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世纪第二场瘟疫反思中国人居环境
2020-11-20李金路
李金路
2019年底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在即将投入新春佳节的喜悦放松时刻,转瞬间进入到了紧张的战时状态。与2003年的“非典”相似,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是一起由于人为干扰生态要素,通过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洁的人居环境而导致的人民生命财产、国家社会秩序、国际民生交往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人们不尊重自然而受到的生态报复!
抗疫之战带来的强烈影响,不限于保障安全健康、抢救生命财产、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策略,还引发了我们更广泛的思考。从抗疫的视角看,如何借鉴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开展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是怎么样的关系?如何从本质上实现人的深层次健康?如何补足发展中的人居短板,提前应对下一次危机,构建美好生活?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防灾避险为目标,人居行业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等角度,对优化绿地系统以减少疫情传播,促进居民健康的绿色心理疗法与康养景观等思想,以及建筑密度与疫情传播、住宅隔离等技术手段,均有所探讨,但是多停留在具体的专业技术层面。目前疫情尚未结束,针对人居环境的讨论大多是在网上,或刚开始立项研究,完整的学术文献尚不多见。
吸取全社会和专业人员的广泛思想讨论,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医学与中国园林对比、强国大城与小国寡民的城乡平衡对比,探索人居环境策略,应对下次瘟疫之“未病”。
1 中华医学的启示
1.1 生命与自然的平衡
悠久历史上的波澜不惊。不论是从联合国190多个会员国的空间角度看,还是从四大文明古国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时间角度看,具有5 000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国都是全世界唯一古老文明不曾中断的国家。历史告诉世界,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天灾加人祸之后,始终巍然屹立;更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对宇宙的认知趋近于客观真理,其保健国民的中医思想和方法趋近于人的生命本质。
我们往往视中医为治病的手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协调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医学就是在人体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者认为,传统中医文化是先秦时期远古圣贤们在超常智能状态下对宇宙生命的认知,是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当代人在常态智能状态下之所以感觉中医不可思议,是因为存在认知的维度!
中医是对失衡生命的再平衡。中医在人体生命领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宇宙观,抛开中医的五运六气、奇经八脉、子午流注等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气化论和经络论,即人体生命之气的发生、演化及在人体内的运行规律[1]267。因为万物皆由混元气演化而来,宇宙之气需要阴阳平衡,在五行之气相生相克的动态作用中,中医通过对人体气机的调节,把握生命的有机平衡,所以才有了这次中医抗役“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在90%以上的功效[2]。传统文化对人体生命的认识也是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基础。
1.2 人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抗疫之战带出了中西医治疗手段之争,又隐含了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深度思考,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性还是社会性?如何让人类实现深层次健康?
当代混元整体理论[1]11在吸收古今宇宙观、中西生命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人的科学”:“在研究人这个自然物种时,从这个类的本质和规律上来说好像是社会科学,其实,它什么也不是,它就是人的科学,一门独立的、综合的、整体的科学,是包含了丰富社会内容的自然科学和包含了丰富自然内容的社会科学,是高度完善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整合”[3],并据《黄帝内经》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思想,提出对不同病症可以不辨证施治,实现了大道至简、大医至朴、大药至廉。
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确实是可以救命的人类瑰宝,其人本精华更值得人居行业深度挖掘借鉴。
1.3 防患于未然
远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朝“国之难事,在毒与病”。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指出:“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4]”面对21世纪前2个10年中国出现的2次大瘟疫,我们应当提前寻找下一个10年可能发生的第三次大瘟疫的危机对策。一旦再次发生“病毒来势之凶,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之大……堪称是前所未有”[5]的情况,我们就是吃了一堑而没有长一智,失败就没有变为“成功之母”。
远古先贤针对人体的“病”与“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断[6]。这里所说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身体已受邪但还没有明显症状的阶段,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因为“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在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疫情之前,我们应当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吸取营养,把握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的人的本质,发挥中国园林的优势特点,补强人居环境短板。如果能用这次抗疫成本的一小部分来治疗人居环境的“未病”,通过构建园居生活方式来治疗城市的“未未病”,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提升人民素质和环境质量,才是长久上策。
2 中国园林的启示
2.1 传统学问,生命为本
中国古人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的生命流行化育过程,一切学问都是对生命规律的揭示,医学与其他学术之间都是关于生命的学问[7]。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居领域典型表现的中国园林,也具有相似的特质:自然人文结合,诗情画境优美,意境直指人心。中国园林貌似是风花雪月式的文人雅好,其本质是生命的艺术,人居环境是关于生命的学问,中国园林改造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在优化人类本身。如果中国园林脱离生命本质,就会流于追求感官层面的愉快。
中国园林在人居环境领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人相类理论认为,天地是一阴阳一太极,人身亦是一阴阳一太极,亦即后世所说的:“人身乃一小天地。[1]26-27”人体的生命规律要符合宇宙秩序,才能安然无恙。自然大宇宙、城市中宇宙、园林小宇宙、人体微宇宙、人体局部(头、面、耳、手、足、五脏等)微微宇宙,人居环境就是要构成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人合一的混元整体,中国园林就是构建在我们生活中的宇宙模型,使人这个微宇宙生活在园林小宇宙里,进而融合在自然大宇宙中。通过多层次、具体可感的“天人合一”模型,追求人的生命优化。
2.2 性命双修,身心健康
中华传统的养生文化认为,如果通过“耳、眼、鼻、舌、身、意”六感官而获得生理快感,只带来人们追求表层享受的“内气外放”,而缺乏主动运用自我意识的“外气内收”,则耳听美声、眼观美景、鼻闻美味、舌尝美食、身触愉快和意乱情迷可被视为盗窃人体内气的“六贼”。《涅槃经》卷二十三说:“六贼者,眼、耳、鼻、舌、身、心是也。”此六根妄逐尘境,如贼劫财。我们常规认识的6种感官享受是初级的,会由于带来“内气外放”而消耗更多精力,是与滋养精气神相悖的,是有害于深层生命健康的。因此,修身养性必须“藏六”,同时“守一”(图1、2),守住万物之“道、理、禅、意、元、气”的“一”。晋葛洪《抱朴子·地真》中说:“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即人们只有守住了“一”,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中医不但提出了“砭针灸药”四大医术的“外治”方法,先秦诸子更系统强调了“内经”“内业”“心经”“心术”等内向型地运用意识、独特的“内修”“反省”之法。如果说中医学是人体的“内经”,那么中国园林学就像是人体的“外经”,但是“内”与“外”必须同时兼顾人的“性”与“命”,园林才不会止于赏心悦目的景观层面,才会从生境到诗情,从画境追求意境,直到滋养身心。
不同于当代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单独“修命”的“更高、更快、更强”——也更受伤,中华民族提倡的是修身养性、性命双修。通过修炼形体的“修命”与修养意识的“修性”共融,实现人天和谐、健康长寿,实现深层次的健康。
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生命本质层次的健康,不局限于常规的在绿道中骑行、公园里散步这样的生物层面运动,而是在人的生命意识高度和五脏六腑深度的运动,是“祛病、强体、增智、长功”、从疾病治愈直到智慧升华的持续过程。治病是增智的初级阶段,智能是祛病的高级目标!因此,我们要提供优美的园林景观,同时更要内外兼修,实现对风花雪月、良辰美景的“外气内收”,才是生命质量的根本保障。
2.3 优秀遗产,走向何方
中医通过调气来平衡体内的气血,中国园林则通过山水布局、负阴抱阳,庭园围合、藏风聚气,诗化意境、意气不二,来实现对园主的身心滋养。
中国园林不仅是视觉景观的艺术、造型的艺术,也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是生命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园林就像“中医”,在于修养人;景观就像“西医”,在于看好景。我们用西医,绝不放弃中医瑰宝;我们要景观,更要发扬祖宗的园林遗产,滋养中华民族的身心。
但此前50~100年的问题是,作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中医一直在走向衰落。如果说自“五四运动”中医开始衰落,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式微,那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园林开始的景观西化进程,则是伴随着我们缺乏文化自信开始的。
尤其要防止在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园林忘记了初心,湮没了使命,从外部形态到立意构思,如果内在气质也被割断,传统园林则会从“精、气、神”3种状态切断内在的联系,中国传统园林思想也会被逐渐边缘化。
3 人居再平衡
3.1 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走出了山林洞穴的“第一自然”,人类不可能回归到原始自然中,也不可能成为食物链上的一环,并成为病毒的宿主。人类如果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使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和城乡人居环境,分区有序合理,功能相互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将从顶层来协调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生态指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指文明成果。我们不但要严格保护原始生态系统的第一自然,更要积极构建城市中的第二自然——城市园林(图3、4),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直接猎食第一自然中野生动物的茹毛饮血生活方式,而转向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诗情画意和理想意境,让市民“居城市而享山林之乐”。
图1 河北邢台玉泉寺“藏六”匾额
图2 玉泉寺另外一侧的“守一”匾额
城市的人居环境系统迥然异于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属于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相结合[8]——第二自然。在城市第二自然的构建中,不应一味追求原始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生物多样性,贸然增加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风险,而是要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构建鸟语花香、风花雪月的宜居环境,实现驯化动植物和景观多样性,才能降低野生动物传染人类病毒的风险,实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建设与其中第二自然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现代城市文明。
城市第二自然应当分层次构建,包括山水园林城市的顶层规划、公园城市的全域整体构建、城市公园绿地中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开敞空间里充足的阳光和空气等自然要素、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的广泛应用、居家观赏植物的艺术点缀、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自然因素的充分实现。要尽量减少全天封闭的“××城”完全隔离自然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让人们的一切生活尽在自然中。
城市人居环境应当以山水骨架为基础、蓝绿空间为主导、园林城市为目标,把整座城市建成一座大公园。现代风景园林的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游憩娱乐、文化教育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发挥应不止于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范畴,而应当覆盖所有的城市用地空间。要用生态健全和美丽宜居的尺子,建设花园式住区、单位、广场、市场、工厂及花园林荫道等,让市民安全、放松地生活、工作在阳光中、和风里、园林间、树荫下,彻底消除瘟疫滋生的死角。
3.2 偏离的城市化
城市曾经满眼的繁华貌似非常宜居,但在面对瘟疫和灾难时,它会变得像一个超级监狱,高层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存在令人压抑、身心紧张、易于瘟疫传播的痼疾。在土地财政路径下,城市政府从追求土地收入总量最大化转向每块出让用地收入的最大化,而住宅用地又是面广量大的市场需求,由此导致居住用地的容积率不断提高[9]。
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10]。从确保中华民族人口素质、长远发展的角度讲,人居环境应当提倡“望山近水,乡愁记忆”的居住理想,确保大多数居住在城市里的中国人民享有身心轻松的生活空间、逍遥自由的思维空间、精神想象的创作空间。否则,建设用地一再节省,居住用地容积率不断提升,把县城都建成香港似的石屎森林(图5、6),没有了精神的愉快,又有何意义?
压抑的居住环境只能让市民“活着”,缺少“生活”,更谈不上通过“诗意栖居”来培育人杰。从人的本质发展角度看,建议把既不见山也不近水、缺少绿色空间、丧失了历史文化和乡愁记忆、令人心理压抑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居住区域,直接评估为现代版的“城市贫民窟”,为中华民族的人杰辈出提前消除人居障碍。
3.3 城乡统筹,尺短寸长
失衡的城乡再平衡。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城乡的不平衡。高铁的“八纵八横”布局将联系、构建起中国的强国大城体系[11],强烈地拉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似乎没有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反而聚集了更多的“城市病”。平时环境压抑,灾时又可能封闭,甚至封闭也不能确保安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里远教授将“钻石公主号”邮轮视为“一个高度理想的新冠病毒传染实验的居民楼模型”[12]。
城市对策。高强度开发使得城市人口过于密集,难说宜居。首先,新规划的城区应当实现居住用地的低层低密度布局;其次,要在开发强度很高、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的城市更新中,确保留白增绿、减人减房,尽快完善公园绿地系统;第三,应当平衡居民生活的品质欠账,引导他们开展郊外山水之间乡居生活,使之在周末能够暂时缓解城市压力,修复身心,同时又能创新生活方式,带动市场消费。
重建城乡平衡。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应当从彼此相互制约到相辅相成,乃至相反相成。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但不能一味追求城市化率数量70%、80%的不断提升!德国国土面积的90%散发着乡村的气息,约4 400万人生活在乡村,占德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13]。
建议采用“新型乡村化率”来平衡“新型城镇化率”的增长。将来城乡统筹发展达到平衡时,市民每周可能有一半时间在城市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另一半时间在乡村生活,创造精神享受。疫情期间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作贡献,可能真的会成为常态。
图3 浙江仙居风景名胜区(第一自然)
图4 苏州城市山林退思园(第二自然)
图5 荆轲(雕塑)回乡不敢认高楼易县
图6 福建永春县城越长越高
3.4 诗意栖居,国家进步
人居环境建设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回馈自然、和谐自然的一贯宗旨,协调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民生福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中国园林用历史文化整合普通的山水林田城,形成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生命共同体,彻底消除城市中的脏乱差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观念。就是说优秀的人居环境不但有利于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无穷的免疫力,远离瘟疫,而且可以聚集天地灵气,造就人才辈出。田园风光的乡村虽然比不过名山风景的“山水清音,元气淋漓”,但是比城市环境更加适宜居住,尤其适合儿童健康成长、老人减少疾病。
乡村特有的分散居住、低流动社会的特性,是一种天然的防止疫情传播的机制和空间。乡居生活位于接近自然的田园风光生态系统,便于构建“鸡犬之声相闻,彼此不多往来”的“小国寡民”系统,适合市民的周末休闲和瘟疫时的相对隔离。17年前“非典”疫情蔓延时,许多居民去城市郊区购买别墅或其他低密度住房[14]。当年我6岁的女儿就是在被封闭的农村自家庭园里,和老人共同享受了“非典”时期安全、快乐而放松的乡居生活[15](图7)。
要让市民回归到自家儿时曾经的庭园中:自己的天,自己的地,风花雪月,拨动心弦,使人们再次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6]的宜居环境和生活方式。逐步实现三层次目标:初级放松身心,隔离防疫;中级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高级宁静致远,参悟宇宙。
由于每个家庭的乡愁记忆、文化品位、审美情感和功能需求不同,才会形成乡居环境中“百家庭园,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通过真实生动的中国人日常健康的园居生活,提供更丰富、更高水平的“李子柒”效应[17](图8),体现东方的生活价值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传染途径。
2020年,在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乡村的短板很快补齐。我们必须同时补齐城市人居环境的短板,用中国优秀园林文化倡导的园居生活方式,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陶冶居民情操,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安全系数,远离瘟疫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多层次发展目标的实现:扶贫攻坚+小康社会、清洁卫生+富裕生活、绿化美化+幸福园居、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图7 非典时期北京的农家天堂
图8 李子柒田园牧歌生活(引自https://image.so.com/view?q=%E6%9D%8E%E5%AD%90%E6%9F%92&src=srp&correct=%E6%9D%8E%E5%AD%90%E6%9F%92&ancestor=list&cmsid=36cc9e23caff587b67910d672596fef9&cmras=2&cn=0&gn=0&kn=50&crn=0&bxn=13&fsn=123&adstar=0&clw=2 66#id=20abf688559853ddde37b2d6717cd312&currsn=0&ps=90&pc=90)
4 结语
在特大疫情面前,我们更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协调观念,站在哲学的高度,抓住人居环境的本质规律特征,统筹城乡的平衡发展。建议采用“新型乡村化率”来平衡、决定中国“新型城镇化率”的增长水平,以高层次的发展,补齐人居环境的短板,提前布局下次的疫情应对。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