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问题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应用

2020-11-18陈海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1期
关键词:设问问题教学问题意识

陈海兰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相继的被提出及应用。为适应当今课改潮流,如何在教学中突显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个性,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成为课改的主要阵地。古语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任何的教学都可以转化为问题的形式,本文旨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究历史“问题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设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044-02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面对国际竞争激烈,我们的教学要深化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实现强国必由之路。新的课程标准以转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故此“问题教学”的应用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应用“问题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因

一、适应新课程要求

当今课改,提倡素质教育,提出新的人才观念,要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探究、勇于创新的探究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专研课程、研究学生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正与课改相适应。

二、学科的特点决定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横跨时间长,离学生久远,难于理解。在课改下,要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及现象,揭示教材隐性知识和内在联系,才能透彻展示史实。在历史教学上,教师可多用设问的形式,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史实,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

三、突显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好奇,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中学过程中逻辑抽象思维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而历史学科涉及面广,问题的悬念多。因此,多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容易产生共鸣,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问题教学的策略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让学生系统接受知识,在学习上强调5个W的学习,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y(为什么)、How(怎么样)。这只是教师生搬硬套的让学生接受知识,这是违背学生学习的意愿。人们常说:“问题是思維的源泉。”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课改的潮流下,教师让学生掌握5个W的同时,应把If这种探究型的问题传递给学生,注重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拓展思维。

一、紧扣目标、精心设问

《课程标准》明确每课的三维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上,教师的设问不能为了设问而设问,需清楚课标要求,突出重难点,分析学生接受能力等,进行精心设问。务必通过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落实教学任务。

★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屏幕上的四张图片,你们认识吗?”

同学们:“嗯,第一张是李鸿章、第二张是康有为,第三张是孙中山,第四张是陈独秀。”

教师:“这些人物让你想起了哪些事件?”

同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教师:“如果给这些运动归纳一个主题,你觉得要给什么主题呢?”

同学:“近代化的探索。”

在“近代化探索”复习课中,课标明确要求掌握探索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史实,为了让学生了解代表人物,教师的设问采用图片再认,一方面可加深学生都人物的认识和识记,第二通过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并通过逐步提问,让他们归纳主题,形成知识框架。

二、清楚设问、层层引导

课堂上学生遇到一些表述不确切的问题时,常出现难以下手回答,容易出现混乱,甚至放弃回答等。为解决此问题,教师的设题要引人入胜,有启迪性,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  教学片段:

教师:“我们今天一起复习‘近代化的探索,那请问同学们何谓近代化呢?”

同学们顿时觉得无从下手。看到同学们疑惑的表情,教师需及时进行引导。

教师:“同学们,上个学期老师曾经说过什么是近代社会,还记得吗?”

同学们:“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那么近代化其实就是什么化呢?”

同学:“资本主义化。”

教师继续挖深问题:“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就是向哪里学习的过程呢?”

同学:“向学习西方。”

教师:“那我们该向西方的学习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呢?”

同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教师:“政治、经济、思想上学习什么呢?”

同学:“政治应该西方的制度,经济应该学西方的技术,思想应该学西方的开放民主的思想。”

教师:“分析得很好,也就是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思想的什么化,”

同学:“政治应该西方的制度民主化,经济应该学西方的工业化,思想应该学西方的理性科学化。”

教师:“同学们的逻辑很清晰,分析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中国的近代化是如何探索的。”

只有教师的清楚设问并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明白教师设问的用意,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紧跟教师步伐思考问题,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的渐进引导提问,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发问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思维。

三、迂回设问,合作探究

课堂的中的提问,不能以量作为衡量设问好坏的标准,更应在于是否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提问可以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就问题的进行设想,提升学生探究精神。

★  教学片段:

教师:“有人说,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因此它一点价值都没有,你是如何看待的,说明理由。”

教师意图通过这问题,考核学生对洋务问题的实质及评价。像这样的问题,编者会利用小组的合作方式,让他们讨论,析清楚洋务运动的实质。

同学:“我认为有价值。因为洋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过程中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发展了资本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了,所以是有价值的。”

通过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掌握史实,通过小组的合作,让他们有了思维的碰撞,学会了合作和分析,培养的了学生探究能力。

四、分析学生、以点带面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精选提问对象。班上每个同学的学习程度不一样,就一些积极同学,对他知道的问题,他会第一反应是回答,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抹杀了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强调不要急于回答,留有时间让学生思考,促使所有学生都参与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自身组织答案。

★ 教学片段:

教师:“维新变法是代表哪一阶级性质的改革?”

同学:“资产阶级。”

教师:“对,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那么变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些体现了这一阶级的要求?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课本,了解变法的主要内容后,再进行提问。”(有意识地让其他学生跟上思考)

教师:“经过一轮的细读,你认为是?”

同学七嘴八舌地说:“发展农工商业,还有开放言论…”

教师再进行归纳,在此过程中,全体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跟上教师进度进行思考,效果良好。

五、求异设问,诱导思维

课堂上,有些问题引人入胜,也有一些问题枯燥乏味。同一个问题,只要变个方式换个角度来提问,就会大大吸引学生眼球和思绪。

★ 教学片段1:

教师:“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同学:“就书本的影响呀。”

片度2:

教师:“请你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同学们的分析不单单地盯着课本,而是开始了激烈的分析讨论。

问题一样,设问的角度多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就根据影响开始分析辛亥革命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大大的深化了问题,也加深了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六、浅出深问,激起波澜

教材的某些知识点,学生一看就得懂,没有什么能引起他们质疑的。若设问能浅出深问,在无疑处设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 教学片段:

教师:“新文化运动最关键的‘新在哪里?”

教师:“学习了整场的新文化运动,运动中提及了新文化、新思想、新出路,那个是新文化运动中最关键的新呢?”

学生普遍的接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叫做“新文化运动”,这是学生所认知的,但从没想过这个‘新指的是什么?通过老师的激疑,同学们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就的讨论就炸开了锅。浅出深问的设疑,魅力无穷。

“问题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让教师摆脱原来从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问题的解决,从原来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与我们在倡导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课改相适应。教師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探究中,深入备课,研究学生,驾驭课堂,推进课程进度,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兴趣,及善于质疑的能力。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方式等将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着力培养新时期的人才,为新课改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驱动的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966)】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吴建强、卜灵.《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青年教师》2012.02

[4]唐秀英.《中学历史教学问题法的实施》.《教育评论》2007.02

猜你喜欢

设问问题教学问题意识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