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基础上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2020-11-23臧能义马生俊余松林
文/臧能义 马生俊 余松林
受我国社会发展和各项就业政策的影响,本科高校教学模式也出现了改革。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学目标以学术研究型教学为主,在校期间内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在教育体制改革后,应用型大学开始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采用了学术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双向教学模式。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不能达到相关人才市场的标准,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高校应该根据上述教学需求和教学问题,对创新创业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内容与就业实践内容缺乏衔接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弱,毕业期间内无法适应就业生活。因此,各高校在日常学术研究教学的过程中增设应用实践教学就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学校结合相关企业的实践场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就业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从而及时在学术学习的过程中弥补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
(二)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现阶段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并且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这一压力也随之增加。据相关统计,202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 万人,现有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不匹配,学生就业后失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应用型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可以及时拉近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同时,在校企合作式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心理,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教学目标模糊,缺乏合理的应用教学环境
传统的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各大高校的应用教学模式使用时间较短,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也不符合应用教学的需求。同时,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学术型教学为主,大部分教学设施只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不具有完整的创新创业实习机构,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教学环境,学校的相关教学体系不健全。此外,部分应用型高校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注重程度较低,开展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不具备专业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应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了解到浅层次的实践内容,这不利于校企合作式应用教学模式的推广,也无法正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
(二)教师创业经验较少,缺乏完整的应用教学体系
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的专业教师主要以学术研究工作和学术指导工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经验,在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相关创新创业问题。同时,学生在完成创新创业课程时仍然以学术研究内容为主,教师对相关实践内容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综合教学内容不符合创新创业教学的需求。此外,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缺乏完整的应用教学体系,校内的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教师不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在对学生自主创业团队进行相关创业需求的指导过程中不能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创业问题,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经验,学生的创业活动仍然处于自主摸索阶段,降低了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三)实践教学落实较慢,缺乏重点应用教学内容
受到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的应用教学活动仍然以学术教学为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行还停留在校内实训等层面,总体实践教学落实得较慢。同时,在各项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设备不健全,各个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实践机构场所。此外,部分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式的应用教学活动时缺少重点教学内容,总体教学计划比较混乱,没有制定完整的应用教学计划。由于部分高校与企业没有进行深入沟通,学生在企业内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时不能明确学习目标,实践学习内容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2]。
(四)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应用教学指导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再加上部分高校缺乏完整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因此,部分高校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明确自身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应用知识指导,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思路,学生在解决各类问题时仍然在沿用传统的解决方案,使得创业投资成本增加、创业问题增多,加速了学生自主创业团队的瓦解,不利于学生开展持续有效的自主创业活动。
三、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
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升高校的校企合作质量,基于上述内容提出以下教学方案。
(一)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观念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自主创新创业的思想。但是,为了缓解高压力和趋于饱和的就业岗位竞争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各个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理念,完善学校的校企合作应用教学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应该针对上述问题为学生解答相应的创新创业问题,并为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同时,各个高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进度及时联系合作的企业,为学生安排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各项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3]。
(二)提升师资力量,满足指导需求
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各个高校应该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及时提升学校的相关师资力量,提升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教育合作。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不具备完整的创业经验和创业指导能力,因此,各个高校就可以向合作企业寻求相应的教学指导帮助,邀请校外企业领导和相关理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同时,各个高校还应该扩大创新创业专业指导教师的招聘范围,吸引应用型指导教师加入,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
(三)建设合作机构,增加实践机会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应用型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建立专业的合作管理机构,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整的合作计划和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内的基础权益。同时,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过程中还应该及时了解企业的各项基础信息和合作意向,采用学术教育和实践教育并行的双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并在学术学习过程中及时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此外,学校还应该在相关企业的帮助下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从而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实践知识学习需求。
(四)丰富合作内容,建立全面合作体系
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涉及的专业范围比较广,各个专业的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在与企业进行实践合作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实践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由于学生的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高校应该结合校内专业需求开展形式各异的校企合作活动,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专业性质的专题讲座,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相关就业需求和创业内容,对高年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4]。
四、结语
校企合作式的应用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完成在校生与职场人之间的切换,并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目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为了完善该教学模式,提升校企合作应用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调整实施方案,从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