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

2016-06-30孙晓敏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鲁迅

孙晓敏

摘 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革命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虽然不着戎装,专攻文字,却实在是“思想界的战士”。他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寓意深刻,而且塑造了一个“狂人”的形象,并借由狂人之所闻所见来大抒胸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道出了旧制度下人性的缺失。是以鲁迅通过对笔下人物性格的揭示来投射国民性的不足,提出有关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国民性改造;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3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战将”,他通过口诛笔伐的方式来揭发、批判社会上的罪恶,其思想深刻并富涵革命性。他用力透纸背的文字声援新文化运动,用无声胜有声的语言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他的笔下,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了的诸如孔乙己、阿Q等人,虽然境地可怜,但其人受封建礼教荼毒至深,无法意识到苦难的来源,反而对苦难制造者歌功颂德,这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无可奈何,也只有“狂人”的锐眼才能窥破玄机。狂人对于周遭世界那血淋林的本质看得异常透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到处都有吃人的人和被吃的人,人与人之间昔日的温情已然荡然无存了,代之以怀疑的目光面面相觑。狂人在这样一种朝不保夕的环境下,若不想吃人也不愿被吃,就要进行反抗,拯救他人和自我拯救!而在这残酷的环境下,在这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是还是孩子,所以鲁迅通过狂人之口来呼吁“救救孩子!”旨在让国人觉悟,从而为了美好的生活群起抗争。

一、《狂人日记》创作思想来源

学界认为五四时期的鲁迅注重于外国文学尤其是苏俄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因为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中国腐朽的封建文化体系是大多知识分子的主要批判对象,他们认为腐朽的封建文学是来自官方的文学,真正来自于人民的文学不仅稀有更是良莠不齐,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以鲁迅顺应时代潮流,意在通过研究西方文学来找到可以助阵中国革命的文学作品,而所求作品必定是包含“呐喊和反抗”这一现实性主题的。当鲁迅拜读过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加之平日里的一些构思,便立刻有了灵感,最终借鉴了果戈里的心理描写手法和自身丰富的文学知识,写出了“五四”的时代宣言——《狂人日记》。

鲁迅将果戈里《狂人日记》中受迫害而被逼疯的主人公“请”到了中国,并改造了他。于是我们会发现,鲁迅的“狂人”一开始就是疯癫的但仍带有曙光,果戈里笔下“狂人”的疯却如坠深渊,前者的疯是救赎的开始,后者的疯是癫狂的结束曲。但是两者都在最后发出了呐喊:“救救可怜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也是最无辜的存在,若是孩子也陷入了“吃人”的陷阱,国家的未来不堪设想。鲁迅借狂人之口,欲使民众正视不幸的源头,共同鞭挞腐朽的封建制度。

此外,反封建农奴制的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对人物的刻画尺度把握得十分精准,描写人物的心理水准更是堪称一绝,连尼采都曾说:“陀氏是在心理学上唯一可以教我的人。”鲁迅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借鉴了陀氏堪称一绝的心理描写手法。

安德列耶夫的《红笑》对鲁迅创作《狂人日记》也有一些思想上的启示,它们都运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道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吃人。只不过两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差较远,论作品的思想境界还是《狂人日记》更甚一筹。狂人通过追查“谁是吃人的凶手”展开了叙述,结果却残酷的揭露了一个事实:吃人的是他的哥哥,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鲁迅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用锋利的笔触剥开了封建社会满嘴的“仁义道德”之虚妄。《红笑》却直接道出了吃人的凶手——就是那罪恶的渊薮,惨烈的战争吞噬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鲁迅利用“狂人”将希望从绝望中挖掘出来,而安德列耶夫却一味沉浸在绝望中,不见希望。两者相比,高下立现。

狂人通常被安排在夜间活动,夜间正是人心最袒露的时刻。作品中多次出现月亮这个表象,它是这个黑夜唯一的见证者,但狂人却经常感到晚上竟全无月光,更加渲染了一种不安的氛围。而《红笑》里经常出现太阳。月亮清冷,黑夜死寂;太阳炙热,白昼更似蒸笼叫人心无法妥善安放。两者对比,前者意境深远,后者喧嚣躁动,前者作者赋予人物本身更多的主观性,后者介入作者更多的主观性。

鲁迅创造《狂人日记》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这也保障了这部作品的深刻性。

二、《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

(1)《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在短短的篇幅中,字里行间充斥着封建礼教下的吃人行径,字里字外控诉着那吃人行径遵循得也是封建礼教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2)《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分析

首先,“狂人”是一个难得清醒且有理智的人,虽然形容癫狂,却并非疯魔。他的“狂人”称号来自封建统治阶级对他的污蔑,因为他是反动的“异类”,然而鲁迅并没有急着给狂人洗白,反而是大肆渲染了他的“疯子属性”,达成了反讽的效果。因为狂人的确够“疯狂”,他行为怪谬,语无伦次,患得患失,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可实际上又不癫狂,反而最为清醒的揭穿了旧世界的邪恶本质。但狂人并不是超人,仍然是悲哀的,因为狂人独自去追查“吃人凶手”,最后发现自己与吃人者关系密切,自己在神智迷糊的时候可能也“吃过人”,这就不自觉地达成了“俄底浦斯症结”即追查凶手,却发现凶手即本身,表达出对无意识间犯下的过失,人的心灵之无奈。于是狂人察觉出真相,内心复又生出绝望的无力感,鲁迅借此也暗示了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境地任重而道远。而狂人由一开始的斗志昂扬转而先陷入了绝境,但从中会迸发生出更大的力量,也说明了建设革命虽然曲折艰辛但仍然有希望,而狂人病愈后战斗与抗争精神虽然有所消解,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鲁迅笔下的“狂人”与尼采的“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狂人还是超人,都是当时社会中能够超出常人的存在,而二者虽然都是传统道德的反叛者,但这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文化体。狂人是基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而形成的,亦受强大封建势力的压迫,最终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乖乖地被“吃掉”,就是走向它的反面——被迫“疯狂”的与封建势力做长久的斗争,“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而“超人”却是在尼采判定“上帝死了”之后,研究出来的取代上帝的存在,同时也重估了一切价值,重新创造了一套人生准则。鲁迅也以狂人为自己的“超人”,旨在通过狂人之口唤醒民众心中的自信和温情,自信是为了自强,温情是为了守护。

鲁迅看似将狂人仅仅描写成一个有心理疾病的被害妄想症患者,并且狂人言行举止也常颠三倒四,逻辑破绽百出,《狂人日记》就是记载了一个疯子的行径,当不得真。而实际上鲁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让人惊觉,有时疯子比常人更能清楚的察觉事实的真相。他疾言厉色的称呼自己所处的社会为“吃人的社会”,并且厉声劝诫道: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要趁早“改邪归正”。面对这样的警示,读者会不自觉的心生警惕,仔细思考其中深意。于是“狂人”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注意力,为革命的如火如荼的进行做好了准备。

三、有关国民性的考察

(1)那些“吃人”的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本质,也指出了封建社会下的人已经丧失了一部分为人的人性与道德。莫言在《酒国》中也描写了变态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异化的关系。莫言对人性的思考和鲁迅也有些许相似之处:去追查食人案件的丁钩儿最终因为醉酒而误食红烧婴儿,从而将自己也陷入了吃人的尴尬境地。书里还讲了有一个专门制造肉孩的村子,婴孩就是父母的摇钱树,孩子就是商品,父母就是产出商品的工厂,当父母将孩子当做商品卖出去并得到金钱时就会觉得很开心和满足,人已经变成机器。这时候人心人性已经不能够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了。人不将人视为同胞,必将陷入一个在人间看见地狱,在人身上折射出鬼影,人与兽纠葛的精神世界而痛苦不堪。

(2)“吃人”行径分析

鲁迅通过狂人之口,尖锐地质疑“从来如此就对吗?”就像蒙昧的百姓迷信用血沾了馒头便可以治病那样,只要没有亲自杀人便可以不受良心的谴责,殊不知他们早已落入了吃人的陷阱,养出了吃人的习惯。鲁迅虽然深恶痛绝的批判了封建社会满嘴的“仁义道德”,以及“吃人”的残酷。但是所谓的“吃人”大多还不是指真正的肉体上的虐杀,而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忍的扼杀,毕竟真正意义上的“食人”例子还在少数,而更多的是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扼杀以及人对人的压迫和控制。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吃人”行为,人们立刻会将人性和兽性联系起来。在《狂人日记》里:当狂人走出房门,小心留意周围人神色时,发现赵贵翁眼色突然就变得奇怪起来,疑似想吃人又害怕意图被发现而害怕的目光;接着,狂人又从一群小孩子、一个小孩的母亲那里发觉了与赵贵翁同样的令人胆寒的目光。等狂人回到家里,家里人看他的目光也和那些人别无二致。狂人就在这些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疑似吃人的眼光中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也暗示了一种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的人际关系,即在他人盯人的目光下,个体会感到不自在和压抑,因此狂人也在这种诡异的情态下遏制自己的“反动”本性,不让他们发觉自己的反抗意图。

而那些吃人的人手段很是高明。就这样,这些饱含凶光的眼神频繁地出现在狂人的四周,光明正大的透露出吃人的欲望,从那凶光中折射出了“吃人”者的兽性,就在这个时候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合二为一了,在封建制度弱肉强食的社会规则下,人性和兽性竟然变得一致了。[2]人显而易见的在腐朽制度下又自我挖掘出了兽性。恩格斯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终将不可完全逃离兽性,问题的所在仅仅是兽性占人性程度比重的多与少罢了。[3]马克思就曾将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他指出: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而这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并且兽性的关系只能依靠兽性来维持。[4]而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所提倡的“爱人”即“吃人”,或者是为了更好的吃人。真正意义上的“爱人”是不可能存在的。毛主席也曾说,自人类分化成为阶级后,统一的“爱”不复存在。

“食人”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充分挖掘人性,让人能够更多地摆脱兽性的习惯,封建制度下“你不吃人,别人就要来吃你”的兽性思维是要被改造的。鲁迅借用狂人之口控诉:从来如此,便对吗?长期受着封建思想形态蛊惑的、奴役的百姓,认为儒家提倡的“明哲保身”、“以和为贵”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是正常的,但正常并不意味着正确,反而日益造就了国民性的怯懦,反抗意识渐渐被消解了,这也便于统治阶级对百姓实施压迫政策。鲁迅先生说,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不是猎人就是猎物,他们不仅阶级不同,道德也不相同。[5]所以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要点就在于尽一切努力打破人与人之间道德对立的境况,让民众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摆脱麻木和蒙昧。

(3)国民性及其改造

国内的许多文学家前赴后继的关注着历史上循环往复的“吃人”行为,其实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让人们正确的意识到国民性的衰落,而重点就在于改造国民性。鲁迅说,中国人往往不能够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面,在解决问题时偏向于用瞒和骗来制造新的逃路,并且认为这种逃路是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国民性的怯懦。[6]从而愈发遮掩掉了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等一切可贵的品质,而将自己缩进壳里,丧失斗志,不思进取,唯唯诺诺,甘于受人差遣和控制。人性中注入善恶混,是非混、美丑混的蒙昧,而导致整个国民性中的麻木不仁,愚昧无知也无情。这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奴性”,对于一些“吃人”行为闭耳塞听,甚至因为内心怯懦而成为“吃人者”的帮凶。

尼采有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也有类似的价值重估的思想,当时鲁迅尚反对国内激进的全盘西化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因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引进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积极因素,而鲁迅的激烈反传统言论则频繁见于“五四”时期,许多言论与“全盘西化”相差不远。但是,鲁迅的激烈言论是为了引起更为激烈的言论论争,他认为言论越激烈就越能打击保守势力,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因为鲁迅基于对人性的深刻考察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和折衷主义,于是强调“心动不如行动”,比如在一群人中间,一个人想打开一扇窗户,此时内心的怯懦会使他事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人的意见,如果这些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那么这扇窗户可能就开不了了,但如果事先二话不说,先去把窗户按照自己的心意打开,他人即便有异议也会迅速平息下来。鲁迅显然是赞成行动派的。所以鲁迅在文化运动中言语十分激烈的缘故是看准了国民性中的妥协性和折衷性,就连白话文的通行也是因为强烈的主张废掉中国汉字而取用其他国家的字体而得以协调通行。而这一行动背后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主张“青少年必读书”,从而获得个人意识的觉醒,如此好塑造革命界的“狂人”,也就是具备革命者素质的新国民,这样的人带领的革命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2]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2004).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 第110页.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第414页.

[5]《呐喊》自序.

[6]鲁迅《论睁了眼看》.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鲁迅
读鲁迅《狂人日记》
蜕变与抉择:成长小说视野里的《狂人日记》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被忽略的一年——谈《狂人日记》的即时反响兼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
狂人日记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