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探讨
2020-11-18饶品良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高职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接纳、吸收与领会,是决定美丽中国建设前景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方式滞后于新时代要求,部分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存在认知偏差,且社会环境也给其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媒体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度不足.为此,应提升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加强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建设,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师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加强高职院校科研体系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促进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珠海市20192020年度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YC053);珠海市重点资助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项目编号:ZH2018ZDMY2)
作者简介:饶品良,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副教授,主要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 04-0067-07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向指引,对于即将成为社会栋梁的广大高职学生的思想塑造尤显重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使命,如何有效地把生态文明思想融人高职思政教育,使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具备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时代接班人,这是高职思政课重要而神圣的职责。
一、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自然必然性。”[1]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巨、成效之高前所未有,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大力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美丽生态环境的渴求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之中[2],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之一,把“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努力方向。党的十九大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将之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超越工业文明、推进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建设新蓝图。在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由此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時代潮流、世界趋势和人民意愿的集中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责任担当,将会有力地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不但使中国共产党深化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规律,还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但是,要全面解决新时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做到一起同呼吸、共奋斗,每一个人都必须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动员全民全行业共同开展和创建各种绿色行动,而开展和创建绿色学校则是意味着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高校拥有学科、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而且高校还肩负着人才培育的神圣职责,是能够而且应该有效地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文化、生态治理等生态文明思想来指引高校的教育和发展。绿色高校建设是迈向美丽中国的重要步伐,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是促成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教育方式。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人生态文明思想,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人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提升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能力。当这些经过良好训练和培育的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之后,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且思想敏锐、可塑性强,善于接受环保新观念,形成生态新意识。将来的他们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栋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接班人和建设者,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员和倡议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践行者。所以,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高职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高职院校学生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现状
生态文明思想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内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现状不容乐观。
(一)高职院校忽视了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思想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思想的辩证统一,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要求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行动三者统一,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模式。但是,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培育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建立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一些高职院校对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缺乏必要的热情投入,在图书资料和设备上缺少资金投入,缺少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配套;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教学人员的配置上存在明显不足;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很少,甚至基本没有,致使校园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知之不多,参与度和认知度都相当低,甚至缺乏兴趣。而且,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还没能做到在评价内容上的知识与行动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在评价性质上的动态性与肯定性并重[4],这对高职院校的生态环境氛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不能很好地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二)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方式滞后于新时代要求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校仅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课程中体现了与环保相关的专业知识;70-80年代,一些高校开始设置环保相关专业;21世纪,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才开始得到加强。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高校的生态文明观念还不够成熟,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不浓,缺少适当的教材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现的生态文明内容不多,而且大多隐含在其他教育内容中,分散在思政课本的各个章节之中,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挖掘,这导致了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教育较为随意,很多重点内容被教师忽略了[5]。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仍然受传统德育的影响,忽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思政教学内容偏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地增加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教学内容,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所占内容的比例甚少,开设的课程也比较零散、随机,呈现出碎片化、体系不完整的问题,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理解的空洞,导致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例如,很多高职学生虽然知道一次性餐具有违生态文明思想,但在就餐时却因为卫生、方便等原因而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做出观念与行动不相符的行为,这也正是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滞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结果。再者,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还存在着课堂教学手段机械传统,课程教学评价主体单一、指标片面,缺乏多元化的情感体验,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价,使高职学生对思政课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师生关系趋向紧张,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成效。
(三)部分高職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存在认知偏差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00后的新时代大学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长大,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这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缺乏正确认知,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错觉,错误地认为我国地大物博,生态资源无限丰富,可以无限地索取和挥霍。特别是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之后,原本受到家长、老师严格管束的中学学习生活结束了,在宽松的大学环境里,在各种令人心动的广告和眼花缭乱的物质诱惑面前,不少人极易受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蛊惑和影响,出现消极从众心理,恪守生态道德的积极性、自觉性不强,很少主动深入地思考生态问题,出现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及奢侈消费等大量消耗各种资源和能源的现象,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不堪重负。[6]
(四)社会环境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新时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飞跃发展,智能机器层出不穷,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在充分享受高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之时,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中,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高科技成果面前,有些人的思想认知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科技是绝对能够解决中国发展中所有问题的万能工具,片面地认为科学能够破解一切环保问题,看不到科技发展的双刃剑后果,忽视了现代科技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大的矛盾,以及现代科技产品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伤害,如手机电池、废旧电脑、一次性餐具等。这些日常的生态问题都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危害。有学者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调研显示,有39.92%的大学生不太认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悖论,有17.39%的大学生很不认同这一观点,而接近42.18%的被调查大学生则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悖论,即两者不能协调共同发展[7]。此外,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言论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新时代高职学生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不了解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出现过度依赖高科技产品,漠视环保行为,无视生态建设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五)社会媒体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力度不足
当今社会,有些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习惯于迎合大众普遍喜欢的社会题材和类型,宣传、介绍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不多,影响了社会受众的学习途径,导致很多人的环保热情也随之逐渐降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虽然也有部分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媒体愿意宣扬生态文明思想,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有限、力量单薄,在纷繁多样的网络媒体中处于劣势,达不到预期宣传效果,甚至有些试图正面宣扬生态文明思想的媒体因得不到扶持而惨遭市场淘汰。对于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而言,他们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驱动下,勇于接受新事物;但作为青年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热点问题及其他新颖有趣的话题。在缺少社会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之下,许多大学生虽然知道我国生态文明的形势严峻,但却认为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就是学习,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深刻认识,也难以发挥自身的实质作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是政府的职责,只有政府部门才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关键[8],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施方略
在思政教育中,高职院校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解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教学问题,还要在课堂外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在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的言行,促进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保行动相结合,做到知、行、意的统一。
(一)提升高职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
青年生态文明意识强,则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强。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取决于其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和认同程度,而这种认识和认同程度又是建立在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程度基础上。要提高当今高职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认同水平,必须从认知和认同两方面双管齐下,在提高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水平。高职思政教育是培育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高职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能够自觉纠正其思想意识中对生态文明认识的偏差,提升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和整体认同,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并通过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民众,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使整个社会的生态精神状况焕然一新,对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建设
高职院校管理部门是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关系着生态文明思想在高职院校的落实状况。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校长及学校其他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视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培育成效[9],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所以,从高职院校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加快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建设,有利于明确和落实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并促进高职院校内部各种教学资源和力量的有效整合,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生态领域通识课程,着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投身绿色事业的责任情怀,促进其自觉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形成贯彻和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所要求的、与现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
(三)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师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
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在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认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不断地改善、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掌握与环境生态问题相关的最新前沿知识,熟悉处理最新生态环保问题的教育技能。高职思政课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师生互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之时,要以教师自身的实际行动和体会来加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引导力。此外,高职思政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认知和增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把握。这样,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然后把新的认知重新带人实践中,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与掌握,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师素质的质的飞跃。
(四)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和整合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学内容,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高职思政课的人才培育体系中,通过高职思政课老师的专业讲解,强化其教学内容,使高職学生彻底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同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重视学生课后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巩固和深化,促使学生自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日常生活、专业知识结合,培育高职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良好生态文明意识,促成其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这样,通过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强化高职学生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性和践行生态行动的自觉性,让新时代高职学生自觉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和精神,深刻认清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的发展大势,把握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走向,并在这样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找准人生定位、把牢人生开关、确定人生奋斗目标、获得人生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观念。
(五)加强高职院校科研体系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
科研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和任务之一,然而,传统的高校科研体系只是面向高校教师,其目的是通过科研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但是,对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工作其实也需要科研的助力,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发挥和结合自身的优势,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组织高职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配合思政课开展新时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教育。高职思政课应该引导当代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科学研究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切身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着力提升生态环保意识和投身绿色事业的责任情怀。同时,通过科学实践,高职学生能够加强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了解与掌握,提升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使生态文明思想在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成效落到实处。
(六)促进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生态文明思想要较好地融入高职思政体系中,除了坚持课堂理论教育外,还必须连通课内课外,加强相关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敢于和善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高职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了解。在学校的日常系列活动中,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生态文明思想的主题教育引入各种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中,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校园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绿色校园氛围,熏陶高职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使高职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生态文明行为。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利用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实践活动;组织高职学生在寒暑假深入社会基层,到各居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调研,建立高职学生的生态文明活动实践基地;推行“教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高职思政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纪念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3:56.
[2]任勇.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思考[N].中国 环境报,2018-05-29 (3).
[3]俞海,刘越,王勇,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实质、 体系特征与时代意义[N].中国环境报,2018-06-15 (3).
[4]沈莉,徐菲.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 (8): 140-143.
[5]陈翠丽.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探 讨[J].教育现代化,2019 (47):205-206.
[6]蔡美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实践路径 探讨[J].江苏高教,2013 (4):83-84.
[7]郝芳敏.大学生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认同 度调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 (7):154-156.
[8]段雪怡.大学生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认知度 研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 (13):126-128,147.
[9]朱蕾.简论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生长[J]江 苏高教,2017 (6):47.
[责任编辑 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