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时间诗学
2020-11-19潘正文
摘要:本文认为,《狂人日记》中的“时间”,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时间”,体现了鲁迅的诗学追求,它是“铁屋子”这一“空间”的形象化艺术呈现。《狂人日记》中狂人所记的日记不注年月日,即为“从来如此”的中国历史的一种象征,也是中国传统“历史循环”的一种象征。在“从来如此”这种循环论集体无意识的围攻和压迫下,狂人这一“天才”最终消隐,狂人发现的进化时间观所开启的铁屋子的窗口重新被众人关闭。日记一共13则,13这个“时间”数字,意味着狂人身上不仅有尼采、章太炎的影子,而且还有耶稣的影子——启蒙者为救众人而被众人反噬。“救救孩子”这一指向“未来”的“时间”指针,既是狂人最后的绝命狂呼,同时也是“与绝望抗战”——是打破“铁屋子”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关键词:鲁迅 狂人 时间 铁屋子
著名作家余华曾经多次在演讲中提到,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头只用一两句话就把疯子的“疯”写出来了:“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而无数作家用几千字上万字去写疯子,也达不到这种“疯”的效果。确实,仅此两句,就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主人公的不正常——正常人不可能三十多年没见过月光。但如果深挖一下,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奥秘,在于“时间”——三十多年不见月光,这可不是一个常态人生所感受到的时间。如果对全篇作品的时间问题进行集中的探讨分析,我们会发现“,时间”在《狂人日记》中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它甚至是开启这篇小说的一把好钥匙。当然,在浩如烟海的鲁迅研究论文论著中,也不是没人注意到《狂人日记》中的“时间”问题,比如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吴翔宇的博士论文《虚构的文本与真实的时间——论鲁迅时间意识的嬗变》和邬春立的《〈狂人日记〉叙事学新解》等,也对《狂人日记》中的时间问题有所涉及,但这些现有的探讨都主要是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的零星发微,目前还很少看到从象征诗学的角度来探讨《狂人日记》中“时间”内涵的专题性文章。
时间的省略、不清和错乱,是《狂人日记》艺术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众所周知,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日记的形式来写,是受到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但是,果戈里《狂人日记》中的每一则日记都具备日记的形式要素——时间,即月和日,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却舍弃了年月日这一时间形式要素。为何舍弃?学界争论不少。我们知道,鲁迅是学医的,在文学创作中,他把自己视为“诊病”的医生。从《狂人日记》的文言“序”中可以看出,这篇“序”类似于“诊病”的记录——医生的“断语”,狂人所患的是“迫害狂”,而日记是狂人自己用白话记录的,它是狂人病状的原生态记录,作为序言作者的“我”只是“撮录”,“不更一字”,而疯子是记不清楚年月日的,故日记中没有年月日这一日记必备的时间要素的形式标示。“序”(医生断语)与日记的原生态记录(狂人自述的病状)共同构成“病历”,完全符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把文学创作当作给中国国民诊病的说法。这里插一两句,这篇“序”为何用文言,也是学界长久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序”采用文言,应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序”中“以供医家研究”这句话中的“研究”二字可以看出,鲁迅是把这“序”当作学术性的文章来写的,意在“求真”,鲁迅的学术文章,一般都用文言写作。第二,文言的“序”与狂人用白话记录的日记之间,形成形式上的错乱,可以达到更好地表现疯子的“疯”的艺术效果。下面为了考察的便利,我们不妨把每则日记开头部分狂人自己所记录的“时间”单独抽出来:
一、今天晚上(晚上)……三十多年(回忆从出生以来)
二、今天全没月光(晚上)……早上(回忆当天白天)
三、晚上总是睡不着(晚上)……前几天(回忆近几天)
四、早上(白天)
五、这几天(白天晚上未明)
六、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狂人被关在黑屋子里,分不清白天黑夜)
七、八、九则日记,不著录任何具体的时间信息,只有第八则日记有一个时间信息出现:现在
十、大清早(白天)
十一、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狂人被关在黑屋子里,分不清白天黑夜)十二、四千年来(从古至今)
十三、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未来)
从放在每则日记开始的狂人自己记录的时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他并不是“时间”的不感症患者。确实,狂人对时间的记录有些错乱,有点夹杂不清,有时候是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有时候是完全忘记了记录时间——如第七、八、九则日记。从艺术形式上来说,鲁迅确实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在每则日记的开始,就用“时间”展示了疯子的“疯”。
但是,《狂人日记》中鲁迅对“时间”的安排,难道仅仅是为了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提到过的“格式的特别”吗?《狂人日记》一共13则日记,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人注意到13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鲁迅没把日记写成10则,或者是11、12则,或者是14则,而是13则?这恐怕并不是出于鲁迅的无意,而是一种“故意”!我们知道,13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数字。耶稣与其使徒“最后的晚餐”就是13人,同时,按基督教徒的说法,13号这一天也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日子。众所周知,魯迅在日本留学时对基督教是有所涉猎的,他不可能不知道13这个数字在基督教乃至西方世界的意味。从日记一共13则——从13天这个“时间”去推断,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象征意义上说,《狂人日记》所写的其实是类似于为救众人而最后为众人所反噬的耶稣的故事?鲁迅《野草·复仇(其二)》中的耶稣,难道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没有相似之处?如果这种推断成立的话,那么,《狂人日记》一共13则,则不仅暗示了狂人身上有大家所熟知的尼采、章太炎的影子,同时也有耶稣的影子,或者更进一步说,狂人身上有着历史上所有的作为“天才”的启蒙者的影子。
据此,我们发现,《狂人日记》中的“时间”,充满了象征意味,充满了“诗”的色彩,它不只是叙述的手段和“家伙”,不只是“形式”,它本身就是鲁迅所要表达的东西。有了这种整体感知后,我们再来对每则日记中的“时间”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则日记中,狂人自己记录的是他自己在晚上的心理活动——胡思乱想。但是,如果从创作逻辑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一定会有一问:鲁迅为何安排疯子第一次出场就是晚上?“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把这两句话换成“今天白天,很好的太阳,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一样也能把疯子的“疯”写出来啊。为什么是“晚上“”月亮”,而不是“白天”“太阳”?鲁迅在这里显然别有用心。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潜意识(非理性状态)就像黑夜,显意识(理性状态)就像白天。我们知道,鲁迅在日本留学乃至《狂人日记》创作之前,对弗洛伊德是有所用心的,在《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肥皂》《白光》《高老夫子》中都应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进行创作和人物塑造。《狂人日记》中疯子的“疯”,不就是潜意识——黑夜——在统治着狂人吗?《狂人日记》一开头就用“晚上”这个“时间”来写狂人,正代表狂人处在“非理性”的主导之中——疯。也就是说,在《狂人日记》中,“晚上”其实是指潜意识、集体无意识——鲁迅所谓的“铁屋子”。那“月亮”又代表什么呢?当然是狂人的觉醒!我们且来看这第一则日记的全篇: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见到“月光”,精神分外爽快,觉悟到以前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被集体无意识所控制。这是狂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觉醒——人的觉醒,也是向自身过去三十多年被中国传统的集体无意识所统治——“非人”——宣战。“疯”“狂”的精神界战士的诞生,得以在文本中一开始就呈现。这写法虽然隐蔽,但实在是够开门见山的。在第二则日记中,“今天全没月光”,显示狂人自己记录这则日记的时间是“晚上”,“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这里的“早上”,指的是狂人对白天的事情的回忆。“白天”——赵贵翁、路人、孩子、孩子的娘老子所代表的众人以黑云压城之势对“我”形成了包围,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压迫让狂人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再次被集体无意识所控制,所以,“月光”(人的觉醒)被遮蔽了——“今天全没月光。”第三则日记中“时间”的象征意味则更加明显,“晚上”——在集体无意识的黑暗统治下,疯子意识到“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研究”是让人摆脱集体无意识的黑暗统治的唯一途径。这三则日记连起来看,“晚上”这一“时间”象征着集体无意识的黑暗统治,是确定无疑的。而“月光”则代表着穿破集体无意识黑暗统治的“人的觉醒”,也疑义不大。
但是,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既然黑夜代表着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占统治地位,月光代表着人的觉醒,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白天象征着人的觉醒,而是用“月光”来象征人的觉醒?在弗洛伊德这里,白天不是代表显意识吗?似乎应该采用前者,才更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论啊。但在《狂人日记》的文本中,“白天”都是集体无意识在施虐——众人在迫害这个狂人。这里,必须说到鲁迅更深一层的用意。鲁迅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中认为,人的创造与觉醒来自“非理性的冲动(”黑夜)——“神思”“白心”,科学的创新,人的反抗与思想革新,皆来自“神思”“白心”这一“非理性的冲动”。而这“神思”“白心”,是不带功利性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解释刚才的疑问——狂人在“晚上”“研究”(胡思乱想),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狂/疯,但恰恰是这种狂和疯——抛开了功利,才让他悟到中国历史的“瞒和骗”与“仁义道德”的“吃人”真相和本质,否则,不狂(带有功利心)的话,他就很容易被中国历史与“仁义道德”的外在“文字”所迷。显然,“白天”,众人对狂人的迫害——集体无意识的狂欢,正是因为众人出于功利性目的的考虑——他们自己也要吃人,所以才要打压、迫害想掀翻“从来如此”的“人肉盛宴”的狂人。因此,“白天”——众人的显意识(出于“吃人”目的的功利意识),其实比“晚上”更可怕,而且,这种显意识,其实并不是人的真正觉醒状态的显意识,而恰恰是一种从“古久先生”那里遗传下来的“从来如此”的集体无意识“,吃人”。狂人一到了白天就被众人围攻和压迫(就是狂人被“吃”的真相),所以,狂人才会在第五则日记中不注明晚上还是白天,而是笼统地说“这几天”。因为狂人被众人围攻和压迫,几乎是天天如此,狂人被关在“黑屋子”(铁屋子)里的这几天代表的是天天、月月、年年,代表“从来如此”的中国历史的每一天。同时,正是因为众人强加给狂人一个“疯子”的名号,才名正言顺地把狂人关进了“黑屋子”(铁屋子),导致狂人在第六则日记中写道:“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承上所解,这句话则意思很明了: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中国都被集体无意识所统治,被“吃人”的观念遗传所统治。在黑夜中狂人这个精神界的战士虽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摸索,见到了“月光”(人的觉醒),但在与集体无意识的搏斗中,他又被众人重新关进了“黑屋子”(铁屋子)。
在第二则日记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时间上为什么要写是“廿年以前”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这样可以展示出疯子的精神错乱,把“果”——现在赵贵翁和众人要迫害“我”的“因”放在二十年前,“疯”的艺术效果会更明显,正常人可不会把现在受某人压迫看作是二十年前得罪了毫不相关的另一个人。另一方面,鲁迅这样写,同时也展现了狂人的觉醒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从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到第三则日记中觉悟到的中国历史、传统“仁义道德”的“吃人”真相,花了二十年时间。同时,从文本中留下的空白也可以让我们猜想,众人对“我”这个疯子的迫害,也应有二十年的历史。“人的觉醒”与“吃人”的集体无意识的遮蔽、压迫之间的搏斗,已非一朝一日,而是“世仇”。
“廿年以前”这个“时间”的意味,我们其实还可以做更进一步的思考。狂人所写的日记,记录的是他自己三十多岁时的事情,那么,“廿年以前”这个狂人“我”才十来岁。从事理逻辑上看,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有可能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二十四史,泛指中国历史)一脚吗?从鲁迅自身的经历这一本事来考量,是有可能的,他曾在别的作品中提到他小时候读“郭巨埋兒”的故事时,担心郭巨万一没挖出银子来,那个真的被埋的孩子就是自己。当然,这一小时候的经历和体验,只能解释鲁迅把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孩子安排成十来岁的创作心理——来自他对自己阅读经历和体验的记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鲁迅的祖父因科场案入狱导致鲁迅避难舅舅家被嫌是“叫花子”时,鲁迅12岁,此时还处于孩童期的鲁迅看破了世态的炎凉和中国社会的真相。鲁迅安排一个孩子去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一脚,显然有着以上的原因。但是,作家在创作中,是一种选择性行为,有过的记忆就一定写进文学文本中去吗?恐怕未必!因此,我们的解释还必须寻找到创作逻辑的支持。鲁迅认为,孩子纯真,不“世故”,不仅更能看出历史的真相,而且还具有“世故”的成人所不具备的说出历史真相的勇气。更为重要的是,鲁迅是受过进化论影响的,他不止一次提到,他认为儿童与青年应更胜于老一代,这在《风波》中讽刺九斤老太成天嘴上挂着“一代不如一代”中也有所表现。所以,鲁迅把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孩子安排为十来岁,这里“时间”的安排,包含着进化论时间观的因素。
自严复“做”出《天演论》以来“,新”胜于“旧”“,时间”上的线性一维朝前发展等观念,就开始主导中国新派知识分子的思想。虽然鲁迅也曾对自己心目中的青年一代一定胜过老一代的“进化论”思想不免时时怀疑,但喜欢与绝望抗战的他却一直无法摆脱这一想法,这是他的执念。从《狂人日记》中狂人所记的“时间”,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维的朝前发展的进化论时间观的影子:过去(古久先生、从来如此)——现在(人的觉醒、众人的迫害与反觉醒)——未来(救救孩子)。但是,已经觉醒的狂人的进化时间观遭遇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众人的围攻压迫与反觉醒,让觉醒的狂人在与众人“吃人”的集体无意识的搏斗中,陷入了“晚上”和“白天”的死循环——“黑漆漆的,不知是白天还是黑夜”“,月光”重新消隐。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时间观,是一种“循环论”的时间观(颇有意味的是《四库全书》中出现的所有的“进化”的字样,其实际所指都是“循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六十年一甲子轮回,一治一乱轮回。这种时间观,导致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维新,都是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的“以复古为其职志者”。在鲁迅看来,中国之所以在近代以来落后到要亡国灭种的地步,“循环论”时间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阿Q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思想,正是中国人不觉醒的根源所在。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表达了对中国人的“一治一乱”循环论思想的深恶痛绝,他径直将中国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认为中国历史只是在这两者之间循环。《狂人日记》中,狂人二十年前(十来岁的孩子時)就已经开始觉醒,但觉醒的结果是二十年后在众人的压迫和围攻之下,让这个三十多岁的精神界的战士覆灭了——喊完“救救孩子”后,病好了,不“狂”不“疯”了,到某地候补去了,和阿Q的“大团圆”(循环)结局并无二致。这颇能和《呐喊·自序》中所提到的“铁屋子”相互印证,在中国这个铁屋子中,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被“吃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所笼罩,最终是即使启蒙者喊醒了几个人,这些人也只能在觉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中死去,甚至比不觉醒的无知无觉的死更加痛苦。狂人以现代的进化时间观和中国传统的循环论这一众人集体无意识时间观交战,只能“败走麦城”,回归为“众人”,去外地候补。
而作为狂人,在三十多岁时记的日记中就写到“廿年以前”还是十来岁孩子的自己就“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一脚”,则无疑证明狂人是“天才”,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说,天才的产生,得有产生天才的土壤。在鲁迅看来,中国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土壤,所以,即使有狂人(精神界的战士)出现,最终也只能归于覆灭。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鲁迅说:
其实“革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会才会改革,人类才会进步,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革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猴子是没有大两样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但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这就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①
所以,以进化的时间观来要求变革,像尼采一样要求“重估一切价值”并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的狂人——天才,只能被循环论的集体无意识“咬死”。
狂人记完这被序言中的“我”所“撮录”的13则日记之后,病好了,上某地去候补了。13则日记,13这个“时间”数字,喻示以自身的觉醒来救众人的狂人,命运也像耶稣一样,最终为众人所反噬,“精神界的战士”就此覆灭。“救救孩子”应是“狂人”这个“精神界的战士”临死前最后的绝望呼声,这就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谓的“忧愤之深广”。
理解了以上问题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什么不像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一样写上日记的日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不记日期,就是要告诉读者,日记中所记的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每一天——乃至从古至今再至未来的每一天的事。在这里,“时间”的作用,就像作品序言对作品人物不记姓名的作用一样,它们分别象征着:有史以来到永远、所有中国人。
黑格尔说:“空间的真理就是时间,因此空间就变成时间。”②巴赫金说:“在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时间的标志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③福柯(Michel Foucault)指出:“文学叙述中时间被突显出来,但仍透露空间如何被编排秩序,以及与空间的关系如何能够界定社会行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所展示的“铁屋子”这一“空间”,像黑格尔说的那样,在鲁迅笔下化为了“时间”。“铁屋子”这一空间,又像巴赫金说的那样,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也像福柯所说的那样,空间被编排进了时间中。“晚上”(时间)象征着集体无意识笼罩下的黑暗的“铁屋子”(空间),狂人通过在“晚上”的“研究”——非理性冲动下的非功利性探索,发现了“月光”——真理的曙光,发现了中国历史与传统的“仁义道德”的吃人真相(“时间”上的“古久先生”和“从来如此”),为“铁屋子”开了一个窗口。然而,在信奉“从来如此”的众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压迫下,在“白天”(时间)所代表的不能让狂人掀翻了自己的“人肉盛宴”的众人的功利主义的围攻下,狂人的世界重归黑暗——“黑漆漆的,分不清白天和黑夜”,“铁屋子”(空间)的窗口重新关闭,世界成为永夜,并成为永远!狂人的进化论时间观(变革维新),在众人的循环论时间观的围攻与压迫下,中断了,历史重归旧的循环,一场启蒙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是,狂人面对“未来”(时间)的“救救孩子”的绝命狂呼,又分明昭示出,只要有后继者接过狂人的接力棒继续“与绝望抗战”,打破“铁屋子”(空间)的希望也许并不渺茫!正像《故乡》中宏儿他们未来的路一样: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当然,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把“铁屋子”这一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空间”高度浓缩在13则日记的“时间”中来写,势必会出现他在和傅斯年通信中提到的问题“:《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⑤考诸文本事实,我们会发现,虽然狂人对众人之压迫的反抗写得很成功,人物须眉毕现,但狂人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抗,却稍嫌空洞和概念化,对“古久先生”的描绘,对历史上“吃人”事件的描绘,都稍嫌单薄和敷衍。不过,比“二十四史”还更加鸿篇巨制的内容含量,鲁迅却用狂人的13则日记就轻松写出,其手段之高妙,仍不能不让人佩服。
①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7页。
③〔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275页。
④〔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2页。
⑤鲁迅:《对于新潮的一部分的意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潘正文,博士,博士后,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专著《五四社会思潮与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两浙人文传统与百年浙江文学》等,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发表论文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