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

2020-11-19王毅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思政体育

■王毅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教育体系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从来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如何渗透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的讲话精神,合理有效地推动思政教育在各门课程中的扎根,是我们每个高等院校都应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竞技精神引导着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萌芽,可以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体育当中,从而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提升整体思政教育品质。

一、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特点

在教学当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思政课程”指的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具有直观显性的表面意义;而“课程思政”则是指包含有思政教育的其他相关课程,从中启发挖掘出潜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隐性的教育效果。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主要都以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培养训练为核心,如果将思政课程生搬硬套的放进体育课程思政中去,思政教育将无法依附于体育教学本身,形成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不仅无法促进高校学生的体育素养,反其道而行之还令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如何在体育课程中合理融汇贯通思政教育元素,是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展思政教育,大力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好青年,是我国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体育强则人民健康,体育强则国家富强”,在体育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是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前提和保障,足以体现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建设的必要性。这些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塑造“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

遵循高等院校体育的教学特长和优势,有针对性的拓展思政教育课程,培养具备“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体育院校,具备体育项目专长特点,学生自身体育底子好,但其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轻文化、重专业”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立足在体育课程中开发思政教育亮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是众多体育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

(二)发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

体育一直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等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给体育教学开展提供重要的新鲜元素。课程思政融于体育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品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发挥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大学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强健的身体,还让我们领悟到体育拼搏竞技、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体育精神通过体育人的传承发扬光大,使体育文化四海传播。体育课程中结合思政教学,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取力量和知识,身心健康的成长。多多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比赛,从中学习到运动健儿自信、果敢、坚毅、独立、团结的运动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道德和体育审美观等。自十九大以来,我国正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民族人才输出的重要责任。在新时代高校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努力培养有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因此,体育课程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教学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全面型人才;另一方面,借助思政教学力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品学兼优、身强体健的新时代社会人才。此外,思政课程与体育专业教学的融合,还能改变传统教学中重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授课模式,将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让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升的同时,其思想政治和思想意识水平均提升,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的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步伐,也是必然趋势。

(三)科学有效发展体育利民强国思想方针

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充分挖掘利用体育思政教育中的综合社会价值,让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担负起政治使命和社会职责,是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立足全局抓体育思政教学,彰显出长远利国利民政策。体育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人才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存在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作用,健全完善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平台,办好令学生满意的体育思政课程。同时,大力弘扬体育思政课程,让学生领悟体育强国的中心思想,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四)发挥体育课程中思政教学的灵魂

公平、公开、公正是体育竞技赛场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体育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体育道德审美水平高尚的表现,更是体育竞技活动的灵魂所在。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到体育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传播双管齐下,多多增强体育精神文化思想建设,注入体育课程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拼搏与友谊共建、公平与竞争同在、关爱与尊重同享的体育精神。

(五)体育文化是思政教育建设的根本

从古至今,体育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体育”一词,但是却有着众多的体育项目,最早就有角力赛、捶丸、射箭、投壶、蹴鞠、划龙舟等项目,这些包容个人竞技和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无不体现着体育的美德发展。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种类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更具娱乐和趣味性,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涌现了众多的体育健将和世界冠军,为国家和个人争得无上荣誉,不少体育事迹和体育明星也因此树立起正面积极的体育精神、体育形象,从中获得强大的成就感、荣誉感和满足感。由此可见体育当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折射出体育文化的美好景象,是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策略分析

(一)融汇贯通体育和思政的结合观念

高等院校要将“课程思政”的观念融入到体育教学项目中,不能光说不练纸上谈兵,要切实结合各校的教学特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当中,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针、教学计划,科学的设置体育专业技能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的权重比例,在长期的体育课程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角落,从体育发展历史、体育文化特点出发融入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关注和兴趣。

(二)以体育特点为主,加强教学管理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很大不同差异,当中的运动技能是最直观的体现,学生在参与中不仅得到身体的锻炼,运动技能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其中的体育精神随之潜移默化地增强。因此,高校开展体育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中得到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的同步提升,促进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中来。在教学时,体育老师要注重自身引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学生创办具备有趣味性、探索性的体育课程,加深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学生在体育意识、体育价值、体育精神多方面获得体会,加深思政教育氛围。

(三)以“课程思政”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在设置上,除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外,要将体育的理念、道德、精神多方面植入教学,要求院校从体育课程改革出发,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目标改革来制定符合形势的教学方案,要注重对教育指导用书的编写和修改,对体育教材、教学模式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优化课程设置,提倡课程教学多元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以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为指导,以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为立足,遵循现代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科学实现体育课中思政教育的成功改革。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主导,其引导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思政觉悟,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散播给学生。实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体育教师德育意识是关键,高等院校应积极组织拓展教师参加思政教育指导讲座,加大思政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善于活学现用到教学当中,建立具有体育特色的品牌课程;再有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树立德育立人的思想,主动承担起德育教人的重担,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只有体育教师在日常实践和自我学习中不断升华自己,汲取更深厚的知识底蕴、具备更独特专一的见解,才能将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五)拓展课上课下教学阵地,搭建思政建设平台

体育教学的主场阵地是体育课堂,教师是这个阵地的“将军”,学生则是这个阵地的“兵”。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令其中的每个角色发挥出效应,是高等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本着求学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等院校要善于运用优质资源,开拓第二主阵地,为学生搭建课堂教学以外的平台,多加组织体育竞技项目、组建体育社团、高校之间形成联盟教学,多方整合教学资源和条件,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可邀请体育领域中有建树的优秀专业人才或学术能人开展授课讲座,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助于各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建设的良性发展。另外,为保障教学质量和成果,需要完善教学评价系统,建立起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价,通过绩效考核促进教师自主教学,带动整体思政课程的建设。

四、结语

在全国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成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思政育人的理念是所有教育的主导思想。高等院校应积极改革,加强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发展和创新,努力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巩固文化素质普及,为中国未来培养体育专业高等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思政体育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的“体育梦”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