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羡林对国学的新解”中看历史教学问题
2020-11-19■
■
一、前言
孔子学院、汉服,似乎是一夜之间,国学便跃入了人们的眼帘,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趋势。的确,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国人愈发意识到了保护自己的文化,弘扬国学精神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真正的国学又该包含了哪些内容呢?本文就将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大国学”观点入手,细细解读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信仰。
二、“国学”的概念及产生、演变的过程
“国学”一词,最早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在西周时设于王城及诸侯设于国都的学校就通称“国学”。而现在所讲的“国学”是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变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遭受西方近现代文化猛烈冲击的产物。对于现代国学的理解,学术界一直有两种说法,最普遍的就是国粹派邓实说的:“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而国学大师章太炎则认为:“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另一方面阎虹玉认为“国学从广义上看,是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美学、音乐等各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从狭义上讲,则指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及其价值取向。”虽然学术界对“国学”一词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之的理解和讨论。可以说“国学”一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它经历了“中学”——“国粹”——“国故”——“国学”的发展轨迹。
“中学”一说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的《劝学篇》中率先提出来的。那个时候作为封建主义维护者的张之洞感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学术压力,敏锐的捕捉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想开始倾向西方的社会动态。因此他倡导弘扬我国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固本”方能求发展。后来经由梁启超的改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不胫而走,并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同。直到20世纪初,以章太炎、刘师培等为代表的国粹派兴起,才打破了这长久以来的思想上的垄断。他们认为“国粹者,国家之特别精神也。”这些国粹派的学者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提出要保存国粹和研究国学是因为他们认为文化救亡才是救亡图存的重中之重。他们提出了自国人“开眼看世界”之后,面对向西方学习以及西学的涌入的局面,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问题,更尝试了对中国固有文化在近代时期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突围”方案,这对后人都是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的。但是由于他们一味的朝着“古文经学”的方向努力,缺乏现代学术的批判精神,因此在不久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大潮中被淹没了。随着时代的推进,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国故”一词渐渐的取代了“国粹”。因为“国故”一词是中立的,它没有任何的褒贬之意。可是“故”一字始终有着对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的概念,由此在经历了傅斯年、陈独秀、毛子水、张煊的反复争论之下,终于对“国故”和“国学”作出了区别。他们认为,前者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是所谓“粪土”与“香水”的混合体,实际上为那些主张复古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应该被“推翻”;而后者则属于“科学”的范畴,可以将之纳入现代意义的学术分类体系中,作分门别类的系统研究,以明确其真正的价值与贡献。尽管这样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毕竟是在重新审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问题上向前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而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国学”一词也就这样定下来了。
三、季羡林先生和他的“国学观”
在对“国学”一词有了基本的定论之后,学术界一直默认“国学”即指儒家文化。因此我们要发展国学,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就是弘扬儒家文化。正在所有人都被圈定在这样的一个范围里,不能突破的时候,季羡林大师破天荒的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大国学”呢?显而易见的,在季老看来: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每个民族又都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因此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研究。过去出版的许多中国通史,实际上都是汉民族的通史,而真正的中国通史应该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多民族的历史。季老这一观点的提出就打破了之前狭隘的“国学观”的束缚,同时也使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使我们的学术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寻根”的阶段,可以说这是有跨时代的意义的。
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信仰
在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而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而这也成为了当下“国学热潮”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而在这原因的背后,便是缺乏民族信仰的事实。
在政治信仰上,目前的中国并不缺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引领我们向前走的指挥棒。但是文化上,很少有什么思想观点可以把我们凝聚在一起,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像李敖所表述的那样“文化思想上的困惑,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围住我们,使我们经常在二重以上的标准下摇摆鬼混。摇摆鬼混的结果是: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极难看到一个真正爽爽快快的“现代人”。由此,我们必须通过对“国学”的推广来解决民族信仰缺失的问题——而这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国学”包括哲学、礼学、文学、伦理学、医学……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在语文、数学、物理等课本中学到,但是最能体现国学文化的科目还是历史。
古往今来,我们以史为镜,一代接一代的积累、继承、创新、发展,这才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教学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是以积极地国学内容为主体的国学教育活动,都可以作用于学生民族信仰的培养。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运用国学教育培养学生民族信仰,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建全对学生民族信仰的培养。如阅读经典——国学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经典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经典的国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民族信仰,如中国古代史“百家争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一些经典国学作品,如《大学》、《孟子》、《老子》等(《史记》、《资治通鉴》亦可)。还可以赏析音像,在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的开展国学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音像作品,播放《百家讲坛》和《易中天品三国》等音像作品。或者举行辩论会,在开放式的教学中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作用,让学生在辩论会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唐朝文化”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诗歌(唐诗)、散文(文以载道)等领域设计“唐朝事件你知道吗?”的辩论赛。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将“国学”化为“无形”,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族信仰。
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取向,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文化信仰的形成,其形式和内容十分符合现阶段中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除此之外,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大国学”完全可以当做教师的教辅材料和学生的课外拓展资料,在促进学生民族信仰的同时,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