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危机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

2020-11-19杨晓艳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前男友男友辅导员

杨晓艳/长江师范学院

一、案例背景

2018年,对我而言是从校门迈出,又迈进校园,角色从学生转变成老师的这一年。一进工作岗位,我接手的是毕业班2015级的辅导员的工作,相比于迎来送往,已经工作了多年的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我有的是一颗愿学肯干的心,作为刚迈出校园的我,非教育专业,非心理学专业,但是也一路耕耘一路恶补相关知识,且与15级同学年龄差小,更能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刚经过择业的我,也有一堆经验可以分享给这一批准毕业生们。从小性格开朗的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和父母关系融洽,认为很多问题不是问题,在接手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的情况,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状态,对学生的状况必得心细如发,有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本年级的特情学生。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姚某某,没有翻阅到她的基本资料时,并不知她原来是因为心理问题休学一年,然后降级复学的学生。某日午休时间,我接到该同学的视频电话,哭得撕心裂肺。后来,与她促膝长谈,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一)性格的两面性

初识,是还暂时借住在学生寝室,姚某某住我隔壁,由于刚分配到学院,对校园环境不甚了解,姚某某一个人住混合寝室,未与本班同学一个寝室。刚到,什么东西不齐全的,忘记置办的也会麻烦姚某某,和姚某某交流的过程中,姚某某热情大方,和我聊了她的考研奋战,聊了她的兴趣爱好,甜蜜地提到她的帅气体贴男友。

而后加了这位同学的微信,常关注她的动态和生活,某日动态表明,手机丢失,发信息关心,她马上回复电话,情绪激动,愤怒异常,还顺带吐槽了自己最近的糟心事儿(身边朋友的不合),这与我之前遇到的妹子判若两人,发现姚某某非常想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同学,但是一味忍让迁就,且长期找不到正确的宣泄途径,直至现在稍微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儿,情绪就不能自控。

(二)恋情不顺利,情绪失控,精神崩溃

曾几何时,姚某某提及男友时脸上幸福甜蜜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后分手后,她一直告诉我前男友劈腿,分手后,自己的闺蜜与前男友还在朋友圈互动,她感觉男友劈腿,闺蜜背叛,把所有事情都无限放大。让自己无法呼吸,甚至有报复前男友的极端行为。虽然未住在她的隔壁了,但是在空余时间也常于她聊天,发生此事后,我也鼓励她先让自己放松一下,哭一下宣泄一下自己情绪,我陪着她,待情况稳定后,她讲到自己由于抑郁症修养治疗的那段时间,前男友的出现,陪她去看病,省钱带她去散心,认定男友是那个能与她相伴余生的人,并与男友发生关系,但是现在对她已经漠不关心,甚至还劈腿他人。因此,姚某某认为自己已是不洁之身,情绪失控,精神崩溃。

(三)家庭原因

姚某某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早也改嫁他人,并与丈夫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关心姚某某,并且母亲文化程度低,当姚某某查出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并未引起重视,中途还将姚某某的药停用,带她去看中医,吃中药,让前期的治疗成果付之东流。姚某某还有一个哥哥,哥哥已经本科毕业,学习努力,备考公务员,本以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后肾病的问题,体检未过,住院治疗期间,又伤到肝,彻底与公务员之路无缘,工作也因为公务员考核和自身身体状况,断断续续。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妹妹。

二、案例分析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可知学生的情况已经非常突出了,自己遇到不顺心的小事儿时,情绪激动,不能自控,而遇到打击时,就有了自残,甚至轻生的想法,我认真分析,并请教身边心理老师,查阅相关的资料,产生此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正确的宣泄渠道,自我调节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

(2)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知道怎样理性处理和男友之间的关系,过早地和男友发生性关系。

(3)没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对自己的生命漠视,有自残和轻生的想法。

(4)从小缺乏家庭温暖,家庭贫困,虽然外表活泼开朗,但是自己内心孤单自卑,异常敏感。

(5)女孩子心思过于细腻,对于一些小事儿,也耿耿于怀,难以释怀。

(6)有抑郁症,中途停药,影响治疗效果。

(7)考研期间备考压力大。

三、案例辅导过程

初任一名高校政治辅导员,遇到学生有自残想法,轻生的念头,着急万分,第一时间都尽量陪在她的身边,给她进行心理疏导,若是有其他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多次与该生交流谈心,她告诉我,她只是想做大家眼里那个完美的人,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一点小事儿,她就立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异常愤怒,她甚至觉得自己的因为病情,就是一个怪物,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关于感情,她对前男友,割舍不下又恨意十足,认为前男友既然已经和她发生关系,拿走了她最终最重要的东西——贞操,就必须和她在一起。对于她的宣泄和倾诉,当时的我,完全作为一个倾听者,并没有对她过多纠正和指责,只是耐心的静静的听完,我心里准备着纸巾,需要的时候给予肩膀和拥抱,待她倾诉完毕,我才开始慢慢的指引开导。从查阅相关心理资料和请教心理老师,帮助她找到她的症结之所在,归根于受到的自身的压力和家庭原因。现代家庭缺乏恰当的养育方式,太过于溺爱和漠视都会使得孩子失去承受压力和感受爱的能力[1],当她一直承受压力时,忽然受到一些打击时,情绪几乎一瞬间爆发,非常强烈。如果她被情绪控制,很容易失控,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首先学生要接受不完美,通过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情绪,可以是跑步、打球、哭泣等,让自己慢慢接纳自己情绪,好让自己从冲动中恢复理性。正确的认识感情,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由于该生长时间缺乏父爱和母亲的关怀,有人走近她的生活,对她关心照顾,她就会当作生活的希望和救命稻草,在开导的过程中,我告诉她,生活正确对待爱情和友谊,要想被爱,必须先学会自爱,没有人会一辈子给你托底,一辈子的路很长,只有自己先学会照顾好自己,美好的爱情在路上,总有一天你总会和他不期而遇。而对于目前的状况,适当放松一下下,继续收拾好心情,全心备考,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此外,作为朋友的角度,提醒她按时去看医生拿药,为了了解学生的状态,还安排低年级的学生干部,串门为由侧面关注一下该同学的状态,重点是关注该生是否在寝。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若有异常,采取应急措施。

四、案例启示

通过此案例,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几点感悟与认识:

(1)加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不断增加。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人际关系、情感爱情、环境适应、学习压力、就业选择、竞争压力、经济困难等。这些问题都是都让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都会有很多困扰和问题,因此要有洞察问题的敏锐力和决策力。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最不容或缺的内容之一[2]。除了每年秋期开学的心理普查和必修课心理健康外,辅导员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能够独立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校辅导员不光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更要有仁爱之心。高校辅导员要“学生工作无小事,细微之处不放松”作为工作原则,踏实工作、注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求,弘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大学生自觉行动、主动行动。且在学生的思想开导时候,辅导员作为倾听者,用心温暖,让辅导员能够成为学生能够信任的港湾,让学生遇到自己想不通的心理问题及时在其身边开通疏导,避免悲剧酿成。

猜你喜欢

前男友男友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犬系男友与猫系男友
前男友答前女友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开店
刷新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冻死那个
爱上男人酣畅的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