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人的批判

2022-06-09徐浩然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狂人牛顿世间

徐浩然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潮流中的逆行者。狂人的出现、狂人的故事、狂人的独醒、狂人的批判,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异变。

也许我们会认为狂人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也许我们会认为狂人的批判是对他人施加的迫害的反抗。无论如何,在当时的背景下,狂人一定是个异类。

那么,狂人又为何要批判世人、社会呢?在文中,鲁迅先生已经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吃人”。那么,“吃人”又意味着什么?

狂人生活在“吃人”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只有“吃”与“被吃”两种人。从狂人的性情来看,他显然无法成为前者,因此注定悲惨地成为后者。“被吃”的人不仅要面对肉体上的折磨,还要面对精神上的摧残,从外到里,由浅入深,一层一层被腐蚀、被吞并,直至完全被同化。这是狂人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那狂人只能默默接受“被吃”的命运吗?当然不是。

除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历史上还有更多真实存在的“狂人”不惧“吃人”者的威权,选择奋起反击。假如布鲁诺没有坚持日心说,那么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错误将会延续多久?倘若当年陈独秀未创办《新青年》,那么中华民族的思想又将被禁锢多久?这些行为,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这些人,便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狂人”。然而,他们却狂出了他们的性格,狂出了他们的生活,灌溉天地之心,延续生民之命。

放眼当下,无数科研工作者拒絕将所谓的权威视作度量衡,在不断的探索中推翻又建立、颠覆又重生。就像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理论,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但牛顿并不这样想,他以狂人批判之姿,化为捍卫科学之态,以能量为矛,借守恒为盾,指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狠狠地推倒了人们景仰的丰碑,将曾经的“真理”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严谨的理论成果。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狂人。可惜的是,由于“群体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狂人被世俗的力量磨平了棱角,再也不敢或不能发出尖锐的批判之声。当绝大多数狂人被迫噤声、湮没在人海当中,便成了所谓的“吃人”现象。若要避免“吃人”社会重现,我们不妨听听鲁迅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世间若没有了狂人,我们便要成为狂人,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世间若没有了光,我们便要成为光,照向未知的远方。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即使身处俗世,也请心向桃源!

猜你喜欢

狂人牛顿世间
狂人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不敢说的话才是最想说的话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失信的牛顿
微言大义
聪明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