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南京江北新区浦口火车站为例
2020-11-19■
■
一、前言
民国文化遗产不可替代和复制,是特殊时期所遗留的资源。从协同视角探寻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确定其独有的开发模式,开发与保护如何协同发展?如何共存?如何在文化开发的基础上更有效的保护文化,缓解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民国遗产中,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浦口老火车站是其中一个,如何在江北新区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挖掘开发与保护好浦口火车站片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浦口火车站保护与开发现状
浦口火车站历史悠久,周边铁路线众多,且紧邻长江码头。虽是百年老站,却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仍承担部分货运的功能。作为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是南京江北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建筑,其主要由火车站主站楼、站内月台、车站食堂等附属建筑组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民国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国时代特色,体现了江北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江北新区重要的民国建筑遗产,是国内为数不多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特色火车站,地位不言而喻。
在2004年,最后一班南京前往蚌埠的火车始出之后,浦口火车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各种客运相关设备全部进入仓库封存,售票窗口、候车大厅、车站进出口、车厢出入口全部关闭,这里的一切,包括回家的路全部成为人们记忆。近年来,由于火车站原汁原味的民国风貌,已成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之一,也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的火车站,这里已成为人们公认的拍照圣地。老旧的房屋人去楼空,显得更加的安静,锈迹斑斑的铁轨、已不完整的枕木、白漆脱落的月台、成排的法桐,都在无声的诉说自己的沧桑。
三、浦口火车站保护和开发发展现状的原因
作为江北新区重要的民国遗产资源,浦口火车站保护开发的发展现状距离国家级江北新区的格局还有巨大的差距。
(一)管理职能未完全落实
南京市委高度重视江北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南京江北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将江北新区打造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快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各级部门的共同目标。
但实际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江北新区成立之后,成立了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但其它职能部门的缺失导致管理不到位,文化产业方面的保护与开发未能落实到相关的职能部门,缺乏文化产业开发的“指挥者”与“操作者”。导致浦口火车站的管理没有走上正轨,近年来,虽停止客运,但仍承担部分的货运功能,大型货物的进出将原本年久失修的站台,加剧了其破损程度,甚至为了货物的运输将站台两边原本美观的梧桐树移栽或者直接据断。这种混乱松散的管理导致对车站建筑的保护十分不利。
(二)协同创新的理念支撑与实践措施相对滞后
浦口火车站的保护与开发不能是职能部门单方面的“孤军奋战”,需要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它的保护开发需要在政策的扶持引导下,与现代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研究等领域紧密结合,形成发展力量的集群效应。当前,是全面深化合作的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化公司等单位,以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为平台,合作共赢,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各领域却经常存在着“各自为战”的现象,信息不互通,缺乏交流的支撑点和引导者,项目协同发展的计划性和执行力不到位,责任机制、效益分配等制度未完全建立等问题。
(三)产学研商未真正对接造成相关人力资源的浪费
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相关方面的专业,很多高校中都有开设,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人才,但高校的培养方向更多的是理论的学习,缺乏相关的专业实践,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以至于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另一方面,很多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企业却在常年招聘人才,缺乏相关人才,人力资源的短缺也是造成浦口老火车站未能及时保护和开发的原因之一。
(四)浦口火车站自身的地理位置导致发展缓慢
火车站周边开发需涉及到周边老房危房拆迁,但浦口火车站周边居民大多为老浦口的居民,且大部分为年龄偏大的老人,几十年来均生活于此地,多年的生活习惯导致这部分居民不愿意搬迁。这对浦口火车站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开发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进展十分缓慢。
江北新区虽已成立,但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火车站周边长久的“农家乐”和“小商业”经济根深蒂固,消费能力有限,人口密度低,外来人口有限。这种境况会导致开发以后火车站文化产业园的空心化,开发以后的运营与宣传管理,必定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让很多文化产业开发公司望而却步。
四、协同视角下,如何保护和开发浦口火车站民国文化遗产
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浦口火车站保护和开发进展缓慢的原因,其本质原因是缺乏协同发展、互相协作的发展机制,不仅发展理念上要革新,在实践操作上也要跟上步伐。以协同发展为“跳板”,推进浦口火车站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实现从“落寞车站”到“出新蜕变”的转型。
(一)转变有关部门角色,规划发展蓝图
有关部门在社会各行各业一直扮演着指挥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起着主导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在协同发展的理念支撑下,有关部门应改变传统“全部承包”的做法,放权给市场,以市场为主导,有关部门起到理论指导、政策扶持、资源保障等作用。同时,配合相关企业、高校等,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互惠。浦口火车站的保护开发需要各方支持,实现保护与开发同时进行,民国遗产资源由闲置破败变为充分保护与利用。
江北新区成立之后,有关部门对浦口火车站片区的整体改造愈发重视,协同各方力量,完善和改造火车站的周边设施。在2018年有关部门发展报告中,浦口火车站及周边被整体规划为民国风情旅游区,届时将成为集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空间。火车站主楼将被打造成为火车文化展览馆。
(二)完善协同体制,打破发展壁垒
协同发展在理论上优势鲜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协同发展机制,一直存在发展障碍。有关部门应建立协同合作机制,融合引导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包括国土、教育、旅游等部门。释放各方的人力、资金、技术等潜力,构建长效合作体制。浦口火车站在开发时,面临着开发拆迁、项目引入、空间规划等问题,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完成项目的整体开发。
有关部门除了融合各职能部门以外,需吸引市场资金流入浦口火车站的保护和开发项目中,建立各项投资优惠政策,对文化创意及旅游产业给予一定的减税政策,吸引各项民间资本投入到火车站片区民国风情区的项目中。
构建协同机制时,人才吸引与培养同样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重视人才引进,从住房、教育、岗位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本地高校的相关人才培养同样重要,浦口火车站民国遗产如何保护与开发,需要当地高校给予项目的创意支持,而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实际的项目支撑相关的教学活动,协同机制同样是一种互惠机制。
(三)整合资源,形成产业规模
任何一种产业具有一定密度后,必定会形成人气的集聚效应,浦口火车站将被打造成民国风情区,主楼空间将设计为铁路博物馆,成为一个展示性的参观空间,但此种形式的博物馆已司空见惯,能否吸引人气还不得而知。应以火车站主楼为主,连接整个火车站片区,包含英式车站月台及雨廊、站台广场、原车站宿舍楼、车站食堂等辅助建筑资源,甚至是港口及码头片区,构建一个大型民国文化体验区,配合下关码头,以跨江游轮为交通形成一整套的民国风情游览线。
除了民国文化体验区之外,浦口火车站还可以开发成为民国影视基地,作为朱自清笔下描写父亲背影的车站,影视剧《情深深雨蒙蒙》离别的车站,在大众视野中具有超高的人气。除了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之外,浦口火车站原生态的民国建筑、高大的梧桐树、保存完好的街道等民国建筑资源,也是改造开发成影视基地的重要资源。其周边厂房可改造为影棚,原车站宿舍楼可作为剧组的住宿空间,一些不愿意搬迁的居民可统一集中居住,成立小型商业街,为游客及剧组提供衣食住行服务,成为第一批民国风情区“创业老板”。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有关部门与原住居民实现双赢的局面。
五、结语
南京作为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城市,是南京的一个重要城市名片。随着江北新区的成立,区域地位的升高,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需要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场所,民国文化产业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些民国文化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浦口火车站作为江北重要的民国遗产资源,是展示和延续浦口民国记忆的重要地区空间,有必要在各方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结合高校创意资源对其建筑等周边环境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对火车站的保护和设计开发,其必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大众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