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

2020-11-18林森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体特点英美文学作品语篇分析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英语专业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基于语篇分析视野的该类研究开展主要是对文学作品文体特点的有效解读,它的探索意义价值深刻,专门针对英美文学小说结构、历史背景以及文学表现手法等等进行分析解读,深层次挖掘了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本文首先展开了语篇分析原理与主要内容研究,然后结合案例展开主题研究,希望一窥英美文学作品文体奥妙。

关键词:语篇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必要性;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林森(1979.6-),男,汉族,开封通许县人,讲师,硕士学位,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02

语篇分析是在语言互动背景下完成的,它本身具有广泛性、多层次性表现特征,针对语篇中词汇之间的衔接类型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是存在大量连贯词汇与特殊句法的,要结合不同语篇内容展开对比分析,无限拓展作品阅读空间,进而实现对语篇从题目、整体结构到衔接手法等多方面内容的深度研究。有深度的语篇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作品内部文化内涵,真正感受到文学艺术魅力之所在。

一、语篇分析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内容

(一)语篇分析的基本原理

语篇是指在不同语境中不受到语言结构局限限制,仍然能够表达完整意义内涵,且语段与语句语言连贯形成的整体篇章。语篇中的所有组成语句都具有语篇特征,它的具体表现涵盖了结构性表现与非结构性表现两点,一般来说语篇分析中运用到了相对较长的语段,其所呈现的语言特征与交际功能内容丰富,在对象系统化分析方面特征突出,它希望从整体层面上深入分析理解语篇基础内容,并不局限于对文章的描写与对思想的分析。语篇分析是追求对文章深度与广度的理解的,它同时也会对语篇中的某些连贯性、衔接性以及特殊写作手法进行选择性分析,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意义[1]。

(二)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

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对语篇结构的基本解读、对语篇语境的深度分析以及对语篇衔接连贯性的研究。

首先是语篇结构解读,因为语篇中的思维逻辑语句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这里,语篇的结构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思维逻辑表现相对丰富,主要的语篇结构通常包括了说明、叙事、描写与议论结构四大点。不同结构中所运用到的技巧与方法是存在差别的,它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模式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的。例如在描写结构的语篇中,它所运用到的文字形式,针对人、物、景、地点的描写都非常深入,能够将小的感官细节都具体化展开,也能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化描述,非常具有价值意义[2]。

其次是语篇语境分析,它是在既定空间中对语言交流活动内容的解读,其中包括了语言交流主导因素、语境等等内容的分析解读。语境中所涵盖的元素非常丰富,它其中就包括了人、时间、地点、谈话主旨等等,这里容纳了大量的语言活动内容,确保语篇与语境二者形成了一套不可分割的主体。就以情景语境为例,它是指语篇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实践形式,情景语境是能够转化为语言文化环境的,它能够对社会时间、文化背景以及历史风俗人情等等语境内容进行分析解读。

最后是语篇衔接的连贯性。在文本固有意义之上所呈现出的关联性语句,它主要通过衔接写作手法进行语篇内容融合,再通过衔接手段分析对语篇中的重要内容进行结构,形成表层与里层结构。语篇衔接連贯性代表了语篇整体中不同语句含义之间的关联关系,它所展现出的内涵非常深刻,可运用一定思维逻辑进行语义链接,结合段落分析对句中的连词手法、语篇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文章中主题词汇、延展语句以及结论语句的解读,最终实现对语篇中深刻思想内涵的有效挖掘。

二、语篇分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必要性

在本文看来,语篇分析对解读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非常有好处,其分析操作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上:

第一,它可帮助阅读者、学习者全面深入了解英美文学体系中不同作品的差异异同,了解英美国家基本文化表现特征。即通过这种文化熏陶实现对各国文化作品的有效融合,在英美文学中也是蕴藏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内容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这些都是具有极其深厚的研究意义价值的。

第二,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人文文化内容是相当丰富广泛的,它是英美文学诸多大家的创作精华表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能够帮助阅读者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内容的。甚至它也能够实现经济全球化大融合发展。

第三,语篇分析的语言环境还原能力较强,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更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如果从文学作品的基本内涵、句式结构等等方面展开研究,会发现其作品中对语言环境的还原研究与欣赏是非常深刻到位的,它增强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

第四,语篇分析提高了阅读者、学习者的审美意识。一般来说语篇分析的主要分析对象就是对文学作品主要特征的分析,它能够帮助人们构建并强化良好的审美思维意识。在读者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基本内涵特征以后,可以结合作品特征准确翻译作品内容,这也为更多人阅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创造了便利条件[3]。

三、语篇分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老人与海》为例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作品,它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品中描述了一位古巴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湾流中殊死搏斗的故事。尽管说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是悲剧性的,但是他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接受失败的性格、沉着勇敢面对死亡的态度令人敬佩。这也是它能够成为英美文学作品代表的关键所在[4]。

(一)语篇语言特点分析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中篇小说,它的小说整体语句片段,运用句法也相对简单。细致来看,语篇中语句平均长度均低于一般长度,而在句法结构运用上则较少采用非独立语句,多采用独立语句句式。具体来讲,小说中大量运用到了“and”连接陈述句,它为小说语篇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感,而小说中的名词则大部分运用到了具体名词,整体来讲小说语篇所呈现出的内容还是相当简单的,这也体现出了作品中老人淳朴的性格与简单的生活、出海捕鱼工作环境。

进一步进行语篇分析,其中动词的出现频率相对偏高,动态动词居多,例如pull、fight、burn、jump等等。动词的大量运用使得文章更有力度和深度,对老人与马林鱼之间的自然搏斗场面描述非常深刻细致、生动到位。相反,语篇中的形容词则运用偏少,这样使得语篇整体的叙述准确性更客观到位。整体看来作品语言相对淳朴、简单且庄重。而语句句式描述则更加简洁凝练,这让作品整体的叙述方向更为清晰突出[5]。

(二)语篇衔接手法分析

在语篇衔接手法方面,《老人与海》是非常精妙的,所以它作为英美文学作品中语篇分析的典范文章毫不为过。对语篇进行系统性解读,要选取语篇中的一段进行其语篇衔接手法分析,具体如下:

例如语篇中就存在上下义衔接关系描述,例如gear——the gaff and the harpoon、the wooden box、the mast.

另外还有照应关系,例如The old man——him、Its——the harpoon.

同义关系,例如brought——picked up、take、carried.

结合上述几点分析可以看出《老人与海》中对于词汇的运用手法中衔接较多,海明威的整体语言技巧运用非常娴熟巧妙,利用衔接配合完整的句子将语篇艺术完全展现出来。而小说构思与叙述性技巧同时也体现在作品之中,对于完整句子的保留非常到位,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艺术表现效果。

另一方面,作者运用到了大量假设性语句,这令语篇的悲剧性特征色彩表现更为明显,例如对排比句式结构的运用淋漓尽致,让人阅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在作品就有如下片段:

As I sit in the broad piazza, watching the closing of the day, I gaze into the vistas of moss-draped giant oaks. All is mystery, the mystery of nature, the mystery of the ages. These oaks, sti ll strong, still beautiful, have seen generations pass.

在这一段落中,作者运用mystery这一主体词汇贯穿语句,甚至将整个语篇都连接起来,衔接作用发挥到位,真正将上述文章中渔夫的行为与下文中的语意自然衔接起来,构成了一条故事线索,瞬间就让阅读者、学习者找到了作品的中心思想,了解到了主人公渔夫的真实心理状态,并激发了人们的内心共鸣[6]。

总结:

基于语篇分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征解读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它能够强化阅读者、学习者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丰富他们的人文文化知识与审美意识。因此应该深挖英美文学语篇内容,着力对其语篇文体特征进行分析解读,科学合理挖掘其深层次韵味,体现英美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让学习者领略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魅力,促进多方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趙红.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小说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2):65-66.

[2]刘娟.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诗歌和小说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26):124.

[3]陈瑶.语料检索在文学欣赏课中的运用——《马丁伊登》文学作品中语料检索的运用[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9.

[4]张阿林.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汉译——对《秘密花园》汉译本的比较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平雪美.边缘化的女性叙事安妮塔.布鲁克娜《湖畔宾馆》和苏童《妻妾成群》中两个知识女性形象伊迪斯·霍普与颂莲之比较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7.

[6]丁苇蓝.批评话语分析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启示——以《屋顶丽人》为例[J].中外交流,2018(26):34-35.

猜你喜欢

文体特点英美文学作品语篇分析
“学生腔”杂谈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
把握文体特点 教出散文精彩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文化
丰满“语用”,扎实“语练”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