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20-11-23阿拉善盟图书馆杨佳媛
文/阿拉善盟图书馆 杨佳媛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引导下,全民积极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在此期间,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是公共图书馆重点工作内容。在文旅融合时代环境下,加强图书馆办公室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输出更多优质内容,显得十分重要。
一、文旅融合时代办公室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工作压力变大。在新的发展时期,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大。据调查,每4个人中,就有3个人认为工作任务繁重。并且,部分工作人员提出,每周平均加班时间超过5个小时。据此可以看出,在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中,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并且整体压力较大。
(二)进修机会较少。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且繁杂,长期脱离于技术岗位,缺乏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这种情况使他们难以适应新时期现代化管理运营模式。在长期的工作中,传统办公室观念盛行。馆员重业务、轻行政的思想明显,办公室职员需要协助各部门展开工作,还要承担本职行政管理工作,大部分馆员并不愿意在办公室开展工作。
(三)劳动回报较低。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在工作中面临大量的任务,与之相比,公共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在工作后获得的回报并不丰厚。工作人员日常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难以通过业务成绩来衡量,所以无法获得相应奖励。公共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内容十分琐碎,不能进行量化考核,尤其是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方面,与其他部门相比不占优势。
二、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一)扩大图书馆影响范围。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在工作和组织服务中,始终坚持全域服务理念,目的是为更多读者、社会群体提供跨越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文化服务。为了真正实现全域服务,公共图书馆展开了流动图书馆线上服务,并积极参与到文化旅游项目中。公共图书馆将游客纳入读者服务群体中,扩大了服务的机会。对于游客而言,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能够为他们提供超过预期的文化服务。由此能看出,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了休息站、旅行社、网络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在形式上创新,提高发展水平,借助公共图书馆便利和生动的文化展示方式,为游客宣传自身在城市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影响,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范围。
(二)全面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将文化要素和旅游产业相互结合,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同时,公共图书馆参与其中,可以为文化产业方面获得直接经济收益。根据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得出,地区公共图书馆对于城市经济会产生影响。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在对匹茨堡卡内基图书馆进行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是当地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另外,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研究也证明,图书馆为城市与企业建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西雅图中央图书馆新总部在2004年建立初期,就迎来了230万人次游客,同比增长250%。全部游客中,有超过30%的外地游客,对于当地经济贡献超过了1600万元。由此能够看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参与到文化旅游项目中,并通过办公室管理提高二者的融合程度,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教育、文化传播和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使命。文化旅行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着眼于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旅游功能的发展与实现,需要以文化作为依托,并以此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将文化和旅游集合起来,让更多的公众直观了解传统文化、民族历史,亲自到当地体验地域风情,提高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品传播方面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和文化素养培育的使命。
三、文旅融合时代办公室管理工作创新办法
(一)明确职能。社会公共职能。在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要明确自身的社会公共职能。在网络普及的前提下,传统的文本图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种情况使人们对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公共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渐模糊。但是,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公共图书馆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道德教育、信息沟通以及保障社会文化公平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且这些影响都是网络所不能取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保存、研究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能够持续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公共图书馆中的馆藏文献、名家讲座、读者培训、科普宣传等,都是通过知识传播流动,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基本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公共图书馆若想真正承担起社会职能,需要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立足全局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处理好突发状况。办公室领导在决策前要在内部展开民意调查,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全体成员的利益需求。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领导,以修正决策,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良性发展。
(二)决策支撑职能。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决策支撑职能的发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提高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决策能力,重点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和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在辅助领导作出决策时,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储备,熟悉部门内部相关知识和业务,提高分析决策能力。不断拓宽相关知识领域,积极研究并掌握一定的行政管理政策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多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办公室决策职能发挥做好文化储备。第二,重视展开公共图书馆决策的调查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普及办公室内部民主平等氛围的研究。正确发挥辅助职能,并借助民主调研的方式,接受实践检验。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收集与决策有关的可靠反馈,有助于办公室获得决策目标,做出更加合理和客观的分析判断。第三,完善评价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形成科学的评价管理体系,以此提高行政服务的工作效率与管理质量。完善评价机制对于明确责任有积极影响,评价的内容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整合,汇总出大量可供参考的有价值信息和文件,降低可能造成的风险。第四,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决策制度,构建更加规范的决策辅助程序。完善的制度能够规避团体思维陷阱,办公室内部可以通过正确决策,协调好少数和多数的关系。同时,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参与决策。对决策进行追踪,以便及时修正,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发展创新。1.明确发展定位。文旅融合是我国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都相对成熟的背景下,推动二者相互融合的一种途径。在此期间,理解好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职能的确定。文旅融合实现了两种模式的增长:第一是实现两种产业新增长点融合,在交叉协作之后,可以找到同时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项目发展的要素。第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参与其中时,也不能忽视基本职能与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所以,需要明确发展定位。文旅融合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并不意味着图书馆要毫无计划地推展旅游功能。正确的做法是利用当地旅游产业资源,积极开展创新服务。借助文化融合的契机,提升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力,以文化传承作为最终目的。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不断创新改善服务目标,展开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在文旅融合研究实践中,坚持主体地位。2.搭建“阅读+行走”路径。搭建“阅读+行走”的发展路径,是指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内部馆藏资源、全域旅游相互融合的新型服务路径。这一服务路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理念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模式的策略化设计,同时也是将全域旅游作为主线,将途中旅游景点通过图书馆资源和文化诠释串联起来的闭合文化旅游行走线路。例如,在“采摘游”项目中,可以植入公共图书馆文化元素,并将农业经费投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中,提高采摘游项目的文化休闲价值。如此一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还能实现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并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再比如,在“大运河阅读行动”项目中,公共图书馆基于全域旅游路径,以大运河项目为主题,将阅读作为承载方式,开展了沿线多个城市的阅读接力活动。每个城市负责站点项目策划,邀请当地知名作家、运河文化专家、书画摄影艺术家等,进行现场展示。每一站都能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又能烘托出大运河统一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主题。3.坚持国家主导。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都是坚持国家主导。因此,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走国家主导路径。因此,国家图书馆与相关文化产业合作期间,专业协会、学会需要在文化旅游融合层面,积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以此贯彻落实国家的主导作用。例如,根据国家的主导路径,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可以从政策、项目、内容、经费、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细化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训。国家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为研学旅游提供了指导。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先后颁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导意见》和《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通知》等,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可以全面推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融合的举措,推动文化文物资源、学校教育和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全面弘扬传统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动文化发展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承载着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使公共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变得越发繁重。对此,公共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积极推动思想转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特征,在文旅融合大环境下,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助力于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