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

2020-11-18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学职业院校育人

■徐 晨/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开展素质教育是学生安身立命的基础,而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则是学生在立足社会的根基[1]。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树立良好的德行,所以职业院校教育必须以教育人为根本,做到德技并修。要始终坚持生产与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互助协作、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涵养、高水平和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2019年,国务院发文,要求对国家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同时指明,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需要落实和贯彻的基本要务,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不断完善评价体制,将人才培养更规范化、全程化[2]。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育人机制建设的新路径。

一、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必须着重关注的问题[3]。习总书记指出,作为振兴民族、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功在当前,立在长远的重要工程,对促进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意义非凡。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以及为谁培养指明了路径。

在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就是实施“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培养综合素质强的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强调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职业德行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德技并修使得学生既具备健全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情操,又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可以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进入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都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更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较为欠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度不够。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和学业管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立德树人教育机制没有彻底贯彻和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得到真正开展。此外,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疏漏,导致教学课程不断压缩,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时有发生,职业技术能力不高。基于以上种种,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存在成见和不认可。

(二)学生实习数量不足,工学结合不够彻底

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是进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的关键。但是,作者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校外实习基地在不同的地区,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很多院校的专业不能保证国家规定的5个以上实习单位的要求。总结其原因在于,与院校有合作的企业承担了相应的育人责任,却没有享受到其该有的权利,所以企业参与程度较低,导致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落实。

(三)教师缺乏育人理念

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往往缺乏育人经验,很多教师更专注于专业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对于育人育德教育缺少必要知识的指导,对教书育人的概念不是很熟悉,导致育人功能无法真正落实。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任务中,不能实现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此外,由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职称评价机制与科研课题、学术论文、教学量等指标有关,而对于育人等软性指标没有硬性指标的要求,更没有指定相应的考评制度。很多职业院校虽然提倡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是不会深入进行,这些做法显然对开展“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没有太大的帮助。

三、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新路径

(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建立有效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保障机制是指要保证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顺利开展,并进入长期、有效、良性发展而且在政策、制度、人员等各个方面相互影响的体系。保障机制的建立,需要在政府政策和行业组织的协调和保障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开展和落实。一方面,国家层面出台的《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政策对育人机制的设立提供宏观的指导,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宗旨是以育人为本,同时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的相关权益进行了保护和规范。另一方面,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政府指导,构建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

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以及实习企业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和谐、长期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出台有效激励校企合作的措施,通过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对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保证行业协会、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多个主体的权益。近年来,很多地方在开展“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方面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将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在促进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同时,对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培育了大量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职业院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培养兼具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科学的、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支持。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借鉴科学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考评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考评制度,教师是主要的评价者,然后是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显现,永远处于被考核、被评价的地位,导致考评主体过于单一。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应该不断丰富考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机制,将教师、实习企业、学生都加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容纳社会评价(学生家长、行业反馈、国家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想道德、技术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从多维度、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在评价方式和评价时间上进行创新,将以传统的课程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改为综合考虑课程评价与实习评价相结合,掌握知识能力与行为修养考核相结合,动态的、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加强教师品德修养建设

教师品德修养的好坏,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建设,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热爱教师职业,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教育使命,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要求教师能够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用高尚的德行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智慧,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积极培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优秀人才,既是学生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与目标实现、推动社会未来就业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从多个维度入手来参与育人实践,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政府为导向推动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品德修改建设等,进而来有效促进德艺双馨、德技并用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有效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勾勒出美丽的蓝图。

猜你喜欢

工学职业院校育人
盐工学人
——宋辉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