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六个身边”构建全民健身发展的路径

2020-11-23张金桥李英杰

体育教育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民赛事群众

张金桥,李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在2017年4月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提出,要“牢牢把握群众体育‘六边工程’,推动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这“六个身边”是群众体育的四梁八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六边工程)提出后,体育主管部门和学术界掀起了对“六个身边”工程如何落实的讨论,部分地区迅速地启动了此项工作。但由于“六个身边”工程属于深化体育改革过程中一个较新的改革面向,对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使政策切实的落地还缺乏系统性的思考,故而,基于“六个身边”,提出全民健身发展的新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1 研究方法与调研实施

1.1 文献搜集与整理

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获取本课题所需的研究资料。资料搜集范围涉及:各地推进“六个身边”工程的措施及落实情况;关于“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的新闻报道;各界人士的需求和意见;表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场的相关材料;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对这些资料的搜集主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相关单位的档案实现。

1.2 实地考察与访谈

作者对诸多问题的判断基于长期以来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积累。新的调研主要是结合资料搜集过程中获得的线索,进行有的放矢的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主要运用观察法,以及和主管部门官员、相关工作人员、普通民众交流等方法进行。

2 全民健身发展及“六个身边”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相关精神传达不力

调查发现,“六个身边”正式提出虽已有时日,但社会各界对其知之甚少。调研过程中,提及“六个身边”,90%以上的体育从业者(包含基层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内)一脸茫然,非体育从业者知晓“六个身边”这个提法的更是寥寥无几。体育从业人员中,虽然知道“六个身边”的提法,但能够完整、准确说出“六个身边”是哪六个的则凤毛麟角。例如,近期,笔者参与了多次面向基层体育官员的研讨和报告会,提到“六个身边”工程时,发现大家对何为“六个身边”不甚了解,以至于每次活动,笔者都要专门抽出时间“普及”“六个身边”的相关知识。此种状况,在体育学术圈内也广泛存在,笔者在近期参加的多次全国性体育学术会议中,与学者交流过程中,发现多数学者对“六个身边”的内涵知之甚少。

相关精神传达不力,则推动“六个身边”建设的良性氛围就很难形成。尤其是在老百姓身边的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大多对“六个身边”工程不了解的情况下,其有效推动将举步维艰。

2.2 “六个身边”启动缓慢,统筹性差

总体来讲,“六个身边”工程虽有推进,且在部分领域有亮点呈现,但总体推进情况不理想,多数地方、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具体部署及落实情况不理想。突出问题在于,多数地方在全民健身发展中,依然沿用旧有思维和做法,每个“边”的建设各自为战,且短板明显。

“六个身边”是个系统工程,但调研发现,目前不少地方更关注的是具显性和新闻价值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以及大型场地设施或者健身长廊的建设,对老百姓身边的日常性活动与指导、社区体育场地建设、民间自发体育健身组织的发展着力明显不够,对如何讲好老百姓身边的健身故事,弘扬体育文化缺乏有效抓手。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严峻

调研发现,基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制约,我国不同区域“六个身边”建设情况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严峻。

总体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一些大中城市和东部部分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程度非常高,无论是老百姓身边的场地、组织和活动,还是老百姓身边的赛事、指导和健身文化,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大幅度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部一些中心城市,在全民健身发展方面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六个身边”已经系统化,并且和城市经营、智慧城市建设等高度融合,体育生活化、健身科学化、服务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建设则相对滞后,传统的“三边”工程建设还有相当多的欠账,新提出的“三边”就更无暇顾及了。

2.4 建设与管理主体单一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政府面向上看。当前,全民健身发展主要靠体育行政部门来推动,但由于职责划分问题,涉及全民健身发展的很多问题需要其他部门协同处理。例如,新建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的落实涉及规划、住建等部门;群众身边健身组织的健全涉及民政等部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赛事开展需要基层政府和社区的配合,大型活动和赛事的举办还需要公安等部门配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户外休闲活动还涉及与旅游部门的对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需要教育部门的协助;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则需要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信息等部门助力。另外,在“六个身边”建设过程中,还会涉及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一系列部门。目前,在多数地方,发展全民健身的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未能建立或有效运作(由于体育部门在政府序列中较为弱势,即使由其牵头设立了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也常常会陷入运转不畅的窘境),体育行政部门实质上一家独撑全民健身发展,常常力有不逮,很多问题由于不在体育部门职权范围内而无法推动。

其二,加快“六个身边”建设,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合作。但长期以来,除了部分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之外,多数地方“六个身边”建设的推动,无论是宏观的服务与管理层面,还是具体的建设与经营层面,主要还是靠政府来推动。市场和社会的作用还远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2.5 对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各地大量涌现[1]。该类组织成长于群众,与群众联系最紧密,行动力较强,是加强群众身边健身组织建设的一个非常有效,且事半功倍的路径。但现阶段,这类组织在资源分配上几乎没有发言权[2],获取各种资源的能力普遍较弱。同时,政府对待自发性组织的态度又比较暧昧,既希望该类组织在全民健身发展中能发挥作用,又惮于该类组织的法律合法性问题,因而缺乏明确的支持态度。政府的“有限放任”在某种意义上为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提供了“宽松”发展环境的同时,却也浪费了大量可以借力的,以更好发挥其效益的“草根”资源。因此,如何促进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可控范围内合法、健康发展,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2.6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队伍有待加强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群众身边健身指导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志愿者为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事实上只是一些体育爱好者[3],而非有职业保障,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以中老年为主。人民日报的调查显示,中老年人在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比例超过60%[4]。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一线指导员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远超60%,很多年轻人虽然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但却很少上岗。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面临着学习、工作、发展、家庭生活的诸多压力,没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来参与指导活动。缺少青年人的参与,会导致社会体育活动指导从项目类型和创新上受限。例如,很多新兴项目的指导与示范,对中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说,就会力不从心。

2.7 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

身边的体育建设设施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在资源投入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型场馆和低层次设施较多,中等档次的,能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体育设施则供给不足。目前,中等档次的体育设施多存在于学校中,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状况又不是很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开发利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源使用效率太低,而不是资源太少。

其二,不考虑实际,机械地推动“身边”场地设施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地方不顾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村中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体育需求严重不足的现实,搞千村一面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据调查,不少农村的健身工程场地长期闲置,又缺乏管理,很多变成了农民的晾晒场,或被挪作他用。又例如,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统一修建超豪华体育场馆,既没有必要,又浪费资金。

其三,一些地方出现了搞政绩工程的苗头。设计了一系列“几百里某某健身长廊”,这些长廊要么沿河而建,要么依山而建,要么沿着某一有纪念意义的线路而建。长廊沿途,除了少数城区外,多是人迹罕至的区域,利用率很低。例如,笔者和所领导的团队曾自驾车辆,沿着陕西省正在建设的八百里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及其他工程进行了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工程的硬件建设种类多、规模大、质量上乘,却少有人在上面活动,甚至在某河边场地上蹲守半天,除了我们几个考察人员之外,竟不见一人前来健身。在“大干快上”此类政绩工程的同时,更有利于居民参与的“十五分钟健身圈”内的场地设施建设仍是短板。

其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依然不理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如果能顺利推进,将有效缓解体育设施供给不足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免费或者低费对外开放。但开放情况实际上并不理想。问题和矛盾在于:(1)教学与开放的矛盾。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设施供给紧张,尚不能完全满足本校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需要,并无对外开放的条件和能力;(2)开放管理与学生安全的问题。学生安全问题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鉴于此,很多中小学实行封闭管理,这和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要求相矛盾;(3)开放的经费问题。调研中,不少学校认为,对外开放属于学校业务之外的工作,缺少或没有经费支持,相关的人工费用和维护费用没有着落,因而不愿开放;(4)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学校的体育资源配置主要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主,在人员安排上,基本上不太考虑其是否有对外开放的业务能力。

其五,体育健身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调研发现,有相当多的社区健身场所除了配置全民健身路径外,就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场地,必要的体育设施,例如篮球架、乒乓球桌等较少配置,甚至有不少场地连必要的电源都没有。

其六,体育健身场地的“厕所革命”亟待跟进。调查发现,社区的健身场所大多没有配置厕所。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在社区活动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可以回家解决如厕问题,因此,在修建相关设施时,忽略了厕所的配套。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家不在附近的健身者陷入到处找厕所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我国各地兴建了一大批休闲健身自行车专用道(或绿道),作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笔者曾体验了数十条自行车专用道,遇到的最尴尬问题就是无处“方便”。

2.8 面向普通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单一,群众体育参与的规则意识淡薄

随着时代发展,新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被不断创造出来,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但很多项目的客户群体是中上社会阶层。面向最广大的普通群众,惠及全民的、免费或消费低廉的体育健身活动则形式单一。就供给的角度而言,活动产品的创新不足,除了传统的一些项目和广场舞(主要为女性)、舞剑打拳(主要为男性)、“暴走”之外,形式新颖的、老百姓喜闻乐见,且符合现代公共空间使用规则的活动资源较为稀缺。

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群体是被健身活动遗忘的群体。他们处于劳动链条的最“低端”,工作密度大、强度大,在生活中又很难正常地融入居住地的社区生活。现实状况是,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几乎难觅他们的身影,越是繁华地段,进城务工农民群体的体育参与就越困难。他们的体育健身参与状况极不理想,活动形式以走步聊天、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为主,比较单一。

群众体育参与的规则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对公共空间和设施使用规则的无视上。例如,广场舞大妈侵占篮球场地、“暴走”团在机动车快车道上肆意活动等负面新闻常常见诸新闻媒体;项目组负责人还目睹了一次在足球门横梁上做引体向上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对于这些现象,很多人归结为场地设施供给不足。但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据对部分“暴走”团的追踪考察,他们追求的就是在大马路“暴走”的“快感”,把他们引导到体育场去,他们反而觉得没意思,进而参与兴致大减。以全民健身之名,行破坏社会规则之实,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危害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声誉,消极破坏作用不容小觑。

2.9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资源稀缺

近些年来,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大城市,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政府组织以及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联赛、全民健身类运动会和各种商业性赛事已经形成体系。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体育赛事资源却极度缺乏。

笔者近期考察了多地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发现群众参与热情很高。例如,陕西省三原县承办的咸阳市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群众参与踊跃,前期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比赛精神状态非常饱满。群众的参与热情也非常高,在开幕式和比赛过程中,体育场外聚集了大量因场地容量问题而不能进场的观众,他们对赛事的关注之情溢于言表。采访中,群众纷纷表示,很喜欢为群众服务的全民健身赛事,但该类赛事资源却极为稀缺。以前,群众性的赛事活动主要在单位之间或内部举行,普通群众参与机会很少。当前,虽然创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但该赛事间隔周期太长,且是各县市轮流举办,赛事举办时,当地非常热闹,全民健身参与意识高涨,但赛事闭幕后,老百姓又回到长期没有赛事活动可以参与的境地。

在大城市司空见惯的各种赛事活动,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鲜有举办。在中小城市里,还有单位组织的一些健身类赛事可以参加;而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人多在外打工,村中仅余留守老人和儿童,各种活动包括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缺乏组织者,适合于当前年龄结构的赛事活动更为稀缺。

2.10 在弘扬老百姓身边的健身文化时,讲故事能力欠缺

长期以来,体育界自身并不善于讲故事,不善于宣传。体育界惯于用工作总结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成绩,这种总结只有在行业内部有人关注,普通群众对此很不关心。而这种总结式的报告往往又成为相关新闻的信息源,在总结基础上写就的新闻,往往是数据堆砌,普通群众的关注度不高。

关于体育界的“故事”,多是由相应的媒体及文学艺术工作者进行讲述。出于“眼球经济”的需要,非正常现象比较有市场,因此,他们非常热衷于对体育界阴暗面的挖掘。他们挖掘出来的问题不能说不真实,但问题是,体育界在存在问题的同时,正能量是主流,选择性地无视对“正能量”的弘扬,使得媒体上充斥着各种负面,甚至刻意污名的信息,严重损害着包括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在内的体育事业的声誉。例如,笔者领导的团队曾对西安地区的广场舞团队进行了长期跟踪,发现绝大多数广场舞团队在丰富社区居民体育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非常正面积极的作用,这些团队和社区相处融洽,跳舞之余,有不少积极分子还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很少有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那些负面事件发生。但媒体却选择了无视广场舞中这些主流“正能量”,把目光仅仅盯在个别负面事件,并无限放大。

体育界如何掌握话语权,或者如何加强同有话语权群体的沟通,同时增强自身讲故事的能力,是一个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另外,自媒体时代,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自媒体,通过群众之口,来讲好故事,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应是今后全民健身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3 当前全民健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爬梳全民健身发展和“六个身边”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呈现出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身生活需要,和“六个身边”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归纳起来,可以具体表述如下。

其一,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充分。整体而言,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健身活动及赛事、健身指导等面向的供给,如果要满足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数量上还需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更为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数量,满足群众最基本的健身需求当继续推进,而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展和享受性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应成为今后的重要着力点。

其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东部优于西部,城市优于农村,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新时代,全民健身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种不平衡状况,但要分步实施。另一方面,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在不同区域之间,目前的发展任务和着力点的差异。发展水准比较高的区域,应全面推进“六个身边”建设,重点着眼于发展质量的优化;发展水准比较低的地区,应优先解决“三边”问题,优先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在此基础上,适度推进新增加的“三边”建设,改善建设质量。

其三,发展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1)“六个身边”各“边”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相对来讲,受到关注程度最高的是身边的设施和活动,身边的赛事、组织和指导关注度也有很大提升,身边的文化关注度最低,即使是在全民健身发展水准比较高的地区,身边健身文化的弘扬也差强人意;(2)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有一定品质的设施、活动、赛事、指导及其他服务供给亟待加强。

其四,资源供给不充分和利用不充分并存。一方面,资源供给不充分;另一方面,现有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突出,表现有:大型体育场馆利用率普遍偏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推进不理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器材闲置或被挪作他用现象普遍,政绩工程“人迹罕至”等。

4 全民健身新路径的构建

4.1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六个身边”建设

4.1.1 加强“六个身边”建设的统筹整合

应把“六个身边”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建设,避免将“六个身边”进行条块割裂。例如,健身设施的建设应因地制宜,既要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城市、乡村建设的实际;考虑当地的体育文化传统,以及对未来赛事、健身活动的整体预测、规划;还要考虑群众健身需求的多变和多元化。

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查找“六个身边”的短板。西部地区不少地方,基础设施供给是短板,也是瓶颈,对于这些地区来讲,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就是重中之重。东部部分地区,“六个身边”中的“五边”已经做得很好,但在弘扬群众健身文化方面还缺乏办法和抓手,如何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就成了短板,就这些地区而言,“六个身边”建设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宣传健身典型,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

应以提升公共体育资源供给质量为核心调结构。通过调结构,减少可利用价值不高,或者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体育健身生活追求的建设面向,加大符合群众需求的优质资源供给,这实质上也是一个统筹整合、补短板的过程。建议在体育健身设施供给上,如无必要,应严格管控大型、豪华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同时避免过于低端的、敷衍应付的场地建设。当前,符合群众需求的经济适用、便捷质优的场地设施是“短板”,应作为建设的重点。

4.1.2 实施创新驱动,促进业态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做好“六个身边”建设,提升全民健身发展质量的灵魂。

一是要创新思路,推动健身运动和旅游、大健康、文化、教育、互联网等业态的融合。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旅游新产品;积极推动体医结合,拓展体育医院的业务领域和服务人群,将为竞技体育服务的医疗技术“民用”化,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体育元素与文化元素的融合,推动体育与文艺、演艺、媒体、出版、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等的结合,打造有中国特色健身娱乐产品和知名赛事品牌;加强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建立社区和学校资源共享机制,支持教育部门通过“体育艺术2+1”的推广,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参与的习惯;推动“全民健身+互联网”的发展,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善用互联网平台传播全民健身的知识,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

二是要推动各个“身边”建设自身的创新。在健身设施面向上,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对健身路径、健身器材和用品的科技创新,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在健身活动和赛事组织上,可以创新活动形式和赛事组织方式,甚至可以创制出新的体育项目或规则。

4.1.3 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西部以及农村地区是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短板区域。解决此问题,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中央政府涉及体育事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应关注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并适当倾斜。在转移支付给欠发达地区的涉及体育事业的财政资金中,应主要用于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质量。

融合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优质健身设施的供给,丰富多彩的健身、赛事活动,融入生活的健身组织和指导,营造积极健康的乡村健身休闲文化,把“六个身边”纳入“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建设中,以获得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应重点扶持贫困村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为实施政府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4.1.4 推动“全域体育”大发展

树立“全域体育”理念,努力实现体育工作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陕西省大荔县的模式值得借鉴。大荔县的“全域体育”规划包括建成三个体育小镇;唱响“中国文化之乡、中国梆子戏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体育赛事第一县、中国体育之乡”五大品牌;打造“全国第一条乡村自行车高速公路、第一个县域自行车绿道网、第一个自行车大会品牌、第一个自行车博览馆、第一个沙漠文化度假区”五个第一;实现“文化体育机构网络全覆盖、协会队伍全覆盖、设施器材全覆盖、文体活动全覆盖、美丽人民档案全覆盖”五个全覆盖;建成“自行车、网球、竞走、马拉松、沙漠运动、水上运动、门球”七大体育基地。

在推进过程中,应借鉴“全域旅游”的成熟做法,同时加大对陕西省大荔县等推动“全域体育”发展试水者的支持力度,全面展开“全域体育”建设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向全国进行推广。

4.2 以“大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联动治理格局

4.2.1 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

三方联动工作格局中,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应坚持党政统筹,综合协调管理与推进相关工作。

应该从规划、财力、法规、示范入手,积极推动“六个身边”的建设。在加快“六个身边”工程的建设中,党和政府应始终坚持用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引领、加强宏观管理指导,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做好规划布局,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切实解决“六个身边”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重点体育惠民工程、网络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应跳出全民健身是体育行政部门一家之事的狭窄思维定式,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工作格局。“六个身边”工程的推进,需要其他部门(包括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从中央到省市县应逐级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把全民健身纳入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核体系,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

建议各级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现状,推出针对性的健身消费优惠政策。建议与社会保障部门协商,扩大医保卡的支付范围,可以用医保卡的余额购买经过认证的健身俱乐部健身卡。引导企事业单位为员工购买一定额度的运动伤害类保险。安排一定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在校大、中、小学生购买一定额度的运动伤害类保险。

各地政府应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进行摸底,理清开放程度低的原因,找准病因,采取必要措施切实消除学校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顾虑。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场地和人工等体育服务的方式,给予学校一定的补贴,社区居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学校体育场馆进行健身。

当前,有部分城市的建设已经饱和,很难觅到合适的区块来修建公共体育设施,而同时又有大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白天的时候处于顾客少,产能闲置状况。建议由政府出面,通过招标,由购买其闲暇时段的场地使用权,以及健身指导服务,向相应的社区居民低价或免费开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有效解决健身公共设施利用率不高矛盾的对策之一。

4.2.2 调动、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

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涵盖个人、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六个身边”工程具体产品的生产、供给和具体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满足百姓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捐资、企业投资“六个身边”工程的建设,拓宽支持公益性体育事业建设的途径。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体育服务、参与场馆运营。建立灵活高效的投融资机制,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新格局。

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积极参与“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的决策咨询和信息反馈;大力支民办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以及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4.3 以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为目标,找准“六个身边”工程实施的“抓手”

4.3.1 扩大优质体育健身设施的供给

应进一步对现有基本设施进行条件改善,提升质量;对于新增的设施,应契合群众对更加美好体育健身生活的需要,提升建设标准,以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统筹区域内,特别是“十五分钟健身圈”内各类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设施供给种类的多元化,避免场地设施的过于“同质化”,为群众健身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新供给的体育健身设施,应功能明晰、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群众常态化需求的健身器材和水、电、休息座椅等设施应配置齐全;搞好“厕所革命”,为健身人群“如厕”提供便利条件;联合城建、旅游、园林等部门,在现有公园中建设健身设施,要求新建公园必须配置必要的建设场地和设施。

通过建设,实现“十五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实现场地设施供给的品质化、多元化,既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健身需求,又能满足群众发展享受型健身的需求,提升群众参与的品质。

休闲时代已经来临,应关注群众的休闲健身和户外运动的需求,加大建设健身专用自行车道、健身步道的力度;因地制宜,做好山地、江河溪流、冰雪等户外体育营地和项目建设。

要做好示范引领,通过体育健身设施示范工程,启迪思维,引领创新;通过创建运动休闲城市、创建体育强县、创建全域体育示范县、创建体育小镇,引领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功能优化,惠及全民,又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全民健身工程之热潮。

4.3.2 加强对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

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来自群众,与群众的结合最紧密,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中坚力量之一。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尤其是着力解决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的身份(法律合法性)问题,并给予各种支持,使其成为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的重要抓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议国家和地方在体育总会改革的过程中,将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纳入改革规划,统筹安排,借助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实现健身组织全覆盖,将健身组织的触角真正延伸至群众当中。

4.3.3 推动特色体育健身活动品牌创建

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除了采取措施,规范和支持群众现有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外,创建特色体育健身活动品牌是一个重要抓手。

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从适应群众健身个性化、多样化要求的新常态出发,形成覆盖各类人群、涵盖各个区域、贯穿年度始终的“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服务网络体系。地方特色的挖掘既要考虑自然环境禀赋,更要深入考察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传统和项目的可推广性。有的地域特色项目对参与者的技能要求较高,可以作为体育文化表演进行包装推销,但不适宜作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较大规模的推广。因此,在推出地方品牌项目时,一定要经过充分比选,既要做到特色鲜明,又要为群众喜闻乐见,且相对容易在普通人群中推广。

为推动地域特色品牌项目的建设,建议举办地方特色健身项目展示活动。可以单独举办,也可以配合各地全民健身运动会进行展示。展示活动要覆盖至中央和地方各个层级,由下一个层级选派优秀品牌项目参加上一个层级的展示。对于在展示活动中表现突出、推广成效显著的项目,由各级政府在发展全民健身的财政经费拨专款进行扶持,主要用于特色的进一步凝练和推广。

还应关照人群特色,做好人群的细分工作,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传统特色运动项目创新。加强重点人群体质健康的运动干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发展。

4.3.4 促进优质赛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群众身边的赛事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营造全民健身的热烈氛围,引导大众的体育参与,同时也是整合多方资源的平台。促进优质赛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领域,在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和市场协力共进,打造了一大批品牌赛事,如2017年以来风靡全国各地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全国的马拉松赛事,上海的城市业余联赛[5],内蒙古传统悠久的“那达慕”大会等……这些品牌赛事要坚持举办下去,并进行打磨和包装,精益求精,锻造成精品。在对已有品牌锻造的同时,应加大对其他优质赛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打造新的品牌。

重点关注各类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举办的民间业余赛事的发展。近年来,该类赛事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发展方兴未艾,涉及的项目从足球逐渐扩展至篮球、排球、围棋、路跑、钓鱼、弹弓,以及部分时尚的新兴项目。该类赛事以公益为主的运作模式,吸引着大量的体育爱好者;其竞赛制度与规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要求,使赛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该类赛事贴近群众的“草根性”,决策的相对民主,使得广大的体育爱好者对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奠定了其不断发展的群众基础。对于政府来讲,该类赛事并不占用官方资源,但却解决了很多官方赛事“不接地气”的“痼疾”。因此,应在政策、场地、赛事指导、裁判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进行资源整合,将其中有代表的赛事活动纳入政府、体育总会或各单项体育协会的常规赛事体系中,进行统筹规划,凝练特色,打造品牌。

要重视赛事和自身资源优势的结合,以期让赛事和主办地产生“化学反应”,推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为自然的融合。四川省彭州市的经验可资借鉴,该市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又不乏历史文化积淀,在开展户外运动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于自身地域特色所设计的地户外挑战赛事,打破传统的项目局限,将越野跑、皮划艇、山地车、公开水域游泳、速降、溜索等项目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当地的山川风貌与人文风情。

4.3.5 落实体医融合,加强健身指导平台和队伍建设

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抓手有三:体医融合、健身指导平台和健身指导队伍建设。

要将体医融合落到实处。支持体育专业院校和医学院校开设运动医学、运动康复等相关专业,加强既懂体育,又懂医学的全科人才的培养。对体育医疗服务系统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他们开列个性化、有针对性运动处方的能力,通过运动干预来减少疾病。调整体育部门所属医疗机构的业务范畴和服务面向,使其从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转向服务普通大众和服务竞技体育并重。

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以及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大力支持健康指导站、健康服务站、体质健康测试站,以及健康促进中心、公共体育服务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

通过体制创新,促进健身指导队伍建设。例如,农村社区健身指导人员严重短缺,是全民健身发展“六个身边”工程短板中的短板。近年来,江苏省对解决此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常州、淮安等市结合全省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推行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状况。

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加强对体育志愿者组织的指导、管理,建立完善体育志愿者激励机制。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继续巩固体育院系学生、体育教师、离退休体育爱好者等志愿者核心队伍,同时加强宣传与引导,吸纳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加入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行列,进行义务健身辅导。

4.3.6 讲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故事

建设好讲故事的平台。体育系统自身要落实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加强报刊、广播电视台建设。以此作为主阵地,并同时动员社会媒体,合力建好讲故事的平台。

丰富讲故事的形式。既可以综合运用声频、视频、文字等,以新闻报道、故事叙事为主要体裁,通过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推送全民健身中涌现出来的真实的优秀组织、优秀人物、优秀活动;也可以通过打造体育电影、体育电视剧、体育文学作品等形式,艺术再现全民健身中具有广泛动员力的事件。

讲故事的能力是体育界的短板,要着力予以提升。应委托相关高校的文学或新闻传播类院系,设立专项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提升宣传队伍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通过座谈会,个别联系沟通的方式,组织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包含体育健身元素的影视、文学艺术创作,打造一批既有影响力,又接地气的文化艺术精品。支持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题材文艺创作,以此传播“正能量”,弘扬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营造体育健身好氛围,促进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4.4 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全民健身法治建设

全民健身发展面向上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治理思维、现代治理方法和手段推动全民健身相关领域的改革,使全民健身事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加强法治建设,将全民健身发展和“六个身边”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是关键。

修订不适应全民健身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使全民健身各方面的制度、政策等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推动《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将近些年全民健身发展的成果纳入其中,以反映最新的全民健身实践,指导新时代的全民健身发展。推动加快地方全民健身立法,以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处理相关的制度构建问题,将“六个身边”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予以统筹整合。

完善健身消费政策,保护与满足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健身爱好者对更美好体育健身生活的追求,并以此带动健身相关产业的发展[6]。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体育健身消费等涉及人民健康美好生活的消费进行补贴,是分享发展成果的题中应有之意。体育部门应建议,并会同财政等部门研议补贴的发放形式,使之真正惠及于民。近几年,江苏省苏州、南通、连云港、常州等地市率先用部分医保资金余额支付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发挥运动的非医疗干预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7]。可以借鉴江苏的经验,研究将健身消费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统合相关部门进行会商,推动将参与健身,以及预防性运动医学、康复活动的消费纳入医保卡支付范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引入“体育治理”理念,推进“公共空间”+“社区营造”+“体育事务之居民委员会自治化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鼓励社区居民自由组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引导居民参与公共体育事务,辅之以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专家的平等合作,共同推动“六个身边”建设,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推动治理现代化,加强法治建设,还要做到依法治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完善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

一方面,要多方协调,做好全民健身发展,尤其是“六个身边”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工作。在涉及其他部门时,应建立协调机制和执法机制,确保政策法规的落地。当前,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中,面临着部分社区和开发商有法不依,不依规配套建设体育设施的问题,体育部门必须和规划、住建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利用规划和住建部门在相应领域的执法地位,确保有关“善政”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全民健身中的纠纷。对于全民健身参与中的违反体育规则,甚至是违反公共空间,以及专用体育场地使用规则的行为予以坚决纠正,必要时可以联系相关空间、设施的主管机关,以及公安等部门,通过强制纠错的手段强化群众的规则意识,保障全民健身参与的安全,保护遵守规则的全民健身参与者的利益。

就“六个身边”工程建设而言,当前还有一个紧迫的任务,即加强政策宣讲,让“六个身边”建设的理念深入每一个群众体育工作者的内心,并演化为具体的行动。

猜你喜欢

全民赛事群众
本月赛事
全民·爱·阅读
多让群众咧嘴笑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