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
2020-11-19■
■
一、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信息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知识产权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人才则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激励创新、保护创新、引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主体,近期美国对中兴通讯公司的制裁,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位出色的知识产权人才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不仅是落实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动的重要环节,更是迎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必然要求。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平台,更应当肩负起这份责任。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均已在法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经过专业培育的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然而,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在于高校向社会各大企业输送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知识产权不仅是一个法律范畴内的概念,它还关乎于市场、商业,具有很强的应用型和操作性,这就必然需要一批专业的实务能力强的知识产权人才为社会知识产权事业提供强力的支撑。曾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反映道:“我们公司缺的从来都不是申请专利的客户,缺的是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人少业务多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实践中,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知识产权人才缺位的情形,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还需要企业自己进行上岗培训和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与社会和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之间现存的主要矛盾在于高校毕业生的实务能力不足,这成为了现阶段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的目标,必须从高校知识产权专业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入手解决源头问题,这是社会需要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专业定位
纵观各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多数高校都将知识产权专业作为隶属于法学学科或者管理学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知识产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教育。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部分高校也并未对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的区分,有些甚至是相同的或者没有实质性差异。这样的专业定位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从而会进一步导致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的不合理,最终发展成为制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根源性因素。
(二)课程内容
从各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来看,由于知识产权专业在学科专业定位上的隶属性,知识产权专业课程基本上包含了法学基础类课程、管理基础类课程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类课程。经调查发现,各高校在知识产权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社会需要的是理论基础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人才,但目前对于学生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法律事务等实操知识方面的培养尚存不足。以专利制度为例,西方学者宣称现代专利法是权利要求的游戏,足可见权利要求书在专利工作中的重要性,但该项实务能力远远不是参加一次知识产权代理讲座或者上一堂知识产权代理课程就能够掌握的,这两者所能带来的仅仅是专利申请文件的基础性知识,然而从掌握知识到实操训练再到技能掌握是一个漫长而繁杂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
从目前的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模式来看,大体与法学的教学模式无异,即教师的课堂讲授占据主要地位,师生互动与学生实操显著不足。单纯的知识传授方式在学习初期的确能够帮助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形成清楚而系统的认知,然而到了学习中后期,在学生已然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时,单一的知识讲授就无法满足学生此时的学习需求了,这一时期学生所需要的是知识的应用而非吸收,他们只有在依靠自身力量真正地接触和分析一件知识产权案例、真正地撰写一份权利要求书、真正地模拟一次专利申请流程时才有可能初步地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此外,教师单纯的讲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讨论的欠缺和实际体验的空白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被动和消极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和目标。
三、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真正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高校就必须以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着眼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所谓的市场决定方向,需求决定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知识产权的创造人才、运用人才管理人才、保护人才、服务人才,而大多数高校仍倾向于将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用于知识产权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化也造成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均。因此,高校应当针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目标,强调高效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解决知识产权实务问题而非单纯的掌握法学知识。
(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加强对实务课程的重视程度,只有在校期间进行了系统的实务技能训练,才能够在企业中有效地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在课程安排上可以相应地增加一些偏向实务的课程,如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案例研究、版权管理、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管理、专利分析与预警、专利文件撰写实务、商标与品牌管理、知识产权评估与投资等课程。同时,也可面向校外的律所、企业招收实务型导师,如专利代理人、律师、专利评估师等,这些人群与教师相比的优势在于其社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他们的教授方式除了传统的讲授以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知识产权实务案件的机会。
其次,知识产权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一些理工学科息息相关。即使短期内无法将知识产权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与法学、经济管理其他学科平齐,为适应此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课程设计上也应当在探索中进行逐步的改革。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安排中,打破师资队伍结构的单一化,拓展知识产权教学的深度与宽度,力图设立一支知识产权跨学科教学团队。具体而言,由法学背景的教师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学、由经济学背景的教师进行知识产权贸易课程的教学;由管理学背景的教师进行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课程的教学;由理工科教师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专利撰写、专利布局挖掘等课程的教学。
(三)实行有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改革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即是要突破现有的单一的课堂教授模式,为提高学生对课堂和学习的参与程度,高校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专利文件的写作并在进行课堂汇报,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打分模式来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学生更清楚且深刻地认识到在专利实务中应当注重的问题。
其次,应当注重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国内外知识产权案例融合当课堂讲授中来,与知识产权相关原理相互对应的典型案例以及此类案例判决书中的裁判要旨都是极为宝贵的教学材料,学习判决书中的论证分析过程和说理技巧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此外,案例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