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政元素融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
——以《艺术鉴赏》课程为例
2020-11-19■
■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并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如何坚持教育中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出非思政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对新时代思政格局下高校继续教育艺术类专业的教与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办好思政理论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机构,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2014 年上海市委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至此,上海高校开始由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到“课程思政”的探索之路。而今,“课程思政”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开展起来。高德毅,宗爱东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该更加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3]。
三、新时代下思政融入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继续教育学生背景普遍存在的特殊性,求学者类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社会上的不同岗位,年龄层次不一,受教育程度也不同。长期处于社会中各类阶层的浸染,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在对社会主义新思想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上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加上学习能力的差距,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停留于书本上,难以应用到现实社会的工作当中。
此外,学风问题一直是成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难题。成人学生较之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很强,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常会出现迟到、旷课,造成课堂出勤率低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根本没有动力,部分学生来学校学习只为“混文凭”[4]。很明显,这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艺术类专业中相当一部分课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本功,而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美术的,基本上属于零基础。但是参考教材中的内容与普通高校课程教材一致,偏重于理论化,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难。所以在考虑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环节、调整教学内容,将面授课程与线上的网络教学资源相结合,除了掌握专业的绘画技能之外,使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让学生提升审美鉴赏水平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四、《艺术鉴赏》课程思政实施的探讨
艺术鉴赏课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让学习者认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之美,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进一步提升自我审美观念和能力。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运用色彩、结构、机理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质和外化,成为了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创作背景来审视。
很多时候我们对艺术发展的了解都是从国外历史文化中开始的,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往往聚焦于对欧洲文化所看重的绘画和雕塑,而忽视了中国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艺术历史悠久且门类众多,古往今来中国文化史中同样有着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苏轼、黄庭坚等等;画家:吴道子,顾恺之、苏轼、赵佶、张择端、黄公望、唐寅、徐渭、董其昌、郑燮等等,近现代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等;细说起来,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发展都不曾输给过国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众多优秀文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巧妙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例如:《解读囯之重器 守护律法初心》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件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出土的墨书秦隶【睡虎地秦墓竹简】,它的传世价值不仅是对研究中国书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更能从其中记述的的内容和创作背景中去了解到【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代竹简,其中包括了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秦律十八种》。
竹简是一位叫做“喜”的律法官员生前用于记录每日工作内容的一项工具,古时生活条件艰苦,每晚坚持在筷子一样粗的竹简上仔细的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一写就是几十年,并写了四万多字,实属不易。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勤勉,因为他的敬业,使得我们今天的人有幸能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和帝国崛起。人终有一死,而这些竹简也必将会腐朽,但是这些律令背后的精神,一定会延绵后世千年。而“喜”的工作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尊敬的和学习的。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实现以文化人。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在教书育人行为世范方面同样要不断提升自身师德水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扎实学科专业功底,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基础之,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明确其中思政教育的融合点,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结语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十分必要,新时代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让思政课活起来,不仅要在面对面交流时,更要利用好现代信息科技在网上学习互动交流,这样才能使得课内生动活泼,课外亲身实践。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