深化教育改革奠定人才基础。
三、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落后
通过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是匮乏的,没有系统考虑“双创”教育该如何开展。同时,对中职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清晰,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也存在类似的疑惑[3]。在实时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也有部分教师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片面理解为创业教育,认为中职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升学,以当前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认知,并没有接触的必要,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意义。
(二)指导缺乏
中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两年才开始提出并逐步实施的,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针对该类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政策文件,而中职学校在落实该项工作时,更多也是参照高等学校的实施办法和政策开展工作。同时,受中职阶段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限制,对社会指导机构和力量的吸引力较弱,无法及时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同时受课程教学实践影响,对职业的认识和接触更多停留在一线工厂,没有较好的“双创”提升平台,加之许多教师无相关经验,因而培训指导基础基本缺失。
(三)资源限制
就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中职学校在师资、资金、机构、场地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因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确,资金无法有效配备,相应的机构也无法有效组建[4]。加之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导致教育体系、课程、氛围等无法有效实施。
四、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和策略
(一)注重顶层设计
1.政府、学校都应将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纳入总体规划,明确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并从机构设置、政策制度、人员配备、场地建设等进行支持。加强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培训,让中职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必要性,认识到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要让领导和师生都了解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目的所在、定位所在,破除创新创业教育即创业教育的单一认识和刻板印象。
2.强化中、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衔接设计。充分利用中高职衔接的大好机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中、高职衔接范畴,并将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中职、高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分工,让双方清楚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工作重点。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引导部分前置到中职阶段进行,共同开展编制开发课程或教材,以及协助培训建立师资队伍等工作。
(二)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主
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与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划等号。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应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主要着力点,即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充分利用媒体和外界资源等加强各级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宣传,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创业校友及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结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学校自己的创新创业大赛,并通过各类兴趣小组、技能竞赛小组发掘更多适合创新的项目作为项目库。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让全校师生时刻看得见创新创业教育、听得见创新创业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前提是必须培养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让他们清楚地明确中职创新创业的定位和目标。可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从面到点,对全校教师开展“双创”普及性教育,让所有教师对“双创”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较为清楚“双创”对学校人才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再根据各个专业的实际、教师自身条件以及意向,有针对性地送培养一部分具有基本“双创”教育资格和能力教师,可采取推荐参加国培项目、邀请相关机构来校专项培训、到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创新项目建设等方式进行。可通过人社、团委等部门和组织,与各类孵化器建立联系,聘请创业大咖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参与学校“双创”教育引导工作。也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教师与企业技能人员的合作,引导教师从企业角度思考创新,为他们有效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实践支撑。
(四)构建适合中职特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很多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从课程设计、培养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没有较为清晰的定位。根据中职学生的特质,可将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上,即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低年级开展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让师生清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启发创新的意识;二是通过前期的基础教育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将创新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将创新结果转化为成果,即运用到实践中,激发他们对技能技术的创新热情。
(五)注重校企合作平台搭建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急需的硬件设施,如场地、“双创”教育教学设备。引进企业,共建校内外“双创”实训实践基地。共建共享,企业以此作为创新基地,学校以此作为人才培养实施载体。要结合专业特色,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将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岗位实习,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能创新活动中去,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层次,以此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务实,为创新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同时,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更加明白和了解创业干事的精神。
(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投入、成果成效作为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示范校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纳入教师个人考核及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以此提升学校领导及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
同时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纳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与培养目标相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之一,将各类大赛参赛情况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还可大胆尝试,将获得重要发明专利、“互联网+”大赛获奖等作为免试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条件。以此提升学生层面对创新创业的重视。
五、结语
新时代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明确目标,不能简单地复制高校教育模式,应从顶层设计、机构设置、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经费保障、氛围营造、实践指导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构建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