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跳出与再入京剧
2020-11-19■
■
一、走进京剧
(一)“兰芳”的唱与念
梅兰芳之前的旦角角色,都是是从属于老生角色的,在京剧众多的表演人物中处于次要地位。但是,在梅兰芳老师的革新和创造下,旦角在人们眼中熠熠生辉。梅兰芳老师除了具有先天优越性的嗓音条件之外,同样善于运用感情。其唱腔婉转细腻、又温柔。并且不同的曲子,梅兰芳老师用不同的音调和音色去演唱,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强调腔要圆润,板要正,念字清晰,态要稳。同时,在传统的戏剧表演的框架下,梅兰芳老师又提出在“按字唱腔”。由于不同的曲目其字头字腹和字尾不同,所以就算是同一个字也有不同的演唱方式。总结起来,便是念字要有始有终。梅派念字的字头要求要有力度,刚劲挺拔。且在念字时,在丹田之力的催促下,用高位置去念出,这样发出的音才坚实且铿锵。字腹处,我们要保持字头时的用力规律和发声技巧,同时可以适当的减弱该处念字的力度。同时,由于京剧多用拖腔或甩腔,所以在字尾经常加花,且梅派多将上回转滑音加入字尾处。但由于京剧的曲调多婉转悠长。所以,在演唱字头和字腹时要留出相应的气息,以备字尾使用。在咬字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用连贯的气息去推动,将带有念字的唱词“字正腔圆”的表现出来。
梅派的唱腔注重的是美、润、媚、清的特色。在丹田乏力是,嗓子的喉管缩小,多用假音去唱字。这样形成的声音媚态且阴柔,将女性旦角的角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梅兰芳大师将京剧与昆曲两种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使得京剧中带有京剧的味道,又有昆曲的影子。
(二)“和玉”的打
武生泰斗尚和玉老先生从小便习戏曲,四大徽班进京时,尚如玉也是一个小小的帮戏,但在他勤学苦练,不断总结经验下,成为武生届的泰斗人物,他的武生表演不浮夸,武打身段苍劲有力,真实不做作。每一个武打动作都经过成千上百遍的打磨和推敲。同时在武打动作中经常会出现使用各种兵器,刀叉剑戟等,演员需要熟悉每种兵器的用法和套路并与戏剧中的内容结合。并经常的去练习厮打、摔跤、扑腾等武打场面等。尤其是在尚和玉饰演“李元霸”时,堪称武生一绝。他人无法超越之经典。尚如玉先生强调,武生不要过于突出自己的武打功底,而在舞台上极力展示自己的武打而轻演唱部分,将以演唱为主的京剧表演成一部“武打片”,呼吁演员们在表演时要根据剧目的需要斟酌处理武打成分。
(三)“长华”的做
京剧名丑萧长庚先生坚持的表演原则:“看我非我,看我亦为我,我亦我,我亦非我”。在萧长庚扮演过的众多角色中,虽然都是以“丑”的角色出现在舞台上,但是他的内心坚信要通过戏剧中“丑”的表演向观众们传递正能量,要将积极向上的能量带给观众,并让他们能够得到教育意义。鼓励有带动性有教育性的丑角表演。杜绝单纯的丑化人物哗众取丑的表演方式。
二、跳出京剧
传统的京剧艺术就是在这一代代艺术家的追寻和探索中,总结出的一条发展之路。所以,在现代,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依旧是需要不断的总结,将传统音乐形式与现代音乐表演手段完美结合,形成“新京剧”的艺术形式。
(一)艺术家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京剧艺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必然需要将其发扬与传播下去。京剧的表演艺术家作为京剧艺术发展的引领者,要充当该领域的排头兵,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应对生活中的变化,禁止固步自封,顽固不化,认为传统不应加入新鲜元素,在这些排头兵中如果存在这种守旧的想法,那么传统艺术必然会一直“传统”。永远守望着自身音乐的一部分,过度的音乐保护与音乐守旧主义。将传统流传下来的京剧艺术与现代音乐艺术大胆而时时的结合。
(二)增强文化认可性
目前,外来的西方乐器大量传入中国尤其形成了“钢琴热”“外来热”等浪潮,在外来音乐形态入侵的情况下,中国本土音乐形式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冷眼和质疑。一部分人们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观念,对西方音乐形态呈现出狂热的追捧,甚至趋盲从的状态。比如,一些家长看到其他的孩子学习钢琴,以盲目钟爱西方乐器的固定思维或者不想落于人后的攀比心态,在并不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是否符合的条件下,便将自己的孩子也推向钢琴学习的教室。在这盲目跟风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人却越来越少甚至很多人都不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所以人们要增强对本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国粹文化”的保护、发扬和传承,要有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不过都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对京剧等传统音乐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带有使命感的将其发扬光大。
三、再入京剧
(一)京剧与流行音乐
在众多戏曲音乐中,京剧被流行音乐的“引用”率是最高的。如2019年的《赤伶》、或前几年在春晚上李谷一老师表演的《门前情思大碗茶》都是将京剧与流行因素结合的演唱方式。用传统的伴奏乐器伴奏,并融入当代流行的配器方法及和声分配方式。
(1)流行音乐演唱形态与京剧演唱方式的结合。京剧的演唱多用白嗓或者假音,我们所说的白嗓其实就是毫无任何修饰的人自然而然的经过丹田之力所发的音色,这时的喉部要放松,在丹田之力的推进下,喉部要随着气流扩张,这样所发出的音便为京剧中的白嗓。除了白嗓之外,京剧的在唱念中以念为主的部分多用假音去表现,假音依
旧是以丹田之力为基础,这时的喉管要变细,然后将所有的音集中在上额头的顶点来将音发出来,这样的音色细而尖。那么在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演唱中,更要注意京剧唱腔与流行唱腔转换的声音和气息的运用。在演唱流行音乐时,与京剧演唱最不同的一点,是京剧的丹田之力是向下的,共鸣腔体都是以头部为主的。而流行音乐的共鸣腔体则是根据演唱音乐的音高而改变的。如,在演唱低音时多用胸腔共鸣,唱中音时以口腔共鸣为主,而在唱高音时,以头腔共鸣为主。在演唱时要注意真假声以及戏曲声腔与流行唱法的完美衔接。
(2)流行音乐节奏于京剧节奏的处理。京剧中的字尾一般都会以拖腔或者甩腔来结尾,但是,在流行音乐中,我们秉承着一字一音,基本上所有的音乐唱法都用在一个字的开始处。这种唱法与京剧刚好相反。所以,在演唱这类现代京剧与流行音乐向结合的音乐作品时,要注意节拍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不要拖节拍,将尾音拉的过长。
(二)京剧与英文歌曲
2018年的一首《If you feel my love》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在中华大地流传,同时还为很多外国友人喜欢。这首歌如此火爆的原因是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京剧与英文歌曲结合,歌曲的开头便以极有韵律的京剧唱腔出现,并与后面英文歌曲部分完美结合。
整合不同国家的音乐差别。中国的国语为汉语,英国和美国也有本土的语言—英语。每个国家的音乐都是建立在本国语言的基础之上的。京剧在戏曲声腔的基础上加入京剧特有的咬字等演唱手段,为许多人所喜欢而成为国粹。英文歌黑人音乐的基础上融入英语而形成美洲及欧洲区别于亚洲的音乐形式。除了语言上的不同,中外结合的歌曲最重要的是将中国音乐元素与外国音乐元素完美的体现,两国语言结合在同一首歌曲中,我们即要将京剧的汉语音乐的腔调表现出来,又要将英文歌曲的特色展示出来。同时,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并不会产生不伦不类或某一部分过于突出的感觉,给听众造成音响上的混乱。而是应该将两部分清楚的划分出来。
京剧的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不仅为京剧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为京剧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的活力和特征。而在流行音乐中加入京剧也是对传统音乐的运用和对京剧艺术的传承。
这不仅仅是对于京剧保护,也是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更加证实了京剧音乐之本源的地位。
四、结语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是值得我们一直坚持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支持传统又要将传统与创新向结合,与现代的音乐节奏向结合,我们也不能完全崇拜新潮而放弃甚至嫌弃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京剧,更不要顽固不化,要勇于将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这样蔡更能发挥传统音乐的现代性。逐渐丰富京剧的底蕴,使其在五千年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