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对策探讨
2020-11-23苗炜
苗 炜
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对策探讨
苗 炜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重点业余体校,天津 300480)
国际式摔跤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竞技体育项目,对体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的好坏对比赛胜负至关重要,而良好的体能源于科学的体能训练。基于此,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以期对我国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优化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国际式摔跤;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式摔跤按照比赛形式的不同,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者均按照运动员体重的不同分级别进行比赛,并分别于1896年、1904年被列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国际式摔跤属于重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全面连贯、快速主动、娴熟地运用各种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将对手摔倒在地并使其双肩触及垫子3秒者为胜,倘若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达到制胜条件,则按照两回合的得分情况来判定胜负[1]。那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名优秀的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呢?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是主要途径之一,笔者以多年从事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训练的实践经验对此展开探讨。
1 我国国际式摔跤发展现状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摔跤历史并相当普及。摔跤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但国际式摔跤进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长,直到1958年,我国才首次举办了一场国际式摔跤比赛。1972年,我国台湾曾派遣运动员参加第20届奥运会国际式摔跤比赛,没能获得名次。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在自由式摔跤48kg级和古典式摔跤52kg级中,我国摔跤运动员均取得第四名,虽然没能获得奖牌,但也代表着我国国际式摔跤水平获得了极大的进步。1992年第25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盛泽田在古典式摔跤57kg级中,终于为我国赢得了第一枚奥运会国际式摔跤奖牌,这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国际式摔跤运动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随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王旭在女子自由式摔跤72kg级中,夺得金牌,这是我国获得的第一枚国际式摔跤项目奥运会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许莉在女子自由式摔跤55kg级中,夺得银牌;常永祥在男子古典式摔跤74kg级中,夺得银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孙亚楠在女子自由式48kg级中,夺得铜牌。纵观历年来我国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获奖情况,我国国际式摔跤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要想从体育大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就一定不能忽视国际式摔跤这一奥运项目。因此,研究探讨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体能及体能训练概述
2.1 体能
体能是通过人的耐力、力量、敏捷、速度以及柔韧等运动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运动能力[2],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摔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运动员的机能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是体能的质构性基础,而机能特征是体能的生物功能性基础。运动专项不同,体能特征也就不同,所以对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各项素质的要求是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运动员的。
2.2 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耐力、力量、敏捷、速度以及柔韧等方面产生良性训练适应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通常分为两种: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3],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升创造条件。一般体能训练主要是指结合专项体能训练的需要,在运动训练中借助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基础运动素质,增强其各器官系统的一般技能,改善其身体形态,掌握一定的体能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其专项体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则是指以国际式摔跤动作或与国际式摔跤在特点上相似的运动动作作为练习形式,采用各种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形成专项身体形态,掌握一定的国际式摔跤体能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助力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
2.3 体能训练的意义
作为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体能训练是提高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的重要途径,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能否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关键所在,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的关键所在。并且良好的体能训练还有助于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据统计,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通常在10-15年,而科学的体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长[4]。所以,根据青少年的体能特征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不仅有助于改善其机体的机能水平,改造其身体形态,提高运动素质,增进健康水平,还能为今后长期的训练和比赛奠定坚实的体能基础。
3 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
3.1 耐力素质特征
在实战训练和实际比赛中,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需以最大强度进行工作,此时其机体代谢主要是通过糖酵解来实现能量供应,属于有氧供能和无氧功能共同供能的混合供能型项目,耐力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所以在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时,一是耐力训练的量和强度要达到或超过实际比赛的量和强度;二是要通过增加专项运动负荷来发展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3.2 力量素质特征
对于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而言,如果说耐力素质是基础,那么力量素质就是关键,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所在。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身体姿势、脚步移动轨迹、技术动作等均处于快节奏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日常训练中,优秀的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其上肢卧推重量要求达到65-75kg,下肢深蹲重量要求达到90-100kg;上下肢肌肉维度要大,才能确保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都大;核心区力量、背部肌肉、胸肌、腹肌也应发展良好,要有明显的形态特征。这样,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才能在训练或比赛中支撑其技术动作的发挥和身体的稳定性。
3.3 敏捷素质特征
在国际式摔跤项目中,运动员的敏捷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经常改变身体的方向和位置,这就要求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敏捷素质,能够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灵敏地对身体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优秀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敏捷素质主要体现为体位变换快、步伐移动快、出手速度快、进攻和防守时动作敏捷、肢体动作连贯协调,以及遇到复杂情况时拥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能快速准确找出对方的弱点,并将身体体位第一时间调整到需要的位置。
3.4 速度素质特征
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特征与成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相似,主要表现为移动速度快、动作速度快、反应速度快、各技术动作衔接快等,这些也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专项能力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摔跤能力的强弱、比赛成绩的好坏起着直接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优秀的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30m测试成绩在4-5s之间,100m测试成绩在12-13s之间,虽然未达到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水平,但是对于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而言,达到这个测试成绩则说明其速度素质达到了优秀标准。
3.5 柔韧素质特征
柔韧素质作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对摔跤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较高难度技术的掌握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柔韧素质,不仅能够确保专项技术动作轻松到位,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还能在防守时,通过对身体的最大限度扭曲,使对手难以发力,从而使对手的进攻无效化。优秀的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往往都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竖叉、横叉等动作,坐位体前屈测试数值通常能够达到15-25cm之间。通常女生柔韧素质水平相比男生会高一些。
4 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对策
4.1 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有效结合
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对手压倒使其无法反抗,从而赢得比赛胜利。国际式摔跤比赛过程中,以无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的相结合为辅。国际式摔跤项目的特点就是在身体保持平均功率持续输出的基础上,拥有更好的爆发力,将最大功率输出。而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倘若一直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而未能得到足够的休息,那么其身体机能是难以实现快速恢复的,这将导致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长期处于训练疲劳期,从而直接影响其爆发力的输出。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练对无氧训练的过分重视,造成身体内产生大量乳酸,从而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不仅影响训练效果,甚至还会导致运动员出现伤病,大大缩短其运动寿命。所以在对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无氧训练的基础上,还需有效结合有氧训练。比如在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高强度无氧训练后,再进行一组低强度的有氧训练。由此可见,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有效结合,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提高体能素质的关键所在。
4.2 科学有效地开展专项体能训练
4.2.1 科学有效地开展专项耐力训练
为使训练方法与比赛形式相符合,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以“间歇训练”[5]为佳。根据运动训练学的超负荷原则,国际式摔跤训练的强度不能低于自由式摔跤比赛的强度。
4.2.2 科学有效地开展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应多样化,应用循环训练、组合组、超级组、金字塔训练时要合理,在不同的训练周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实现训练效应最大化。
4.2.3 科学有效地开展专项速度、敏捷训练
速度与敏捷性训练应当避免在疲劳的情况下展开。在彻底的热身训练后进行速度与敏捷性训练可以有效激发运动员的身体意识与精神意识,提高运动学习能力。间歇训练间的休息不应采用消极方式,而应采用积极性的休息方式。比如,保持实践姿势结合步伐移动,使运动员在训练的间歇,神经系统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和兴奋性。
4.2.4 科学有效地开展专项柔韧训练
通过专项跑跳、绕头跑、过头翻、桥翻转体、弓步压腿、仆步交替等练习来增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动力柔韧性;通过趴式展腰、坐式搬腿、前后压腿、前后竖叉、左右横叉等练习来增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运动员的静力柔韧性。专项柔韧训练建议安排在准备活动后进行。
5 结语
我国国际式摔跤体能训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许多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达到顶尖水平之后,出现体能难以的长久保持的现象。因此,要在青少年时期采用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来对国际式摔跤运动员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切实增强运动员的体能,为我国国际式摔跤实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韩夫苓.国际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文献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2):1-6.
[2]毛浩波.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108-110.
[3]闫东红.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业余训练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432.
[4]孟维波,刘硕,王猛.青少年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5):148-150.
[5]李锋孝,甄立军.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J].冰雪运动,2019,41(1):68-71.
[6]王英.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6):79-80.
Discussion ab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Youth International Wrestler
MIAO Wei
(Hangu Key Amateur Sports School in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Tianjin 300480, China)
苗炜(1976—),大专,一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摔跤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