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多角度分析

2020-11-18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4期
关键词:攻坚疫情

山东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2020年是我国扶贫工作决战决胜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参考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战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各部门各地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依靠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

二、全部脱贫是郑重承诺 必须如期实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实现,能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全部脱贫是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部脱贫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②全部脱贫如期实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③全部脱贫如期实现,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的重大责任,是中国为世界人口脱贫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

三、众志成城 为“战”贫汇集更多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020年4月8日,31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力量结对帮扶挂牌督战贫困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倡议的发布,既彰显出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意识,也为这些贫困村能如期实现脱贫注入了信心与动力。各地相关部门要及时搭建信息发布和需求对接平台,做好协调沟通,让帮扶举措切实落地落细落实,并持续跟踪对接帮扶情况,为社会力量提供便利。推动社会力量帮扶模式不断创新,打造扶贫新业态,让社会力量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越发紧密,形成良性互动,让“战”贫汇集更多力量,让贫困户脱贫的后劲更足。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形势不等人。越到最后越要斗志昂扬,汇集更广泛的“战”贫力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推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汇集起更广泛的“战”贫力量。

【参考答案】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脱贫攻坚中携手发挥作用。

②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即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济困扶弱。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汇集起更多“战”贫力量。

四、复工复产和精准扶贫同步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但不容忽视的是,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一是外出务工受阻。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有2 729 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如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将会影响这些家庭的收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二是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三是扶贫项目停工。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计划推进。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方能有效改变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问题思考】推动实现精准扶贫和复工复产需要强化政府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推动复工复产和精准扶贫同步进行。

【参考答案】①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接,推动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供求对接。

②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复工复产、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推动精准扶贫,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推动扶贫项目开工建设,有效改善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五、好“鼓”还须重锤敲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0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为基层降压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当前,脱贫攻坚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分了之”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脱贫攻坚的“后劲”,急切需要针对性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克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参考答案】①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防止脱贫攻坚工作松劲懈怠;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改善作风,深入群众。

②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纠正失职、渎职的现象。

③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要坚决纠正。

④坚持以上率下狠抓落实,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注重在实践中考核干部,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六、勇往直前 不获全胜不收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举世瞩目的中国超大规模减贫斗争进入最后阶段。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

脱贫攻坚战越往后难度越大,加之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只要我们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获全胜不收兵,就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既定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勇往直前,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勇敢地接受考验,因而需要“勇往直前”才能获得全胜。

②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越往后难度越大,因而决不能松劲懈怠,要“勇往直前,不获全胜不收兵”,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着重抓住内因,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因。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攻坚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