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VS美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
2020-11-20马建国李祥东
马建国,李祥东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1 前言
中国女子排球作为中国三大球运动项目中最为国人引以为傲的一项运动,“女排精神”对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比赛中11场完胜赢得世界冠军,为伟大的祖国7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向世人展现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女排精神”。从目前世界女排发展现状来看,围绕着运动员的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安排训练是关键、身体条件是前提,在比赛时优越的身体条件结合精湛的排球技艺是赢得比赛的关键性因素。
通过本次研究,对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排球专项素质与技术分析,使中国女排充分的了解自身并认清对手,继续保持优异的战绩,为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以期本研究能够对中国女排的腾飞增砖添瓦。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以“排球技术”“排球扣球”“排球拦网”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查阅65篇文献资料,筛选精读21篇。并通过查阅世界排联官网FIVB查阅运动员的个人资料与相关的技术统计和比赛分析。为研究2019年女子排球世界杯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2019年女子排球世界杯比赛第七轮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比赛录像,在观看比赛中对统计的数据上有不明确的问题进行反复观看对比,经详尽统计和逻辑分析,然后整理出相关数据,最后对中美女排的身体因素和单项技术进行判断分析。
2.3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结合选题所研究的方向,对整理得出的数据用SPSS数据统计法分析并得出结论。
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2019年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第七场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比赛录像观看统计,通过数理统计法得出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队员的差异,总结中国女排获胜的原因和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3 中国女排队员与美国女排队员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当今世界排球比赛正在向着 “高、快、变” 的趋势发展。高是指扣球高度高和拦网高度高,谁的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高谁就占据了网上的绝对优势,这亦是当今世界大赛中获胜的法宝。最能凸显现今排球运动的身体素质是拦网高度与扣球高度。本研究以参加2019年世界杯16名中国女排队员和14美国女排队员的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为样本参量,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如表1和表2。
表1 组统计量
表1是对中国女排的16名参赛队员和美国女排的14名参赛队员的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两指标进行的SPSS分析,得出了中国女排队员与美国女排的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平均值的标准误。为进一步反应两样本参量是否存在差异,对方差质量的Levene进行了检验。
表2 均值标准差
在表2中,Levene,s Test forEquality of Variances是判断扣球高度两总体方差是否一样的依据,采用F检测,零假设是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扣球方差是齐次的,那么由F值的伴随概率0.016>0.005,否定了方差齐次的零假设,即两总体方差是非齐次的。此种情形下所采用的是方差非齐次(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所对应的那一T值伴随率对两总体样本均值差异做出判断,由P=0.000可否定两总体均值相等的零假设,即两总体样本均值无显著差异。相应的,在两总体方差相等的情况下,采用方差齐次(Equal Variances assumed)那一行所对应T值伴随概率对两总体均值差异性判断,同样的出:两总体样本均值无显著差异。
同理,两队的拦网高度的样本对应的F值的伴随概率0.064>0.005,否定了方差齐次的零假设,即两总体方差是非齐次的。此种情形下所采用的是方差非齐次(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所对应的那一T值伴随率对两总体样本均值差异做出判断,由P=0.000可否定两总体均值相等的零假设,即两总体样本均值无显著差异。相应的,在两总体方差相等的情况下,采用方差齐次(Equal Variances assumed)那一行所对应T值伴随概率对两总体均值差异性判断,同样的出:两总体样本均值无显著差异。
现役的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史上身体条件最优秀的一代,有上述可知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核心专项素质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无显著差异。都属于专项素质较高的两支队伍。表明当今各个排球训练组织对选材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在比赛时两队不存在任何一对通过身体素质的优势而获得利益。鉴于此,哪个队的排球技术掌握的扎实、战术应用的合理,哪个队获得比赛的机率就会更高。
4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技术对比分析
4.1 扣球技术对比分析
在比赛中,扣球是排球比赛得分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手段。高效的扣球足以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威胁。当然,高效的扣球同时也反映本方队员的较高进攻能力。因此,扣球高度在各个球队备受关注。能否有效得分更能反应一支参赛队伍竞赛能力的高低。
表3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扣球技术统计
从表3中的数据得出,在本次比赛中,美国女排扣球次数比中国女排多出8次,美国女排扣球得分率为36%,而中国女排的扣球得分率为44.57%,由此说明。本场比赛美国女排进攻的机会比中国女排要多,得分能力相对于中国女排低的多。扣球不仅靠势大力沉,更需要扣球队员的经验——结合场上形式要重扣与轻打相结合、快上与慢打相结合等。相对与美国女排,中国女排在扣球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扣球失误来看,中国女排本场比赛扣球失误11次,失误率是11.96%;而美国女排扣球失误16次失误率16%。说明美国女排扣球路线单一、扣球形式变化较少、场上经验相对于中国女排而言稍显不足;而中国女排就显得扣球灵活多变、场上经验相对于美国女排而言较为丰富。
4.2 拦网技术对比分析
排球比赛中,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有效的拦网既可以阻断对方进攻,还可以打破对方的扣球信心;同时,拦网也是一种直接得分手段。高效地拦网可以降低防守的难度,而且还可以延缓对方进攻。
表4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拦网技术统计
由表4数据显示: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拦网直接得13分,高出美国女排5分之多,百分比也高于美国女排4.1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女排33个有效拦网也高于美国女排的21个有效拦网,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明显好于美国女排。但是,这场比赛也将中国拦网的高失误率暴露于天下,一场比赛共拦网97次,有26次失误,即美国在整场比赛中所得的55分中有近一半的是中国女排的拦网不力而贡献给对方的。究其原因:中国女排站位较为分散,加之美国女排灵活多变的战术打法,中国女排很难及时移动到位,即便勉强移动到位也是匆匆起跳,无法保证集体拦网的同步协作和个人动作的准确到位。这是本场比赛拦网失误率较高的原因之所在[1,2]。移动是拦网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高效的移动可以使拦网事半功倍[3]。因此,中国女排应当加强移动的训练,以保证拦网时的及时取位与卡位,为降低拦网失误率搭桥铺路。
4.3 发球技术对比分析
排球比赛新规则(每球得分制)的实施,各个训练队对发球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在比赛中好的发球是比赛良好的开端,但是发球技术受到心理素质、体能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发球攻击性能为本队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
表5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发球技术统计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女排的发球得分率比美国女排的发球得分率高6.30个百分点。中国女排的一般性发球率比美国女排高4.66个百分点,全场74次发球仅有4次发球失误,这表明中国女排队员的发球动作稳定,技术过硬[4],而又各具特色美国女排队员难以完全适应中国女排队员的发球风格,进而提高了中国女排发球直接得分率。从发球统计看,美国女排的发球得分率与发球成功率远低于中国女排,美国女排全场的55次发球中就有9次发球直接送分给中国女排,说明美国女排队员的发球动作还较为粗糙,加之比赛始终被压制,心理出现起伏,发球动作难免出现变形走样的情况。在比赛中,既能把球发成功,又能把球发的具有攻击性才算是高质量的发球。这对与各个训练队和每一位排球运动的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中,在求得发球稳定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自己的特色,使得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发球呈现“百花齐放香满园”的景象。
4.4 防守能力对比分析
4.4.1接发球统计分析
良好的接发球是进攻的重要开端,在一局比赛中,只有保证接发球到位,才能给二传带来舒适的传球,为后续的进攻做良好的铺垫。同时也是给队友增加信心的最佳方式,接发球技术在各个队伍中也是教练倍加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所指:接发球到位是指接发球队员将球送至二传队员所在的位置,球的飞行效果能够让二传队员顺畅的将球传出。接发球半到位是指二传队员通过移动能够触及到来球,并通过个人技术和自身素质能够将球传至预定位置。接发球不到位是指二传或其他四名非接发球队员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触及来球,但是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接发球失误是指接发球队员将来球直接击出场外,本方其余队员无法再次触球,或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非战术性的)。
表6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接发球技术统计
从表6中的统计数据可知,中国女排队员在比赛中的接发球总数为46次,而美国女排队接发球总数为70次。中国女排队员接发球到位个数为27个,占总接发球数量的58.70%;美国女排队员接发球到位个数是25个,仅占总接发球数量的35.71%。由上文知只有到位与半到位的接发球才能有效组织进攻,由统计所得的接发球的到位、半到位率中国女排高于美国女排6.59个百分点,即是说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的有效进攻率高于美国女排6.59个百分点。在比赛中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不到位、失误率是17.39%,美国女排在比赛中接发球技术不到位、失误率是22.97%,得出中国女排接发球不到位、失误率低于美国队6.89个百分点;美国女排全场接发球共失误6个比中国女排高出4个,接发球失误就失去了防守反击的机会,直接送给中国女排6分。综上说明中国女排在发球环节战术布置非常成功,接发球技术扎实。
4.4.2一传技术统计分析
女子排球比赛相对于男子排球比赛更具观赏性的原因之一是比赛过程中比赛的回合数量比男子排球比赛多。一传的高成功率是比赛回合多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一传是排球比赛中组织有效进攻的前提,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必要条件。本文所指的接一传技术是本方队员接对方的第一次来球(对方接发球和本方拦网除外),或本方有效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5]。一传到位是指一传队员将球送至二传队员所在的位置,球的飞行效果能够让二传队员顺畅的将球传出。一传半到位是指二传队员通过移动能够触及到来球,并通过个人技术和自身素质能够将球传至预定位置。一传不到位是指二传或其他四名非一传队员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触及来球,但是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一传失误是指一传队员将来球直接击出场外,本方其余队员无法再次触球,或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非战术性的)。
表7 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接一传数据统计
表7显示,在本场比赛中,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一传的成功率均超过了50%,这位本场比赛的观赏性提供了条件。中国女排接一传的成功率为56.7%,美国女排的接一传成功率为53.92%,中国女排略高于美国女排的接一传成功率。中国女排的接一传到位率为22.68%,低于美国女排的27.45%的接一传到位率;而半到位与不到位的比率中国女排均高于美国女排。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女排在防守过程中的卡位与取位明显好于美国女排,而击球的准确度却低于美国女排。这说明中国女排自身的垫球技术还不过硬,特别是在移动过程中接一传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美国女排扣球路线单一、扣球形式变化较少、场上经验不足,扣球成功率较中国女排低;而中国女排就显得扣球灵活多变、场上经验丰富。
(2)中国女排的扣球高度与拦网高度均与美国女排无显著差异,今世界排坛的队员选材上突出高大化和力量化。这也反映出当今运动员身材高大化和力量化选材的趋势在中国女排教练组与国内各级排球教练组早已得到重视。
(3)中国女排的发球明显优于美国女排,中国女排队员的多种风格的发球让美国女排难以适应,导致美国女排接发球的质量低于中国女排。
(4)中国女排接一传的到位率低于美国女排,半到位与不到位的比率高于美国女排。
(5)中国女排的拦网直接得分率高于美国女排,而拦网的失误率也明显高于美国女排。
5.2 建议
(1)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中,在求得发球稳定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自己的显著特色,使得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发球呈现“百花齐放香满园”的景象。
(2)中国女排应加强垫球技术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对移动过程中的垫球技术应进行长期的针对性训练,以保证中国女排的接一传的到位率。
(3)加强对中国女排的移动训练,在取位、卡位的速度应进一步提高,结合移动的拦网技术应当精雕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