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及纾解对策*
2020-11-23吕瑞华彭洲恩牛点点李宝国
吕瑞华 彭洲恩 牛点点 李宝国
“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及纾解对策*
吕瑞华 彭洲恩 牛点点 李宝国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社会经济的变革加重青少年学业、就业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的涌现,缺少家庭体育成长氛围)、教育层面(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偏差及政策执行的偏离,学校体育工作边缘化,体育课教学的错位)、管理层面(缺乏完整的健康促进管理系统,缺乏体质健康干预和反馈机制,缺乏监控机制和政策保障),据此,提出纾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
青少年;体质健康;对策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体质健康状况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焦点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1]。学校体育的建设是健康中国的基本任务,明确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是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最新的《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报告》(2014年)显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体重超标的青少年儿童日益增多,“眼镜少年”的数量不断攀升,高血压、颈椎病等高龄病出现逐渐低龄化的现象。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诸多挑战,亟待解决。
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现状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体系由“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五年一次)和“全国学生体质监测”(两年一次)组成。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网络”,对我国7~22岁青少年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城乡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2]。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提高和改善,但是20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1.1 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 85%的考生因视力不良报考专业受限;在近几年的征兵工作中,有 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3]。2010年,全国各年龄段学生视力检查调查显示,7~12岁小学生年龄阶段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市占比48.81%,农村占比32.98%;13~15岁初中年龄阶段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市占比58.74%,农村占比58.74%;16~18岁高中生年龄阶段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市占比93.84%,农村占比74.59%;19~24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更高,分别是84.14%、84.72%,城乡差距不明显[4]。2013年,北京市公布市民体检报告,关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焦点:高招考生体检完全合格率仅占 11.2%,其中视力不良比率高达 88.5%[5]。青少年视力不良比例高、增幅大,并且严重低龄化,导致其在就业中受限,政府在征兵、航海航空等特殊职业中不得不降低视力标准。
1.2 肥胖与超重检出率持续上升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青少年学生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总体有所改善的同时,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是另一个值得社会警惕的问题。其中,城男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女、乡男、乡女这3类学生。例如,在7岁至12岁年龄组中,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肥胖检出率分别为 18.17%、9.71%、14.48%、8.28%,比2010年分别平均上升2.52、2.17、4.74、3.07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体重分别平均增长 1.73、1.40、2.34、1.66公斤[5]。2018年,我国公布了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显示,身体形态正常的比例为超重比例:四年级男生8.9%、女生8.6%,八年级男生8.2%、女生11.1%。肥胖比例为:四年级男生8.5%、女生5.1%,八年级男生8.5%、女生6.2%,部分区域学生肥胖问题突出,肥胖率超过15%[6]。放眼现实,我们身边和校园里“小胖墩”更是屡见不鲜,青少年学生在军训中晕倒、在跑步等正常身体活动中频发出事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这些现象折射出我国青少年体质孱弱之事实。
1.3 身体素质部分指标出现回升
2014年,教育部发布30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身体素质方面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肺活量自从2005年开始,指标逐年稳步上升,但大学生肺活量水平明显弱于中学生;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小初高大部分学生(除农村女生以外)成绩稳步提高,大学生和部分高中生(农村女生)成绩仍然下滑;7岁至18岁各学段学生耐力素质止“跌”回升,尤其以14岁至16岁年龄组最为明显;速度素质(50米跑)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中小学生从2010年开始成绩逐步提升,但19岁至22岁学生(大学生)的成绩仍在下滑,城市女大学生成绩甚至低于初高中生;力量素质(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或斜身引体)下降速度减缓;柔韧性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明显回升,但大学生中城市男生成绩从2010年起持续下降,农村男生成绩不及高中生[7]。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现状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明显提高[8],目前已初显成效但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实践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喜忧参半的结果仍显现出许多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努力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的期盼,这既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决策[9]。培养身心健康、身体素质良好的青少年是健康中国的建设重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鉴于此,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的状况,我们不能把原因仅归咎于学校体育的工作,而是更应该进行多视角的分析,认真总结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笔者从社会、教育、管理等层面因素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纾解对策。
2 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层面因素分析
2.1.1 社会经济的变革加重青少年学业、就业压力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变革,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无疑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环境、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等社会经济变迁现象,留给行将毕业学子的优质岗位和就业机会相应受到影响,这不仅让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加重了学习压力,也使年轻一代的就业竞争和社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家庭规模已经越来越小,四世同堂、三代人共居的传统家庭日益减少,“4-2-1”的家庭结构更是把焦点关注在孩子的教育上,“望子成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出人头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剧增。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多了,锻炼身体的时间就减少了,导致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不足、健康促进落空的结果。
2.1.2 不良生活方式的涌现
现代社会迅猛的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趋充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流量为王”的自媒体发布着形形色色的信息吸引着人们,网络通讯的便捷和办公自动化都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青少年的学习。近视、弱视的现象逐渐低龄化,青少年儿童早早的就带上了眼镜,甚至部分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陷入“网瘾”不能自拔[10]。又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出行方式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导致青少年出现肥胖问题,同时交通的便捷更是减少了学生步行、骑车的机会。体力活动成了青少年的“奢侈品”,这也是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 缺少家庭体育成长氛围
一方面,家庭、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有同等价值的意义,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从我国目前家庭养育方式来分析,这一代的子女多为独生子女,被视为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天之骄子”,溺爱、宠爱、偏爱等问题在青少年身上显现;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孩子的锻炼,错误的认为无疾病即表示孩子为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家庭体育氛围不佳。少部分忙于工作的父母在闲暇时间并不能陪孩子走向操场,甚至有些父母对体育“一窍不通”也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活动,很难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家庭中,父母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无法提高孩子的身体活动时长,仅靠在学校的几节体育课难挡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势头。因此,家庭中的体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身体健康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家庭体育确实是我国很多家庭教育的盲点。
2.2 教育层面因素分析
2.2.1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偏差及政策执行的偏离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基本特征。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长期受到升学率、就业率和社会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以至于轻视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健康促进,使教育实践背离了“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的目标[11]。学校单以“升学”这一维度来培养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中、高考作为检验学习效果、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政策执行角度的偏离是指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政策制定者原定的政策目标和方向,最后造成政策执行偏离的现象[12]。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对于体育政策的开展也是各抒己见。调查研究发现,22.3%的学校领导、教师认为阳光体育健身跑是可有可无的;54.2%的学校领导、教师反对阳光体育健身跑,理由是现在各个学校都是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的生命线, 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 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后, 除去作息时间,基本无时间进行阳光体育运动[13]。政策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若相关政策并未在现实中进行操作实践,那一定不会发挥其根本效力,最终沦为“口号体育”。
2.2.2 学校体育工作边缘化
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可以强健青少年学生的体魄,但如果背离实施又会耽误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体育始终担负着青少年健康的重要职责。现如今,各学段学生的升学压力都很大,甚至部分家长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上名校、上重点、上尖子班”的观念。虽然在政策中规定了体育课的开展,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大大压缩了孩子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体育课也经常被上成了“万能课”。调查表明,有超过60%的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7小时,约20%的初中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超过1.2小时,约10%的中小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超过3小时[14]。在一切为文化课让路的现象中,学校体育的工作逐渐边缘化,体育课开展不足和课外活动减少的现状使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日益减弱。学校体育落实不到实处,青少年学生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促进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2.2.3 体育课教学的错位
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体育课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方式。自2001年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改进。一方面,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主体尚未清楚认识到该门课的重要性。如临近学校考试周和重大活动时,体育课被削减、挤占的现象频繁发生,据调查显示“广东省89. 93%的学校都存在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的现象;75. 59%的体育教师抱怨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15]。另一方面,体育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部分老师考虑到安全问题,将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为跑步、做广播操等简单枯燥的身体活动,甚至出现“自由活动”、“自由安排”,将学生“放羊式”的散落在学校操场,这样体育课根本达不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效果。北京市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在2881名不喜欢课间操的学生中,有32.34%的学生认为课间操枯燥,34.89%的学生认为活动安排太累、时间太长、光跑步;在1598名不喜欢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学生中, 有24.18%的学生觉得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枯燥、没意思[16]。
2.3 管理层面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理论,任何有效的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输入、干预、输出、反馈模块等几个部分组成的闭合回路,那么有效的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应包含体质测试、健康诊断、增进计划、健康干预、绩效监测、效果反馈等若干环节[17]。对比我国现存的体质健康管理系统,不难看出“缺乏完整的健康促进管理系统、缺乏健康干预和反馈机制、缺乏监控和政策保障”等问题。
2.3.1 缺乏完整的健康促进管理系统
目前所开展的体质健康监测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只达到了“体质测试”的目的,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健康管理系统,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将学生体质测试诊断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并通知家长注意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面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事实,“学校怎么执行?老师怎么布置?家长怎么配合?”这成了体质健康干预的一个严重问题,制定学生健康增进计划和健康干预等环节更是一片空白,缺乏完整的体质健康系统,透露出我国体质健康管理的效果不尽人意。
2.3.2 缺乏体质健康干预和反馈机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健康的政策文件近百条,然而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施却效果不佳,透过体质健康管理系统究其原因,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干预和诊断反馈没有落到实处。一是我国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干预的研究薄弱。青少年是社会特殊群体,针对不同年龄、学段、性别的青少年制定干预措施和反馈评价的研究比较少,能够提供的健康干预手段和方式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无法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干预手段和理论依据。二是学校在监管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未及时反馈学生真实的体质健康状况,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学生的体质测试和汇报工作中,导致家长意识不到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老师只忙于自己的分内工作,孩子的体质健康只有测试没有结果。
2.3.3 缺乏监控机制和政策保障
政策有效执行需要执行组织之间相互协作、沟通,建立信息互通体系,明确政策核查、监督、调控、激励、奖罚机制[18]。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主要是以“标准、通知、意见”等形式向下发放,要求各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体质测试并汇报数据,这种测试行为缺乏监控、督导和审查路径,对学生测试前中后难以形成规范、标准的统一行为,造成近年来出现学生体质数据瞒报、漏报、数据造假等行为。然而针对国家下发的体质健康文件,谁来监控?谁来监督检查?这成了体质测试中的遗漏步骤。同时,学生在跑步中晕倒、比赛中猝死、家长在校闹事等事件更是拴住了体育教师的手脚,也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体育课程严重缩水。为了学校体育课的正常开展,确保学生自如出入体育课堂,学校应完善体育法规制度,消除体育教师的顾虑。
3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纾解对策
3.1 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跟学校、家庭、社会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全社会人员都应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关心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其次,社区、公共体育健身场所、体育馆等应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向学生和大众开放使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为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场地。再次,我们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和媒体的共同宣讲,提高社会大众的体育认知水平,传播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做到“人人练体育,人人懂体育”的体育健康生态环境[19]。最后,学校、社区、家庭要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家长监督孩子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学校端正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态度,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青少年学生体育课质量。社区要经常开展有关体育竞赛的活动,增加健身活动设施和项目,完善大众体育健身路径等。
3.2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抓学生体育活动质量
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分别从个人、学校、家庭、政府四个层面做出要求。意见指出,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与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考核挂钩;强化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活动一小时以上,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初中年级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保证两课时[20]。学校体育应按文件开足、开齐体育课,体育教师发挥其优势,构建以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现代化教学体系,狠抓学生体育课质量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一方面对于挤占、挪用体育课程的情况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保证学生体育课的次数和时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检查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监督并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3.3 健全体质健康管理系统,重视结果的反馈与运用
体质健康管理系统不完整和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匮乏是我国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第一,学校建立针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干预平台,引进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进行深度解析,同时对各学段的青少年学生,设置相应的体质健康锻炼要求,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干预手段。第二,学校将学生体质测试健康诊断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家长,父母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积极监督学生体质健康,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和营养搭配,提高学生在家的体育锻炼时间,进一步增进学生健康。第三,严格追究责任。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存有漏报、瞒报、数据造假行为,相关部门要讲追究责任,重点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切实维护问责追究的严肃性。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l.
[2]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22/7331093.html.
[3]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12-29(001).
[4]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709.html.
[4]王子朴.改善学生体质不能学校唱“独角戏”[N].中国教育报,2015-01-02(002).[5]教育部.中国义务教育监测报告[EB/OL].http://www.eachina.org.cn/shtml/4/news/201807/1749.shtml.
[6]李小伟.学生体质健康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N].中国教育报,2014-07-29(001).
[8]廖文科.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做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769-770.
[9]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htm.
[10]李宝国,韩童.多维视角下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途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2):21.
[11]钟亚平,蒋立兵.多学科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学刊,2018,25(3):38-43.
[12]王军利.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5,22(1):70-74.
[13]张辉,徐英微.论现行“阳光体育”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系统应对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06-111.
[14]吴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J].中国教师,2011(20):9-13.
[15]徐荥,徐焰,蒲毕文.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成因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13-15.
[16]段佳丽,王观,高爱钰,等.北京市2014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341-344.
[17]钟亚平,蒋立兵.多学科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学刊,2018,25(3):38-43.
[18]张晓林,文烨,陈新键,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执行困境及纾解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4):426-431.
[19]李宝国,缪柯.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5):10-14.
[20]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On the Problems and Relief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hina’s Adolescent under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LYU Ruihua, etal.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Xinjiang, 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促进、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联动机制研究》,批准号:16cty006。
吕瑞华(1999—),硕士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李宝国(1983—),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