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2020-11-23常慧
文/常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来确保学前教育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但面临就业问题时,学前教育专业生是否顺利就业,是许多学校一直关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现状
根据不同地区的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待遇和基本工资明显不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每月基本工资水平集中在800元~1800 元之间,因此,毕业生在初次就业的过程中工资水平较低。与此同时,学历待遇差别明显,对于专科毕业的学生和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之后是否存在差别的问题上进行调查,有35%的人认为待遇大有差别,这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差异。市场上对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质的要求较高,幼儿园对工作经验比较重视,本科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承担着幼儿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多种职业角色。从侧面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
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就业促进制度体系
以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是受到国家政策推动,并且幼教行业在社会上的迅速发展的需求所驱动,呈现出整体就业情况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教育的长远发展必须具备自身优势的奠定和累积,不能单靠政策推动以及市场自发的驱动,要在长久的计划下实施就业政策,就要对其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统一可行的就业制度。因此,学校教育配套政策的制定需要尽快完善。
(二)培养与就业之间统筹机制不完善
在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的过程中,培养由高校独立负责,而就业的时候面临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由市场机制负责,这两方面都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状况,却常常存在脱节现象。能力高低虽然是就业单位选择的首要依据,是就业单位重视的第一因素,但职业道德也影响着一部分就业情况,尤其是对幼教行业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启蒙和发展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因此这部分的因素成为用人单位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用人单位在重视开发毕业生市场招聘时,尤其是对本科生寄予了较高的角色期望,认为其能够承担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角色,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品质,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但是院校由于自身学科发展等条件不足,在进行招生规模扩大时,在招生质量等环节上把关不严,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与市场需求相矛盾,不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让人才在进入社会之后,用人单位也开始质疑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为后续的学前教育就业选择造成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1]。
(三)幼教观念与学前教育发展不一致
我国的民众幼教观念并不成熟,社会各界面对同一行业时,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不同,对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地位的认知和评价呈现出不同差异,在对其不了解的过程中,对幼教行业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部分人对学前教育专业角色的认知停留在等同保姆的水平。这样的认知及印象也开始在社会和学前教育专业中流传,导致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地位不重视,家长们认为幼儿园就是看管儿童的场所,在保姆理念的影响下,并没有认识到儿童在早期获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样,在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规划幼儿园的整体发展,过于重视成本因素和效率因素,迎合民众的优点,使得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不规范,导致整体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了社会民众对幼儿园教师的印象。
(四)幼儿园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政策受到了关注和支持,因而扫除了部分发展障碍,但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制度、社会文化环境等都有相应的联系,虽然发展前景看好,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社会对我国幼儿园整体印象评价不高,比如幼教老师较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设备质量差,等等。这些都展示出了幼儿园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同时也是学生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人口素质。因此,如果学前教育资源匮乏,无法与现存的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就会形成对优质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骤增,与社会发展产生矛盾。基于目前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为了促进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师资培养、教师待遇等方面有所改变,社会各界对政府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管理抱有较高的期望,在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希望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2]。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建立健全就业促进制度体系
部分幼教从业人员产生了就业心理失衡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存在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的现象,很多人对幼教行业失望而转行。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转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更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使我国的学前教育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必须建立优秀人才的引入机制,发挥人才作用,为其健全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促进制度,在政策的引导下向就业倾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可以参考以财政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为例,尽量以合理的报酬去吸引优秀的人才,使其能够稳定、长期地在幼教行业发展,同时保证制度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二)强化学前教育毕业生职业技能训练
提升职业技能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就业竞争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和艺体技能,强化学习与训练,在这一环节中对课程教学,课程资源等多方面进行利用,让学科建设和教材研发等方向根据专业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特色进行整体规划。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岗位职责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提升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保证其教学技能和艺体技能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基于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现状,增强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相辅相成,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保障从教基本技能的学习,最后针对其技能薄弱的实际情况,强化相应的日常训练,根据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培养多能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我国的幼教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三)学校与幼儿园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由于学校教育专业,具备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人才培养应该在课程选择、教材设置等方面树立自身的特色,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培训方法进行改革,转变相应的教学设计,加强幼儿园与学校的长期合作。以实习和就业为基础,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为其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更好地符合21 世纪我国发展学前教育高要求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3]。
(四)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与关注度,进行规范管理
政府关注学前教育才能更好地够保证学前教育管理,进行课程制度的规范化改革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健全财政体制,适当进行经费补贴,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注重人力资本,完善人事管理体制,增加行政编制,加强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继续教育,让教师在从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规范学前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健全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对幼儿园的管理。在扶持私立幼儿园的同时,杜绝山寨幼儿园的出现。要改革幼儿园过于向小学化发展的倾向,对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出现家庭困难的幼儿提供相应的困难补贴,适时地将其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上,这样的学前教育机会才更加公平,才能在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让社会民众更好地认识到幼教的重要性。
四、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的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可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尚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当前这些问题并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机遇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加规范和完善,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前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