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政策变迁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析
2020-11-20于越焦晨婧张海
于越 焦晨婧 张海
摘 要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培养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政策作为一种公认的导向性工具,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观照和实践引导。基于学生培养的现状与国家政策变迁的新要求存在差距,未来要重视学生劳动实践能力、跨学科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与培养,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政策变迁 能力提升
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要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规格必须实现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如何补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短板,要结合国家政策的变迁要求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现状,提出可行性培养路径。
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家政策的历史变迁
1.劳动教育成为必备点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这时的国家政策文件对劳动教育内容的阐述比较笼统。直到2010年,各大中小学教学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劳动课单独设立,并要求对各学段学生劳动时间做出详细规定。2010年以后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逐渐增多,并且政策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1],劳动教育的价值逐渐提升。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将劳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些文件对我国劳动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劳动教育不仅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一环。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保障。按照新时代发展目标,劳动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担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从实践方面来看,只有进行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劳动,将抽象的“硬道理”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逻辑、生活技能,才能够帮助少年儿童茁壮成长,这样的劳动实现了知行合一,又成就了“人的全面发展”。
2.创新能力成为突破点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国家在多个文件中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向党和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同年,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的特点之一便是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解释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进入21世纪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教育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国家政策相应地对于智育的内容随之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多个政府文件开始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均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和“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正式提出“综合素质”以及“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要求。
创新能力能够在众多学生能力中脱颖而出,在国家政策文本中被多次提出和强调,究其原因在于创新能力是人才的主要标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的。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视角来看,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评价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察也仅落在知识和技能的测试上,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智育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记忆而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评价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造性质疑与思考能力进行考察。
3.信息素养成为关键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发展期。在新的社会变革形势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贯彻落实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针至关重要[3]。201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把教育信息化放在了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上。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发展目标。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明确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计划》,提出了“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的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这一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教学方式及学习形式。信息技术的出现提升了现代教育效率,拓展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对培育的综合素质的学生具有极大作用。当代社会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动力具备不断向前发展,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下,这就要求现代教育需要大力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一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锻炼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提升信息素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筛选有效信息、查漏补缺、分析问题,进而形成独立思考思维。
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劳动实践锻炼流于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看,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和体制仍不完善,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近年来,青少年普遍缺少基本劳动技能已成为社会共识,这与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削弱和虚化有直接关系。在学校,劳动教育往往通过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育部规定要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习,但许多学校存在“劳动教育功利化”和“重智轻体”的明显倾向,导致劳动课程严重短缺,这必然导致劳动教育脱离育人的本质要求。劳动教育不是把学生领到劳动场所进行简单劳动,更不是单纯的娱乐,还要有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许多学校还是将其演变成为完成任务式的走过场,并没有将劳动课程落到实处。
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缺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首先,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弱化现象突出,父母对子女文化课的教育投入远超过劳动教育。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逐渐减少,学生缺乏劳动锻炼的机会,不少人甚至彻底远离劳动,父母也很难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这直接影响到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质量。最后,家庭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导致家庭对劳动教育的严重缺位,不能形成全方位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环境,从而导致从学生个体产生轻视劳动的想法。
2.创新能力培养缺少措施
进入新世纪,各国需要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力的人才,就我国当前整体教育形势来看,我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亟待完善的地方,范益民从教育生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遮蔽、教育方式的单一陈旧、个别课程设置的边缘化、教师创新素質亟需提升等方面对制约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诸多因素做了梳理[4]。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教学模式仍能在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思维,未能在整体上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未能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形成独立思考模式。
进入新世纪后,各学校开始探索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许多学校都有设置有激发学生创新力的课程、活动、比赛,但经过实际调查发现,这些活动或项目在实际操作中效果都大打折扣,活动开展力度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比赛方式不新颖,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把握不到位,自然难以有效地落实到学习生活中。教师受经验主义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很难突破原有思维定式,自然地将学生学习成绩看作教学成果的主要表现方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上。课堂教学方向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仍有不适配的部分,教师还需强化导向意识,调整教学方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信息处理能力亟待提高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问题中的主要信息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筛选信息的能力,去伪存真,并将其重新整合加工成为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虽比前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距离新课改下教育部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和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教育部提倡的互联网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发展,满足自身多样化的需要,而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于互联网教学所需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简单技术操作上,达不到信息时代的新要求。
其原因主要是在教育实践方面。首先,大多学校和教师很少去关注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或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很少付诸实践。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滞后,在实际教学中大多内容与现代技术脱轨,和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不符合。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无法向更深层次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策略
1.以家校合作为突破口,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家校合作是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实践之前,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政策的本质,精准定位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家庭、学校要具有统一意识,即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中,引领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体会劳动精神、健全劳动观念、践行劳动行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
学校和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家校合力一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在劳动教育中要发挥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鼓励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家长尽可能不要包办代替[5]。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组织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锻炼。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双方必须进行优势互补,家庭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为学生创造全面劳动教育的平台。学校还应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劳动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劳动评价考核方案,确保劳动过程的真实性,全面记录学生参与劳动的情况,全方位客观地评价学生劳动状态,确保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家庭应主动承担监督任务,有序记录学生实际劳动情况,追踪学生劳动状态,有效进行劳动指导。
2.以跨学科能力培养为途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跨学科素养是指那些超越学科的、具有通用性质的素养,具体包括跨学科知识、跨学科能力和跨学科态度[6],跨学科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跨学科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宝贵资源,提高学生跨学科能力将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也就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然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那么学生就需要加强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以便于更好地解决多方面的综合问题。
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学科是STEAM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或特性之一,强调将重心从关注特定学科转移到特定问题上,跨越学科界限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开展STEAM教育是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二,开展多学科融合和跨学科课程,是跨学科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通过多学科融合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幫助学生理解多学科观点和使用多学科工具,在STEAM教育中围绕“大概念”设计课程成为实现各领域融合的重要方法[7]。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结合,强调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将“在做中学”视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把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作为跨学科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学校作为承担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体,要向跨学科交叉指导方面探索,从单一学科学习向多学科指导过度,让学生思维不局限于单门别类,从多角度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3.以学科课程为依托,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设置有计算机课程,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大部分学生家庭都配备有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度。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讯息,让学生学会在冗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是学校的职责。学校需要培育学生高效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时代需求。因此学校应当以学科课程为依托,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首先,践行“互联网+教育”理念,开设信息教育课是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而计算机技术只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鉴于目前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信息来源,加大信息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学习平台,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科学性。其次,学校应当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素养。再次,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应当拥有自己的问题和学习目标,提高运用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引,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学校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全方位地分析学习成果。最后,信息技术课程要注意学以致用,配合各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提倡学生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05).
[2] 梁宇靖,梁斌.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7).
[3] 吴砥,许林,朱莎,等.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379).
[4] 范益民.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理性回归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4(36).
[5] 刘良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与途径[J].人民教育,2019(09).
[6] 闫白洋.跨学科素养测评的国际经验:PISA命题与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8).
[7] 叶兆宁,周建中,杨元魁.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J].人民教育,2019(07).
[作者:于越(1981-),男,天津人,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焦晨婧(1996-),女,河北衡水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张海(1977-),男,河北宁晋人,天津城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武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