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后现代性叙事

2020-11-18郑少敏

北方文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郑少敏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所关涉的人类存在的叙事主题、主体异化与分裂导致人物形象陌生化的叙事手法等凸显了其后现代性特征,本文从后现代叙事视角解读魔幻现实主义作为后现代与现实主义杂糅的叙事特点。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主体存在;主体异化;后现代性

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中不乏后现代性。譬如:夸张、非理性、荒诞、时空错置、陌生化、颠覆性等。从后现代主义是多元论这一层面来看,魔幻现实主义亦呈多元论特征。这一点在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表现尤为突出:对“中心”进行解构,风格化的画面、戏剧元素、动画特效、交叉叠化、拼贴等都与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体现魔幻的元素趋于一致。温迪·B·法里斯在《魔幻现实主义:理论、历史、社区》之“谢拉扎德孩子:魔幻现实主义及后现代小说”一文中把如马尔克斯、萨尔曼·拉什迪等称为后现代魔幻现实主义者,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后现代主义中组成部分。“但无论如何,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可以被有利可图地扩展到描述西方当代叙事的一个重要主体,正如我所建议的,构成后现代主义流中的一股强大的潮流。”[1]

本文对中西几部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进行分析,抛开其他后现代的特征,仅从主体存在、主体异化等方面探索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的后现代性叙事。

一、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本体论”:主体存在

本体论的根本是“存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是研究物体的分类问题。之后哲学界对物体—观念—联系之间展开研究,随着物体与环境的变化,“存在”的涵义越来越丰富。本文所关注的影片中主体存在的问题,是从主体的现实存在与观念去探索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探讨形而下世界的形而上根据。抑或说是探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背后那个抽象的、精神或物质的基础。

假若正如布莱恩·麦克黑尔(Brian McHale)所主张的那样:现代主义是认识论的,涉及知识的问题,而后现代主义是本体论的,涉及存在的问题,那么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对本体论的思考——主体存在问题就具有后现代性了。后现代主义的实体哲学家们力图通过在不同环境下的哲学行动来重新定义存在,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生态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动物在自然和人工提供的环境中的认知情况。“后现代主义的个体是一些更加放纵的生命”[2],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观呈多层面特点。

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的“本体论”倾向虽然常被魔幻元素遮盖,但在华丽的魔幻外衣下常凸显主体的生存状态、存在等问题。具有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的中方影片如《Hello,树先生》《北方一片苍茫》,西方影片如《大鱼》(Big Fish)、《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等都涉及主体生存的问题。《Hello,树先生》中讲述了一个半仙、精神分裂的树先生的存在。是亲人与朋友的非正常死亡、同村人的霸凌、发小婚姻的背叛、自己婚姻的不幸的共同力影响的结果。《北方一片苍茫》中主人公王二好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与树先生有契合,二者均属于“灵异叙事”。前者具有“半仙”特征,能给人看病,讣闻凶吉,后者是“保家仙”“萨满”、一个充满同情心、为人排忧解难但同时又被世人抛弃的女人,一个善良却被民众唾弃为“克夫”女人的存在;主体所代表的生存状态,聋四爷代表的老人存在现状:空巢与养老问题;王二好身边的“男人们”的存在与观念(好色、重男轻女、狭隘、嫉妒、愚昧)。似乎在《北方一片苍茫》这部影片中,正如片名所寓指的那样:一片苍茫,里面的成年男人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常的,好色、嫉妒心强,重男轻女。这是闭塞落后的村庄所体现的现实状态。王二好的存在是在不断地抗争中显现的,她总是试图摆脱她作为萨满的身份,两次将法具扔掉,但似乎命中如此,无法摆脱。《大鱼》中的那位在儿子看来不断唠叨、語无伦次、一生都在说谎、夸夸其谈的父亲-爱德华·布鲁,一个一生充满传奇、不乏挫折,敢为常人不敢、经历了比普通人更多困难与挫折的退伍军人,他的生存所呈现出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心或潜意识,但故事叙事并未朝着沉重的方向发展,而是以一种积极、甚至是魔幻的叙事手法讲述一个勇敢男孩、继而是一个积极、乐观、善良的年轻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丈夫的故事、一个充满父爱的父亲一生非比寻常的存在;《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奥菲利亚幼小生命对美好和平的向往与法西斯政权代表维达尔上尉的冷血、成人世界中的冷漠、血腥的强烈对比揭示出西班牙内战残酷的事实存在。由此可见,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的本体论所揭示出人类生存状况的不同存在是通过不同的“现实”部分得以彰显。

二、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主体异化与分裂:主体自我形象的陌生化

恰如詹姆逊所阐明的那样:“精神分裂症正是后现代文化理论中一个非常流行的主题”[3];“踏入后现代境况以后,文化病态的全面转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由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取代”[4]。这种主体的异化与分裂通常是由于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和恐惧而导致自我形象的陌生化,是对常规形象的偏离,可表现为精神上或人格上的分裂、人神共体、身份的异化等。

《Hello,树先生》中的树先生、《北方一片苍茫》中的王二好、《大鱼》中的爱德华·布鲁、《潘神的迷宫》中的奥菲利亚都体现了主体自我形象的陌生化。树先生既目睹了父亲失手亲手掐死兄长,也遭受了最忠实的伙伴小庄的惨死、发小对妻子的背叛、老乡对自己的欺凌,他最终“半仙”身份的异化及最后看似人格的分裂,即是对他形象的陌生化。《北方一片苍茫》中的王二好是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女子,毫无怨言地带着无家可归的小叔子谋生并不离不弃,对前夫妹妹小孩的怜惜、对聋四爷的照顾均体现了她善良的本性,但是命运弄人,三任丈夫的死亡,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成为那个“克夫”的扫把星,她的聪颖、理性、生活囧境最终把她变成为一个替人看病驱邪的“萨满仙”,在这里,王二好这个人物形象的陌生化过程遵循着这样一个路径:普通农村妇女—克夫女—萨满仙—保家仙,这些被外界附在主人公身上的标签让主人公的最初形象陌生起来,主体通常是一种被动的形式,形象被“陌生化”了。王二好的那句“这是啥玩意儿?”足以体现她对聋四爷赠予她的“萨满仙”的身份和法具感到茫然与不知所措。西方魔幻影片《大鱼》中的爱德华·布鲁通过想象与传说的方式异化成一条大鱼,据文献记载,“鱼”在西方有象征基督的含义,也具有精神传播的功能。主人公不断地向朋友、亲人、儿子讲述他一生中那魔幻般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爱、勇敢与责任,由被儿子误解到最终获得儿子的理解,并在弥留之际以他向往的方式异化成河中的大鱼结束他的生命,也因此最终活成了故事中的大鱼,流传给了后人。《潘神的迷宫》中奥菲利亚这个主体的陌生化是通过身份的异化,奥菲利亚本是凡间一个纯真、善良的小姑娘,被异化为一个走失的冥界公主。随母亲来到专横冷酷的继父营地后的她,目睹了继父的独裁与凶残的现实,为了逃离现实中的身份,她尝试了各种办法,无意中被异化成一个冥界的公主,通过“寻父”,最终回到了冥界父亲的庇护中,只是以肉身的消失为代价。不难发现,在不少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对主体身份的异化与分裂,即形象的陌生化,凸显了残酷的现实。这种异化与分裂,陌生化手段正是后现代主义的显性特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和人自身被异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众多特征之一。

三、结语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无可非议的典型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但其蕴涵的后现代性也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西方学者Gerald Gaylard 在“殖民主义之后:非洲的后现代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一文中阐述了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主体存在的本体论层面、从主体形象异化或陌生化的叙事视角,探析了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的后现代性叙事,并以此层面为切入点论证了21世纪以来影片发展与流变中的叙事特点。

参考文献

[1]Magical realism:theory,history,community,Ed.by Lois Parkinson Zamora and Wendy B.Faris.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165.

[2]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5.

[3]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1.

[4]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47.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灵魂之湾》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