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
2020-11-23吕卫华
文/吕卫华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创业选择
(一)学生入学途径多元化
高职院校入学有三种形式:第一,高中毕业生根据普通高考入学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录取批次为第四批,而且录取分数线要低于本科,然而,因高职院校办学具有鲜明的特色,一些优秀高等院校学实际录取分数线却高于一些三本学校与二本大学,这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来源;第二,单独招生。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生源职量,国家试点有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普通高考前进行组织命题、考试、评卷,设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明确录取学生名单,直接上报上级教育考试部门进行录取;第三,技能高考。2012 年某省在全国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高考改革,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以技能技术考试为主,文化知识考试为辅助。这些招生举措,为不同地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提供全新路径,亦使高职院校学生成分产生变化,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高职院校学生成分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就业不拘一格、选取自主创业的比例较高。
(二)家庭经济背景和就业选择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要生源地大部分均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困难。出现这种因素是由于一些学生达到本科分数线,但却因自身家庭较贫困孤儿放弃学费较贵的三本学校,而选取学费较低、就业率高并且学制较短的高等职业院校。此外,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分数线比较低,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相对较差,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根据相关教育评估体系出示的就业报告可以看出,基层员工子女就读高等职业院校的比较多,而相对管理层子女就读本科的学校较多。因高职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十分强烈,就业率极高,并且社会就业适应性很强,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进而选取自主创业的比例要比本科学生高很多。
(三)动手操作能力强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理论知识是基础相对薄弱,但却具备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在社会实践中迅速学习的特点。生源特点与以实践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具有特殊的优势,一些高职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就已经完成大量的社会实践操作训练,基本达到社会企业对一般员工的基础职业要求,高职教学继续重视校企协作联合还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开展顶岗实习、教学做一体、工作与学习交替等多方面,以此培育高职学生实践动手操作为主要目的教育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对学生形成“谨言慎行”行为特点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了解工作岗位任务、熟悉企业工作流程,避免对社会企业存在不清楚的认识或者畏惧心理,这部分因素致使高职院校学生更易选择自主创业。
二、就业与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对中国高职教育人才目标的认识
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育主要目标是以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应用综合型人才,而未能定位于培育创新创业行优质人才培育目标。教育相关部门从2004 年开始将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率作为学校办学成效进行考察。而且把就业率作为示范高职院校创建项目标准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价的标准。学生就业率包含签约率、待签约率、升学率以及自主创业率等,客观上致使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育目标的定位上出现偏差。高职学生创业亦属于就业的另一种形式,创业教育亦可说是就业工作的其中一部分,而并非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与关键环节。提升高职学生创业率即便有利于促进就业能力水平的提升,然而因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较低,缺少创业的自主性与热情,加之创业风险较大且成功率较低。故此,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认为,创业教学仅仅是为了少数并且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设置的,不需要将创业教育变成普及教育。
(二)创业教育课程未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当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未能将创业教育加入到学校教育计划体制中,未能将创业教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均包含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制中,创业教育内容具有局限性,尚未形成自主独立的创业教学课程体制,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亦曾经设置过多种形式的创业教学,然而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形式缺少经常性与计划性,故此,创业教育未能得到真正落实。
(三)就业创业师资团队专业素养较低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任职就业创业教育以及培训的教师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首先,是以往任职经营管理类知识教学的教师;其次,是任职思政教育的教师;最后,是任职于学生管理以及相关招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1]。从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任职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知识体系而言,尚未创建一直具备牢固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极强社会实践教育能力就业创业教师团队,任职就业创业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知识水平较低。
三、建立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的相应标准
(一)明确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变革的关键组成内容。创业教学在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价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的成效,并且以此衡量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学的成效,应创建就业和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实行评价,权重尤为重要。就业和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现了各项指标对于创业与就业能力评估标准的重要力度,真实反映出各项指标在全面评价中所占有的作用[2]。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明确了评价内容,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整体水平与个体能力提高状况如何,还应进一步回答以下两点问题。第一,评价对象应当做到正确分类分级,不可一刀切。首先,应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学的不同类型实行评价。例如向高职学生普识性时期的创业教学,则重视对高职学生标准素养的培育,而创业模拟班培训,重视对高职学生辨别型素养的培育,应当分类别实行评价。其次,应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规律实行评价[3]。比如刚入校的学生、接受过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的高职学生、参与过相应创业模拟训练以及创业兴化的高职学生,亦应实行分类别评价。最后,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成长背景等。第二,谁来评。应当坚持互相评价与自己评价以及教师或者社会企业相结合进行评价,将社会企业评价作为主导,重视自我评判的原则。重视自评,是充分考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对自我存在一定认知,但却未能达到全面。可以实行自我评价,不仅是对高职学生的一种评价,也是对其一种引导,更属于一种自我暗示的良好作用。相互评定是对自我评定的一种补充,根据社会企业实行评价,不但能够丰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还能使评价更为客观,具备更大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知当前社会与企业对各种优质人才的需要,进而使高职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三)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社会交往是扩展人际关系,找寻就业创业机会的关键路径,社会交往的一个主要能力就是与他人实行交流沟通。交流沟通是一门重要艺术,沟通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后天勤奋努力并加以练习,还需要具有对应的天赋,比如口头沟通的艺术包括赞美、表扬、倾听和回答、理解他人所表达的含义、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兴趣、简单明了的表述以及巧妙说服对方等多方面内容。根据友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创造更多就业与创业机会。当代社会除沟通以外,其他交往能力亦十分重要,形成优秀的电话、网络沟通交往习惯,遵循当前社会人际交往的文化、躲避网络沟通交往陷阱均可以使自身获得更广阔的人脉以及就业创业机会。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就业形式的多元化以及我国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鼎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既显得更加重要。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较,前者生源地成分具有多样性,家庭经济条件急需改善,学生行动操作能力较强,故此高职学生比本科学生更为适合接受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活动。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育相比,并非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在培育高职学生社会顺应能力、提升就业率、提高学校生意等多层面均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保障创业教育的资源与时间投入比例,实行多种多样创业教育活动,保障创业教育的成效与职量,为我国培育优质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