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盘活“枯燥”的思政课
——以民办高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20-11-18滕倩萍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高职

■滕倩萍/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研究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高于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大众媒体来获取。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却因其获取方便快捷、更新速度快、信息来源广的特点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民办高职的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且知识储备量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欠佳,尤其是近代“抗战神剧”的屡屡出现使民办高职的大学生们以为历史或许就是如此荒诞随意。

一、民办高职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现状

第一,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源地多为贫困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较低。除了教材之外,他们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读物不多,导致知识结构单一。第二,学生大多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没有兴趣。认为思政课是“凑学分”的课程,学习意义不大,故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第三,学生信息来源杂乱,自我分辨能力不强,受互联网信息、电视剧剧情和盗版读物影响较大,导致形成错误的历史观点。

二、盘活思政课

为了使学生爱上思政课,懂得课程的魅力所在,树立正确史观,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去盘活相对“枯燥”的思政课。

(一)使学生明白学习思政课程(历史)的重要性

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博士这样描述学习历史的意义:“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言未来,现代社会发展太快,预言未来太困难。历史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现代的社会文化所影响。所以这就像是我们祖先从冰冷的坟墓里伸出双手,扼住我们的脖子,强迫我们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学习历史是为了松开这双手,让我们可以看一看其他方向,试试不同的路。”赫拉利博士认为,一方面,读史能明智。一个民族的历史就好比一个人的记忆,而忘记了历史就如同失去了记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青年学生缅怀历史,勿忘国耻。这并不意味着要学生记住仇恨,找帝国主义复仇,而是要以史为鉴,记住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自立自强,避免重蹈覆辙。另一方面,纵观历史长河,参透历史的规律可以使一个国家和民族少走很多弯路,正确设计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此外,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培养爱国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及增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把OBE教学理念融入教学

OBE教学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1981年由美国学者斯派帝提出后迅速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传播应用。斯派帝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对OBE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定义:“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他认为OBE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OBE教学理念主要从以下4个问题入手:教师想让学生取得怎么样得学习成果?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总的来说,OBE教学理念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要把OBE理念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1、重新建构教学大纲

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大纲制定模式,紧紧围绕结果导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资源、课程考核等内容重新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设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教学大纲。

2、注重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重心要从期末考试朝着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转移,评价体系中平时成绩占比要达到45%以上。教师在每个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都应做个小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不局限于考试做题,而应该是多样性的,比如举办活动、竞赛等。最后通过测试结果,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运用测试—调整—再测试—再调整往复循环的方式,使学生最大化的掌握课程内容。

3、完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讲解,还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自主性,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政课,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授课模式,让学生自行去准备相关资料,在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的同时,也能加深知识印象。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章节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在上课时派代表带着同学们进行鉴赏,找出诗歌体现出的不同情感和风格,匹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道路的不同阶段中。

(三)玩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玩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课堂的主角转换成配角,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BOPPPS教学模型可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BOPPPS教学模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引入、目标、预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六个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引人入胜的话题来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始,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纪律大概率会持续保持和谐。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设置“课前黄金五分钟”,用来分享时事热点,和同学们一起将时事和史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建立课程总体学习目标和预计达到结果,让学生知道目标是什么,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第三,在建立学习目标之后对学生进行摸底,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和思路。第四,在上课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把参与式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置活动和讨论环节。第五,在每次课堂结束前对学生进行简单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当堂课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了不占用过多上课时间,测验方式可以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最后,每次课程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对当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要点,帮助学生记忆。

总而言之,想盘活“枯燥”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情,因材施教,进而转变教学思维模式,从以“教什么”为主转入以学生“学什么”为中心,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方能做到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