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堤垸景观研究
2020-11-20夏甜
夏 甜
郭 巍*
文 斌
洞庭湖区泛指荆江以南,以长江南干堤为界,包括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地区,总面积18 780km2。湖区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与长江相接,中部为开阔坦荡的平原,边缘为低矮的丘陵,海拔大多在25~45m,整体地势低平。湖区内,河网纵横交错,大小湖泊星罗棋布[1]。洞庭湖区自古为洪灾多发之地,洪水带来大量的泥沙淤积成洲,为人们提供了耕作定居的条件。
在湖区的淤洲上修筑堤防、围垦土地,形成一种对外挡水、对内围田的土地利用模式,称作“堤垸”[1-3]。通过建设堤垸来控制垸区的水位,以获得生活和生产空间,并与水此消彼长长达千年,将流动荒芜的湖区淤洲逐步开垦转化为富饶的栖居之地,在动荡的洪水-湖泊-洲滩关系中寻求相对稳定丰产。堤垸成为洞庭湖区最为重要的乡土景观类型,综合了农业生产、水利调控和聚落建设。截至目前,关于洞庭湖区堤垸的研究大多基于水利、生态和湿地等角度,而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将堤垸看作一种空间结构和文化表达的结果,而不单纯是水利工程的产物;通过系统分析和图解的方式,触及堤垸景观的空间设计法则,推断和解读这种“筑堤、开垦和聚居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形成的“堤垸型景观空间”的发生机制和特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洞庭湖区堤垸的围垦历史并落位于图纸,理清了堤垸的发展脉络;其次研究了湖区堤垸的现状空间分布情况,从宏观尺度上分析了堤垸的自然环境与空间特征;然后从水利、垸田和聚落3个空间层,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下的堤垸土地空间及其嵌套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析[4];最后总结出洞庭湖区的堤垸景观具有堤垸的更新性、尺度的层级性、形态的整体性等相关特征,以期对堤垸这一洞庭湖区典型的乡土景观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1 堤垸的兴建历史
1)宋元——堤垸萌芽。
洞庭湖区修筑堤防、围垦土地的历史相当悠久,但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堤垸从宋代开始。宋、元时期,人们开始在河湖之畔修建早期的堤防,为当时的州县抵御洪水;同时,盛行利用湖周的丘陵和洲港湖汊进行开垦[1-3]。
2)明代——堤垸初兴。
明初,洞庭湖泥沙淤积成洲滩,吸引大量江西、浙江等地民众移民进入湖区围垦堤垸,促进了湖区堤垸的发展。明代堤垸多以原先开垦过的土地为基础,分布在湖区边缘地带。
3)清代——堤垸高峰。
清代是堤垸围垦的高峰期,主要分为2个阶段:(1)咸丰十年(1860年)以前修筑的堤垸主要分布在荆江南部及四水尾闾地区;(2)咸丰十年至清末,由于四口南流①带来大量的泥沙填充洞庭湖,湖区西北部的水下三角洲迅速淤高成为陆上三角洲(今南县),在淤洲上筑堤围垦随之兴起。到了清末,湖区已经出现堤垸如鳞、弥望无际的盛况。
4)民国——并垸合修。
民国时期的洞庭湖水患严重,政府组织并垸合修,将几垸、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废除中间的间堤,合修湖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区的堤垸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形成现今湖区堤垸的格局:(1)对原有支离破碎、堤身单薄、防洪标准低的垸子进行调整、改造,使小垸并成大垸,以利于抗洪排渍;(2)进一步围湖造田、开垦农田,堤垸开垦的位置深入湖泊腹心地带;(3)基于湖区生态及堤垸安全的考虑,开展退田还湖等行动。
总而言之,洞庭湖区的堤垸开垦从湖周的丘陵湖岔地区逐步深入到湖泊腹心地带,积累了丰富的水土整合经验。
图1 堤垸与水的循环关系示意图
图2 洞庭湖区堤垸分布总图(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6])
图3 明清与现在的堤防变化模式图
2 湖区地貌与堤垸空间分布
堤防的建设将洞庭湖区划分为2种地貌类型:1)堤防之外以水为主体的区域,这一区域包括洞庭湖主体湖泊、河网航道及枯水期裸露的洲滩,以自然景观为主;2)堤防内围垦的垸区,由渠系、垸田、道路及聚落组成,是典型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景观空间[5]。湖区这2种不同标高的地貌空间并非维持在稳定状态,它们长期受到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一种动荡的循环关系:洪水-泥沙淤积为洲滩-开垦堤垸-洪水(图1)。
湖区现状堤垸共计199个(其中,湖南177个,湖北28个),面积12 065km2[1-3],堤垸的分布情况见图2。湖泊腹心地带的堤垸面积较大,如沅醴垸,面积1 777.3km2;湖区边缘的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地区堤垸较小,如团山湖垸,面积24.78km2。根据堤防的围合情况,可将堤垸分为2种类型:1)闭合型,此类堤垸四面临水、堤线闭合;2)开口型,此类堤垸与湖周的丘陵、山地相接,通过堤防与自然山地形成的防线共同组成外围防护系统。
3 堤垸景观体系
一个堤垸即一个由堤防限定边界的景观单元。将一个堤垸看作一个整体空间,可以将其分解为3个主要的空间层:水利、垸田和聚落。在水利层面,通过修筑堤防与渠系,为围垦垸田提供基础条件;又以渠网为骨架,对垸田进行空间划分与开垦,聚落层同样遵循了这种空间划分模式,从而形成不同尺度的嵌套式空间结构,不同的空间层具有关联性与整体性。
3.1 水利系统:堤垸空间的骨架结构
3.1.1 筑堤
堤防为防水而建,是堤垸兴废的关键,有堤则有垸,堤溃则垸无。明清时期的堤防分为2类:1)修建在各个州府、郡县所在的河湖之滨,以保护城垣安全;2)人们修建的垸堤,其位置由堤垸选址而定,一般沿水分布,有垸小堤长的特征。湖区历代都在进行重修、整修堤防。民国并垸合修以来,堤线长度变短,围合的堤垸面积变大(图3)。
现状堤防几乎遍布洞庭湖区的江、河、湖岸,总长6 845.61km,巍峨如湖区的水上长城。现今湖区的堤防可分为两大类。1)干堤:位于堤垸外围及湖区城市外围,根据堤垸位置、防护重要性等划分为4个等级。从空间上来说,干堤将湖区划分为垸区和水区2种截然不同的景观空间。2)内堤:包括垸内的支堤、隔堤、内河内湖堤等。培修内堤可将堤垸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区间,以保障洪水侵袭时不会连片受损。内堤选址有3种依据:(1)对历史上的小垸堤进行保留或重修;(2)沿垸内河湖水域而修;(3)将垸内不同的地貌区间通过内堤进行分隔。堤防分类分布情况见图2。
3.1.2 修渠
人们在堤垸内部广修渠系以串联河流、村落和农田。水渠与堤垸内外河网湖泊沟通,形成等级严谨的截水渠-支渠-田间斗渠、毛渠的渠网[7-8]。渠网依地貌而修,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如平原地貌下的渠系呈方格网状,丘陵湖岔地貌下则呈蜘蛛网状、枝状等(图4)。但其遵循同一套设计方法对土地进行划分,成为垸田开垦的骨架结构,并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
3.2 垸田的开垦:堤垸空间设计模式
3.2.1 传统的垸田开垦模式
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和运输依赖人力,因此形成了因地制宜的开垦方式。人们利用土地原始的地形地势,自由地将土地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形态的斑块,如沿河的垸田一般为顺着河流方向的条田,台墩高地周围的垸田沿其周边组合成圈,丘陵间的谷地则沿其地势逐层降低等。传统垸田的开垦在平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块状组合形式,但通过其组合方式可以推测其原始地势;在竖向上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高差,可以说是对原始自然环境的再创作(图5)。
3.2.2 现代垸田的开垦模式
为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湖区大部分垸田的开垦预先经过设计,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原则,被开垦为高效集约的几何网状,形成了严谨的空间划分模式[9-11]。
1)渠网划分土地空间。
垸田设计的第一步是划分主渠网。洞庭湖区的渠网基础划分模式首先是以正南北、东西方向为基准,划分为垂直的方格网状;其次根据垸内湖泊、河流的形态调整格网方向,一个堤垸并不局限于一种格网方向,依垸内地形变化程度而定。
以湘阴县的湘滨、南湖垸为例,该垸位于湘、资二水尾闾之间,面积214km2,是经过多次合并形成的大垸。垸内湖泊众多,垸外被资水与湘水包裹,外围堤线弯曲多变,因此湘滨南湖垸内部的渠网划分方向有多种变化,以缩短水渠长度、提高渠网利用效率为原则进行设计(图6)。
(1)以堤防及垸内河流、湖泊为边界,将垸内空间划分为11个区间。
图4 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渠网空间形态
图5 因地制宜的土地肌理
图6 湘滨南湖垸的渠网(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6])
图7 水渠单元内部肌理分析
(2)根据每个区间的具体形状、与河流的关系,确定主渠(截水渠)的方向与位置,一般平行或垂直于其区块边界,尽量减少水渠长度。
(3)确定水渠间距,以主渠为轴,每隔0.4~0.8km设一条支渠,其方向平行或垂直于截水渠;相互垂直的2个方向的主、支渠组合形成渠网,每格形成一个水渠单元。
(4)根据垸内的台墩、高地等地势变化,适当调整水渠走向及位置;水渠尽量靠近并串联台墩,为台墩上的聚落提供取水、灌溉的便利。
2)农田单元与农田斑块的划分。
选取湘滨南湖垸内4个不同区间的典型水渠单元①~④,对其内部水渠、聚落与农田斑块进行图示化分析(图6标示位置,图7分析),并总结其土地进一步划分的模式。
(1)田间斗、毛渠划分农田单元:渠网划分好之后,以渠网方向为坐标轴,通过田间斗、毛渠进一步将渠网内的农田划分为大小均衡的长方形区块,并根据原始的地形地势或原有的水渠走向进行调整,进一步细化渠网空间,每个小格形成一个农田单元。每个农田单元的尺度一般为宽0.1~0.2km、长0.2~0.4km。
(2)田埂划分农田斑块:在每个农田单元内以田埂为边界,将农田单元划分为单个的农田斑块。农田斑块的形状或以渠网方向为坐标轴,形成规则的长条形;或延续场地原有的传统肌理,形成不规则的斑块。
湖区现今大部分堤垸内部土地空间的划分基本遵循以上垸田开垦步骤,但不同堤垸的开垦模数依据其所处位置、地形和初垦时间而有所变化。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垦的湖泊腹心地带的堤垸,其农田单元尺度宽达0.4~0.8km、长达0.6~1.2km,一个农田斑块则宽达100m,这与其平坦的地势及农业生产方式不无关系。通过堤防与自然河流、湖泊划分垸田区间-主渠、支渠划分水渠单元-田间斗、毛渠划分农田单元-田埂划分农田斑块的开垦秩序,湖区大部分土地形成大规模平面化的马赛克图案,成为洞庭湖区典型的国土景观。
3.3 聚落空间
3.3.1 聚落的选址分布
通过对洞庭湖区影像资料的分析及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堤垸内聚落的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分布特征:1)依堤防呈线性而建;2)沿河流、水渠呈带状或网状分布;3)散布于垸田中。分析出现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主要与人们的居住选址原则有关:择台墩、依水而居。最早人们进入湖区,选择湖区地势较高的自然台墩、残丘、自然河堤和湖区边缘的天然冈阜居住,以躲避洪水袭击。随着开发的深入,自然高地逐渐不再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人们深入平原腹地,人工修建墩台、营建居所,台墩尽可能靠近水源[12](图8)。
3.3.2 聚落的空间形态与规模
聚落依水而建的特性使其空间形态及规模尺度与水利系统产生密切的联系(图9)。
1)在一个堤垸内部,沿堤防修建的带状聚落规模最大,沿河、湖、水渠的交叉口形成主要的城镇、村庄聚落中心;其次是内堤及历史上建设过堤防的位置,容易形成多街道的带状聚落。人们或沿堤内侧修筑台墩;或直接修农舍于堤防上,成为堤防的一部分,堤顶面作为聚落的街道。堤与村逐渐融为一体,边界难以区分。
2)沿宽阔的主渠、支渠修筑墩台,形成“一街一水”或“两街一水”的聚落格局,建筑沿水渠两岸呈线状排布。基于采光与朝向的影响,聚落主要沿东西向水渠发展;在渠网交叉口处易形成“十”字形或“T”字形聚落。沿水渠修建的聚落在洞庭湖区的堤垸内分布最为广泛,它延续并强化了渠网的几何形空间形态,使水渠作为骨架这一特色更加鲜明。行走在堤垸内部,每隔40~80m便可见一排排整齐的屋舍,透视感极强,远处形成广阔垸田的天际线。一条街道的宽度等同于与其所在水渠单元中一个农田斑块的宽度,一般为10~20m,多条街道则以农田尺度为基础模数进行成倍扩张。
3)在一些堤垸腹心地带的田野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丘陵台墩,每个台墩上或一户独居,或三五户结伴居住,或十几户甚至几十户聚居,聚居的规模与台墩大小、台墩周围水塘的数量和大小相关。相邻的台墩之间通过乡间小路连接,水渠相互贯通,属于同一村落,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12]。丘陵型聚落的形态及规模相对自由,在竖向上与农田的高差相对较大,这类聚落是最有可能在洪水冲垮堤垸时保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聚落。人们在设计渠网时,将水渠沿丘陵边缘修建以提供生活、生产上的便利,从而形成渠网与丘陵边界形态上的统一,如图4中丘陵河网与丘陵湖岔地形下渠网与丘陵型聚落的关系。
4 洞庭湖区堤垸的特征
通过总结前文所研究的堤垸兴建历史、湖区地貌及堤垸分布、堤垸内部景观空间结构,归纳出洞庭湖区堤垸景观具有更新性、尺度的层级性、形态的整体性三大特征[13-14]。
图8 典型聚落分布及空间形态(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4.1 堤垸的更新性
洞庭湖区的堤垸,自古以来便因洪水而生,又因洪水而废,从初垦开始便存在于修建-扩建-重建的反复更新中,堤垸景观也表现为多次更新的结果。1)现今湖区的堤垸都是由历史上许多个小垸不断发展演变、重修合并而来。一个大垸内部包含多个小垸,它们受统一的外围防洪堤保护,小垸的堤防作为大垸的隔堤;小垸又由更小的堤垸合并而成,其原始的堤垸虽不复存在,但依堤修建的聚落保留了下来,对现今的村落边界及地名都有影响。2)湖区大多数垸田都经过了现代化的农业土地改造,在不易受灾、丘陵较多的地区也保留着传统的农业开垦模式下产生的土地肌理,这2种土地模式的并存使堤垸的景观空间更加丰富。3)堤垸的不断更新也使堤垸内以散村为主的聚落格局得到较好的保留。洞庭湖区的开垦与聚居历史虽历经数百年,但堤垸内的村落现今仍主要以散村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明显的村落中心,这与堤垸不断重建的特性不无关联。
4.2 尺度的层级性
人们通过修建水利和开垦农耕土地的方式,将大尺度的自然景观逐步转化为小尺度的聚居景观。“河网-堤防-渠系”所组成的水利系统,将湖区土地逐级划分为“堤垸-土地区间-水渠单元-农田单元-农田斑块”。水利系统作为空间划分的工具,其尺度与整个堤垸内各个空间要素的尺度相关联。堤防沿河湖而修,堤垸内部形成从堤防到各级水渠层层划分土地的开垦秩序。这种秩序进一步决定了聚落空间的尺度:垸内散布的水塘旁形成散布的聚落,在支渠和截水渠旁形成带状聚落,沿堤形成多街道的带状聚落,在河、渠的交叉口形成集镇。一个聚落的规模往往与其周边水体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一条街道的进深往往与其所在区间的农田斑块宽度相当。
4.3 形态的整体性
堤垸内各个景观层相互渗透,在形态上具备整体性。通过堤防、水渠划分土地,形成堤垸内的空间骨架,这种空间骨架也决定了农田与聚落的空间形态。人们择台墩高地聚居,沿堤防、河渠修建墩台,形成带状或网状聚落,或直接居于堤顶或边坡上,将堤顶作为街道。水、农田与聚落空间的形态都享用同一套空间设计模式。
图9 聚落与水利的密切关系
5 结语
数百年的堤垸开垦历史,使得洞庭湖区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设计,积累了大量的水土整合经验。堤垸的开垦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风景园林规划,包含了农业、水利和城镇规划的结合,孕育了洞庭湖区特有的乡土景观[10]。堤垸景观是变化中的景观,在新时代背景下,洞庭湖区的堤垸势必受到新的社会需求和乡村建设及改造的影响而产生新的变化,通常容易遭受地平统一倾向和地块标准化等不利影响[9]。因此,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来解读这种区域景观的发生机制,以提取隐含的相关知识和规划设计经验,并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应用是必要的。
本文采用典型的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法,重点对洞庭湖区堤垸的土地开垦过程、空间设计模式及形态特征进行解析,形成洞庭湖区堤垸景观的初步框架。其一,为多尺度嵌套的研究方法,将洞庭湖区整体堤垸、单个堤垸、堤垸内部多个尺度的土地单元等进行逐级解析,获得了从选址到地块划分的堤垸空间设计模式;其二,采用空间分层的研究方法,将堤垸分解为自然环境、水利、垸田和聚落等空间层,对其形态、尺度等特征与相互关系进行解析,其中水利系统对各个空间层起到了重要的整合作用[4]。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理解堤垸的空间设计法则,并获得这类景观保护与转型的线索,为当地的空间规划设计及建设提供借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夏甜绘制。
注释:
① 明末到清代,人们通过堵支并流、塞支强干等措施,使调弦口(华容河)、太平口(虎渡河)、藕池口(藕池河系)、松滋口(松滋河系)四口逐渐形成,分泄了长江一大半流量,同时导致大量的洪水进入洞庭湖,洪水带来大量泥沙,使洞庭湖迅速沉积泥沙,开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