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高职人才培养路径

2020-11-19刘影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一带一路高职

刘影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这是中国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契机。根据高职教育的宗旨和“一带一路”人才特点,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人、行为、环境的交互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该思路有利于提高人才适应性、实用性,能够更高质、更精准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一带一路”;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7B-0004-07

随着建设脚步的加快,国际化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高国际技能型人才输出标准将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社会学习理论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关联逻辑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要义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在批判继承传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班杜拉认为,社会变量是改变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提出认知、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人的后天行为。班杜拉反对单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服务于社会,所以,他主张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研究人的行为。观察理论和自我效能论是班杜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者通过四个阶段的观察学习,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在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的获得中提升自信,使行为达到持续性并更加优化。观察是获得行为技能的来源,观察学习甚至可以不通过强化来完成。但是,观察中的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深入和提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班杜拉在继承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强调了主客观因素对于学习的作用,同时发展了强化理论,形成了自我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观察学习的整个过程,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二)“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的特质

“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是沿线国家和地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具有应用性和属地性双重特征。2016年,针对“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发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行动》中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一带一路”的“五通”提供人才支撑。同年9月,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了国际化人才标准,首先要对中国国情和国家大政方针了熟于心;其次要有放眼全球的眼光;再次具有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最后是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国际化人才标准作了同样界定。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空间距离的跨越需要知识和思想的融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多元化、多领域的合作,比如,交通、电力、通信等,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领域有着众多的人员需求空间。那么,合格人员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领域人员固然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但同时也需要具备国际通用常识、了解当地人文社会及行业、职业操守。据调查,“一带一路”进程中缺少合格的国际化人才,主要问题集中在不懂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商业合同规则,对当地风俗习惯、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容易让合作伙伴对我们产生误解,进而对专业性产生怀疑。此外,管理和谈判人才也较为稀缺。

(三)二者的逻辑桥梁

观察和实践是社会学习理论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逻辑桥梁。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能力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实际从事这些行为而获得的。在实践中通过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提升效能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是社会需求的一线服务型或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获得不仅需要理论的武装,更需要实践的操练。通过在实践中观察、模仿、实操,才能获得真实技能。

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的联结、观察和强化,适用于“一带一路”人才的精准和实用。“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来源于“一带一路”企业和地区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这正是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技能人才的有效路径。如果学生在当地人文环境和企业环境中浸润,耳濡目染前辈的工作行为和习惯,会对自我认知和职业前景更清楚,不良行为和观点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校正。

二、现有人才培养困境及“一带一路”供需错位

根据习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示,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减少低素质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人才的供给,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提高人才要素生产率,做好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连接市场和人才的一种精准变革。找准“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厘清“一带一路”需求的标准。在人才供给上加强引导,达到供需平衡。“一带一路”人才要求首先是专业,其次是通用知识,再次是对当地人文社会环境的熟识。依据市场需求提升人才竞争优势,破解供需矛盾。要让人岗相适,就需要在提升人才的“硬能力”上提供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供给优化供需矛盾。这样既可满足市场需求,也才能满足人才的价值需求。当前,高职学生培养与“一带一路”倡议需求仍存在差距,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指高职院校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高职院校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教育目标不具体、脱离实际、目标老旧等是现在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一带一路”的倡议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国际社会交流的實践平台,通过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已知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电信网络等是主要合作领域,这些行业、岗位也是未来国际化人才的主要缺口。2020年的毕业生招聘会就投射出人才需求的短板——“小语种+专业课”是企业的热门选择,但是众多企业却无人可选,众多毕业生也无工作可选。随着“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加深,沿线国家的小语种需求量增大是必然趋势。

例如,宁波高松电子有限公司与“一带一路”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公司团队急需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人才。学生中会小语种又懂电力电器、电力照明的学生供不应求。因为这方面是他们公司的主要产品。大连的外贸公司多数与非洲国家有贸易往来,需要兼备中西文化的外贸人才。2020届诸多招聘会反映出,未来高新技术、互联网、信息科技、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将是紧缺行业,也是“一带一路”急需的行业。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经过深入调研,尤其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不能画地为牢,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有的放矢,才能使供需平衡。

(二)现有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不仅是语言的翻译。国际化素养要融于语言能力之中。目前,我国国际化只偏重于学生外语技能训练,在人文知识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对学生进行国外文化背景了解的综合训练,导致其在国际规则、文化融合、实习实践中显现出缺少国际知识和判断的问题。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出发,从当代中国现实状况出发,做出不同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与判断,更是软肋。

人文素养不仅是人们外在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的高尚品质的反映,更是一个社会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当代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这种公共价值观和公共行政精神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尽管某些学生专业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们缺少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不强,团队意识薄弱,也最终会被竞争淘汰。

(三)教学模式滞后

班杜拉认为,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实验室,应该回归社会。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有部分高校和专业停留在单一、片面传统模式上,以教室上课为主,实习实践的环节薄弱。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对技能手足无措,致使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持有偏见,认为能力低本科学生一等。事实上,如果以实践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变革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完全不应该被轻视。因此,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置框架缺乏实用性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表示,“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要以“创新思维,应用为上”为主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实用性的缺乏,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提出的,要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很大的冲突性。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它的本质是反映其专业性、职业性和应用性,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充分体现出各行业的岗位要求。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被采取,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更没有落实“学做并行”。

(五)校企合作形式化、表面化

“一带一路”倡议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受到社会偏见影响,投入和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高职的校企合作缺乏信心,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和实施规范。企业本应该是高职院校人才的主要接纳单位和受益者,但现实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期间也只是提供报告讲座、参观等流程式学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确实难以提供相匹配的岗位能力,造成原本工作效率的降低或错乱;二是合作期间学校较少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三是对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够也可以理解。可见,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的三重合作和努力,任何一方出现短板都难以运行。

三、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建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行为有联结、观察学习和强化三种机制。联结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刺激,使之产生反应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包括人和人的联结、情景的联结、情绪的联结,联结构成学习的基础;观察即是在社会条件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形成自我行为和态度,观察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过程;这里的强化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对强化的升级,也就是自我需要的内在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各高校应该积极把国际视野融入到人才培养中,积极培养学生全球化思想认识,钻研专业知识技能,加强外语学习和国际竞争规则的学习,使其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高职教育国际化变革需要进行国际化的联结、观察和强化,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环境三个维度的联结、观察和强化,社会学习理论下的国际人才培养重在联结,一旦有了国际化联结,学生自然会在联结的环境中观察和学习,在岗位和前途明朗的情况下,自我强化也将产生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随之提升,从而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的学习过程。

(一)课程设置的国际化联结

1.联结国外课程。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国际视野的培养不能故步自封,要放眼全球,了解外国文化、外国政治,能够破除文化障碍进行和谐、有效地交流与合作。这是一个长期且综合性的改革,首先与国际化接轨就是指课程体系的接轨。在专业知识上,要与国际最先进的知识技术接轨,引入最先进的课程,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数字化教学;通识方面开设国际政治、国际文化、世界风俗等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到某一个国家的文化,增加学生对国外知识的了解。

2.创新课程设置。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让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创新型国家实现的驱动力。所以,人才的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養是高校不可忽视的,各高校要开设新颖独特的创新创业、危机公关课程,积极开展各类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如创新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搭建有效发挥和施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平台。同时,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速了发展进程,内外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应该提升创新思维,如在公共管理领域发生危机或紧急事件时,应具备转危为安的危机处理能力。

3.师资的国际化。

外籍教师和技能型师资的引入,有利于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岗位情况,有利于打破区域内僵化和保守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接收到更先进、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文化的交融也能促进整个高职教育和文化的进步。

此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遣学校教师到国外学习,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全方位支持教师进行语言学习、专业学习,包括翻译或编写国际化教材等国际能力提升的工作。

(二)教学模式的国际化联结

人最终的生活、工作不是在象牙塔也不是在实验室,要在真实的社会、企业、岗位中完成,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研究人的行为。因此,国际化高职教育要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走进“一带一路”建设环境,在社会中得到真正的学习锻炼和成长。

1.课程国际化交互教学。

国际化混合教学指学生在线上学习国外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带学生到国外实习实践,完成课程设计等。这个过程可以是双向的,我们可以学习国外优质的在线课程,也可以让我们的课程“走出去”。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自己开发的课程就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开设的中俄双语版《创业策划及项目路演实训》课程,已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农业技术大学开讲,生态学、农业工程等多个专业引入该课程。参加该课程学习的乌克兰学生表示,这种开课方式对他们大有裨益,能够让他们在国门之内就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链接到中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了解创业理念和创业技术,使他们对中国、对创业都有了极大的兴趣。

2.中外合作开班。

烟台职业学院走出国门,以实际行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烟台职业学院采取了“中德合作班”教育模式,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理念,采取小班教学,开设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专业,毕业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双证书,即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德国职业资格证书(GB)。

3.订单式培养。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华电集团”合作育人,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双方签订海外人才定向培养协议书,组建海外定向班,学校每年为集团柬埔寨分公司培养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也是该公司的员工培训基地。该校输送学生数达公司员工总数的25%;已有多名优秀学生从一线岗位调到生产管理部门;企业和学校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在校学习期间,对于订单班学生的培养,学校有特殊的培养方式。外语方面有一对一的精准教学,学生外语能力显著提升;专业方面采取任务导向,根据公司岗位需求,开展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体指导,针对性极强。结束校内学习进入柬埔寨公司实习后,教师仍要跟踪指导,包括学生实习期间的任务、方案,进入正式工作岗位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详尽到外语水平的提升、岗位晋升、素质提升等方面。学生会有长期清晰的努力方向。

4.项目互通交流。

逐步深入拓展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的合作,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促进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学校要主动开辟多元化交流渠道,不断创新各类交流项目与类型,加大与境外校际间学生互访互派力度。学校间的学分互认要进一步规范,开展短期交流营等,使交流项目更加多元化,激发学生走出去的兴趣,提升学习质量。

(三)学习环境的国际化联结

观察理论认为,环境是人们学习的主要来源。包括环境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本身。人们通过在环境中观察和模仿他人,就会潜移默化地习得某种行为和态度。甚至有些观察学习是不需要外在强化就可以获得的。因此,学生浸润在国际化学习环境中,会耳濡目染一些国际常识和社交法则,无形中就会形成国际化交流习惯。社会学习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通过环境的刺激转变学生的情感、态度,增强内生学习动力,达成学习效果。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校外的实践环境。当然,整个社会环境也是学习环境。这里我们要优化的主要是前面两个。

1.日常学习环境的国际化。

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观点,首先是人的因素。学生在观察中模仿教师,教师的行为作为环境因素,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学风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滴水穿石,耳濡目染。其次是物质因素,如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多元化、国际化,不应仅仅是国内日常的学生守则、学生规范,也应该加入国际的一些规则,这种泛在的国际化环境更能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学习能力。

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力,能够自觉匹配所学知识,无形中进行巩固。广东以色列工学院是融合了中以特色的一所国际化大学。教师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学生在以色列和中国都有求学时段。在不同国家和学校观察、学习,互学互鉴,增进了两国文化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

2.实习实践环境的国际化。

班杜拉认为,动机过程是持续学习的动力,动机过程由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三个因素决定。外部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的正面反馈来复演所学知识;自我强化是内在自我动力,即内在的自我需求,比如兴趣、成就感等。实习实践能让学生了解学有所用,是外部强化,观察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是替代强化,在实践中体会学有所得是自我强化。强化的过程也是逐渐由外在刺激到内化的过程,由消极向积极转化的过程。

教学模式的改变有利于国际化学习环境的形成,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实习实践环境。以往高职院校的实习要么走过场,要么人不对岗、专业不对口,而“一带一路”人才实践要求务必人岗匹配,且最好是跨国企业,有国际文化氛围的企业。观察学习,是要观察真实场景,而不是简单的情境模拟,:“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的实训、实习是观察学习的最佳选择。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国际资源普遍有限,拓展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空间,是首先要突破的工作。双赢是长久合作的必要条件,学校要突出办学特色,企业要有合适的岗位人才,产教融合,促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逐步形成。

“一带一路”倡议密切了沿线国家的来往,留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仅高职院校在2018年就招收来华留学生1.7万人。留学生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国际间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国内学校国际环境的拓展。国际汉语、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特色课程深受外国留学生喜爱,达到了文化融合的目的。学校应开辟、拓展新的海外研修基地,巩固加强与海外机构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之路。校外实践,也就是在“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的实践,要有明晰的实践流程和实践内容,做好教学大纲。教学实践和课程设计要具有系统性、前沿性、集成性等特点,能够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工作技能,并能充分体验当地文化特色。企业通过组织学员进行观摩、考察、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除了学习外语,学生在“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实践期间,对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应有所了解。学生可以在当地参加岗位实践,进行主题研讨,对国外文化有综合的直观体验,进而不断建构当地有关的信息体系。这都是观察学习的过程,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有岗位的实操,也应有当地国情、语言、风俗的学习。就好比外国人在中国学习书法、武术一样,能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四、总结

总之,社会学习理论的“联结、观察”的客观因素解决了,还要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自信的培养以及情绪的疏导等,使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有获得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培养出各方面都适应国际化的高职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的多方联动,学校作为最主要的主体责任重大,务必要主动积极、务实创新,合理“走出去”“引进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抓住機遇,做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改革与实践项目:社会需求导向下管理类专业“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DJG2019046);2020年广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0GDDXXT080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高职管理类专业“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GDGZ17Y065)。

参考文献:

[1]潘海生,孙一睿.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分析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0,(7).

[2]寇杪.“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  2020,(2).

[3]周李俐,张慧彦.“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境外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0,(1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一带一路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