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岑溪牛娘戏传承发展研究

2020-11-18肖国正李运来

北方文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传承

肖国正 李运来

摘 要:近年来地方戏曲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作为地方特色剧种的岑溪牛娘戏,其传承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市场萎缩、观众群体减少、传承人青黄不接、剧目创新滞后、“人走戏亡”危机等。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整合链接相关资源,运用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破解牛娘戏传承发展困境。具体举措为营造良好的观众市场、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培养牛娘戏创新人才、建立牛娘戏传承数据库等。

关键词:社会工作;牛娘戏;传承

一、岑溪牛娘戏的简介

(一)牛娘戏的历史渊源

牛娘戏是民间带有宗教信仰色彩的祈福活动,其历史悠久,相传元末清初,民间已有唱春牛的习俗,每逢开春,村民自发聚集在村中空地开展“唱春牛”仪式,唱者为男伴女装成“插田姑娘”,颂唱对象为泥塑的“春牛”,由村中有声望的长者执鞭抽打“春牛”,口念吉祥如意的话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村民们边唱边跳轮流鞭打春牛。随着时代的发展,唱春牛的形式有了变化,春牛的制作工艺改为纸糊,由两人前牵后引,春牛肚内新添谷物,村民们在鞭打春牛过程中争夺鞭打春牛洒落的谷物。相传这些谷物放在田园舍边具有辟邪接福的作用,这就是牛娘戏的萌芽和起源[1]。

(二)牛娘戏的编制和表演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牛娘戏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是一种植根于田野乡间的民间艺术。据《岑溪文化志》记载,牛娘戏最早的文字剧本为《春色太平歌》,这是由“舞春牛”演变成最早的牛娘戏剧本。剧本所用的唱词和道白为岑溪的地方方言,工整对仗,比兴有韵,剧情主要体现农民精心耕作后丰收的乐趣。

现代牛娘戏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角色分为生、旦、老、丑四类,一个戏班有8~10人,演员通过自身独特的演绎方式在舞台上叙事,刻画人物。演出的基本内容包括牛娘爆肚戏、牛娘戏唱腔音乐、牛娘戏的乐器伴奏、牛娘戏表演程式和行当、牛娘戏舞美等。其代表性曲目有《亲家》《酒不醉人》《迎春》等。

(三)牛娘戏的作用

牛娘戏的演出一般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抑或是政府宣传活动出资邀请剧团,再或是有资本的主人家婚嫁丧娶时邀请演出。牛娘戏剧目大多反映的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頌利农政策等,其拥有的教育价值、娱乐价值、资源价值、文化价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岑溪牛娘戏传承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近年来,虽然国家致力于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颁布一系列保护政策,但牛娘戏的传承发展依然出现了困境,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其遭遇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戏剧受众减少

在文化大转型的背景下,受到多元化娱乐选择和消费的冲击,传统牛娘戏演出的形式,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缺乏创新活力,难以符合现代青年文化消费者的需求,故而导致青年受众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年轻人不认得牛娘戏的怪状,不得不接受观众日益老龄化的残酷现状。

(二)传承人断层危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任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实施手段,如果离开了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形态本身原有的价值与意义就会消失。根据调查情况来看,首先,从老一辈传承人角度看,从事牛娘戏表演的老艺人们有的去世,有的年龄老化、体弱多病,表演能力下降,表演水平随之下降,在传承教导中难以达到百分百的效果。其次,从事牛娘戏演出演员的年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了解,岑溪地区的从事牛娘戏演出一般的演员年收入在3~4万左右,而外出务工者年收入往往达到5~7万。牛娘戏作为口传身授的戏剧,其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外出务工相比要简单得多,两者相比必然选择后者,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导致能够传承牛娘戏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三)剧目创新滞后

人不仅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更是拥有者、享用者[2]。阻碍牛娘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牛娘戏创新滞后,当前牛娘戏的剧本创作缺乏专业的创编人员,曲目缺乏更新、形式缺乏创新,创作的剧本质量不高。一些牛娘戏演员属于兼职身份,不愿意花费过多精力进行剧本创新,导致同一剧本多次演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牛娘戏若不寻求创新,必然难以满足人们增长的文化需求,会造成演出市场处于边缘化,由此陷入文化创作圈的恶性循环悖论,牛娘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无本之源。

(四)戏剧“人在戏存、人去戏亡”的现象突出

许多牛娘戏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境地。牛娘戏在4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虽然留下了大量精湛的文物,如清代牛娘戏班鼓、清代牛娘戏剧本《舞牛书》《薛刚反唐》;“民国”时期戏箱、牌匾、戏匾、牛娘戏绣布披肩等历史文物,而目前仅依靠其后代进行传承是比较困难且和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仍有很多剧本未进行相应的保护记录措施,随着牛娘戏传承人的离世而出现“人在戏存、人去戏亡”的现象。

三、社会工作介入岑溪牛娘戏传承保护

针对上述牛娘戏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对解决牛娘戏的传承具有较大优势。社会工作者充当倡导角色,倡导政府部门颁布有利牛娘戏发展的政策,为牛娘戏的发展获得政策支持。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连接政府和社会上的资源形成合力,为牛娘戏保护工作形成有效的发展体系。

(一)营造良好的观众市场

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开展专项牛娘戏进社区的系列活动,如“牛娘戏传统知多少知识竞赛”“传统牛娘戏和现代牛娘戏讲座”等在大型社区开展活动,促进群众对牛娘戏的认知。此外,鼓励戏班与敬老院、救助站、慈善中心等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对牛娘戏进行宣传,将牛娘戏艺术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打响牛娘戏的文化品牌效应,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牛娘戏的独特魅力,使牛娘戏让更多人熟知和认可。

(二)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传承人是牛娘戏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冯骥才曾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传承就要断绝了。[3]近些年来,岑溪牛娘戏行业由于传承人缺乏而出现尴尬处境。因此,社会工作者发挥使能者的作用,可通过政府和学校教育等途径推动牛娘戏的传承保护。积极献言献策呼吁政府增强对牛娘戏的扶持力度。比如发放政策性补贴以增加牛娘戏传承人下乡演出的场次补贴、增加奖励性补贴等。学校教育方面,适当将牛娘戏保护的知识纳入当地中小学的文化教育教学当中,借助牛娘戏进校园、进课堂的形式,为新生代接触牛娘戏这一独特的文化提供机会,使其对本土牛娘戏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推动其积极参与到牛娘戏的学习和传承中去。

(三)推动牛娘戏人才创新培养

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选拔培养牛娘戏班现有老演员、牛娘戏的兴趣爱好者开展牛娘戏传承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加入小组悉心传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升牛娘戏剧团人员的专业技艺及素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推动政府牵头组织牛娘戏培训基地,链接广西区内高校资源,利用高校教師在导演、编剧、音乐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紧随时代潮流,开设牛娘戏理论、编曲、声乐、化妆、戏词等基础理论实践创新教学小组,培养新型牛娘戏人才。

(四)保留民粹,推动建立牛娘戏传承数据库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创造了良好的硬性的条件[4]。社会工作者链接档案馆、图书馆等资源,建立牛娘戏戏曲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对现存的牛娘戏进行资源数据化整合,利用图文声像等技术手段记录牛娘戏曲剧目、演出习俗、传承人、声乐、妆容、戏服等,方便后续相关研究的查阅、使用、共享,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使牛娘戏精美的技艺及相关历史文物实现完整的保存与再现,避免出现“人亡艺歇、人去艺绝”的情况。

四、结论

牛娘戏产生于民间,当前牛娘戏的传承遭遇市场、传承人、剧本创新等困境,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就是求变,联合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传承人等传承各方要素做出积极的努力。牛娘戏作为桂东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重视和保护牛娘戏,注重打造特色,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定能实现牛娘戏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林汝德.论牛娘戏的源流沿革、艺术特色和发展前景[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

[2]许林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J].浙江工艺美术,2006(04):97–101.

[3]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以重庆铜梁扎龙世家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3):111–116.

[4]王云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J].图书情报工作,2007(08):132–135.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传承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