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020-11-23王炳坤
文/王炳坤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是传播国家的政治政策的有效方式,在网络发达、各类信息冗杂的时代,思政课堂成为了大学生接触国家思想政策的主要途径。我国大力推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推动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符合现今社会的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国中小学阶段一直培养学生课业知识内容,忽视学生的创新教育,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对于创业创新方面了解不深,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因此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高校的思政课堂中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型的人才,为国家储备优质的后备军。
(二)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课堂方式主要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学生接受度、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高度的理念融合,学生也是在实践项目中接收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效课堂可以有效地改革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也与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相吻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市场经济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团队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为国家储备全面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现如今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我国的各大高校的思政课堂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枯燥乏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增加,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包围在学生的左右。在思政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缺乏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难以贴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各种新鲜事物的诞生与传统的高效课堂形成对比,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吸引力不足以吸引大学生。根据学生反馈,大部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兴趣度很高,但是由于课堂注重理论大于实践造成学生对于该课堂的兴趣急速下降,影响了国家思想政策的传达。因此,如何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主要问题。
(二)学生接收度不高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失去对于课堂的兴趣,而兴趣是吸收知识的基础,没有兴趣的支撑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接收度不高,最终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收的课程模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因此提升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对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成为现如今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本学科相融合的问题,要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作主要分析。经过对相关思政课教师的访谈可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情况也是令人堪忧的,也缺乏针对性的方法。首先学校组织相应的思政小组,对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考核、评估。其次要在课前进行相应的课程培训,从源头上改善课堂问题。思政教师由于专业跨度大,对于创新创业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而经过简单的课本学习就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此类操作是不科学的授课模式。
由于大多数高校未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入各大高校过程中陷入困境。无论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负责人还是思政课教师都应积极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求最佳的方法,以此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如高校思政理论课负责人应积极与校领导沟通,制定合理的实施、考核措施。
三、有效途径探索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各大高校为响应国家政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课堂,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造成相应问题,下面将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内容渗透
我国各高校均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的思想政治课程。我们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课堂之中,通过这些传统的思政课进行融入。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可以将创新创业的内容融入其中,在课本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的意识渗透到课堂之中。要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创新创业的项目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度,以此来提高各大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真正将国家的政策推进到各大高校人才的培养之中。要培养学生的口才,每堂课程要安排相应的学生对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借此来提高各大高校学生思政课堂的参与度。
(二)调整师资结构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中对教师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新理念,克服“与己无关”的教学观念,将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充分结合起来[1]。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都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要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项目之中。这就要求学校对教师的挑选以及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各高校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立了相关的宣讲课堂,本校教师可以在宣讲会上相互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营造课堂氛围
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处事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创业观念,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课堂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一种合理的解决对策。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及各种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理念。在学校的风气以及精神面貌上渗透创业的观念,加强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在现在这个融媒体时代,将传统的校园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校园媒体渠道进行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例如可以在校园广播、各种宣传条幅以及在学校官微、抖音播放相关内容。将创新创业的宣传理念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加强创新创业安全教育
创新创业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财产安全风险,因此各大高校教师一定要在理论课堂之中加强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在隐患发生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给学生打好预防针,避免势态向不好方面发展。各高校为给学生制造良好的实践经历均会接收各类的国家、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因此为避免不可估量的损失,学校要对创新创业进行安全风险意识方面的培训。高校对于学生的网络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都要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科普[3]。在学生实践创业过程中有些人会被校园贷款、邪教组织影响,因此在思政课堂上要对相关方面的风险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高等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思政课教学十分必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高校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了解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转变自己的固有观念。要考虑课堂教学与课堂实践两个环节,让大学生产生创业创新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根据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展开,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互动,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此外,我们还要把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正课教育当中,应把这项教育工作看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创新创业要融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大学生自主产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与想法。可以引进一些社会现有的创新企业进行分析与分享,在增加课堂丰富性的同时学习更多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