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语言学教学研究
2020-11-18周丽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院
■周丽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学院
思辨能力缺乏是英语专业教学的缺陷。思辨能力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种基本能力,大学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针对听、说、读、写等英语语言学基本能力展开,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近十年一直是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而提高思辨能力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英语语言学教学应该从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测评方法、师资发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和发展
思辨能力一般也被称为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是一个至少有2500年甚至数千年历史的概念。思辨能力在哲学上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依赖那些“权威”且富有知识和洞察力的声音。苏格拉底最著名的是探究和教学的方法——“苏格拉底方法”。他的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不同的方式对思辨能力的探寻做出了贡献。
理查德·保罗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着眼于改进”。迈克尔·斯克里文和理查德·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智力上熟练地综合运用观察、经验、反思来收集或产生信息的过程。彼得·法西恩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解释、分析、评估和推断的结果,以及基于概念、方法、标准或上下文考虑和对证据的解释作出的判断。”APA Delphi国际专家小组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衡量标准如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这个过程对上下文、概念化、方法和标准都予以充分考虑。”批判性思维就是利用这个过程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判断,以一种深思熟虑、追求真理和公正的方式来决定相信或做什么。
二、思辨能力的培养
布鲁姆·安德森认为思辨能力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只停留在思辨能力的识记、理解层面。特菲尔则认为思辨能力不仅包括“认知能力”,还包括“情感特质”。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的目标包括系统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英语语言学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学生形成对语言学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一)培养目标和模式
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核心培养目标缺少对思辨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明确提出要培养思辨能力。这导致英语专业教师和教研组都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当前英语界对于英语的学科定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英语专业需要和其他人文许可看齐,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包括思辨能力);二是英语学科教学要做到学以致用,培养适合各个领域的通用型英语人才。两者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和平衡。培养目标中加上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普遍公认的学科定位的落实。原来的培养目标更加倾向于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一批掌握法律、新闻、管理、经贸等领域基本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所以各个高校在划分英语专业的时候划出了一部分复合型的英语专业,如电子商务英语、金融英语等。这样做的后果是削弱了英语专业的专业性,同时对于其他专业领域知识学习得并不到位。
把思辨能力作为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平衡应用和专业学术之间的差距。英语语言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组成部分不能够丢弃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
英语语言学的课程设置不能够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要在语言学课程中添加一些更有利于思辨能力建设的理论性课程,比如社会语言学概论这类课程。不仅如此,学院还可以设置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课程,让英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促进他们思辨能力的产生。除了一般性课程设置以外,学院还可以开设讲座,以思辨能力为主题对英语语言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述。
(三)课程测试
高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考试驱动型的教育,老师规定要考什么内容,学生就会着重复习那一部分的内容。要想真正把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到学生的英语语言学学习中,就必须把思辨能力的测试融入进因与语言学考察范围内。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起自身思辨能力的训练。
课程的考查方式也可以更加思辨,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个人论文、小组论文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判标准,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卷面考查也可以涉及到思辨能力的考察。在题型设置上,教师可以减少填空题、选择题等题目的数量,增加需要学生输出思想的问答题、论文题。在答案的设置上,教师也可以不用设置统一答案,主要以激发学生们的批判性思考为核心,答案有理即可。
(四)教学方法
英语语言学教研组需要把思辨能力训练纳入课程教学大纲中,运用内依托式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影响。英语语言学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层次之分。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任务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年纪、不同的课型来制定。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高思辨能力的课堂活动和课后练习,从而在学生本科期间对其进行系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不再单向地填鸭式教育,而是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自由辩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用在英语语言学的专业课堂上,还可以运用在专业讲座中。
外国大学的课堂经常运用圆桌讨论作为主要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上课时并不由老师直接讲授课程内容,而是让学生们轮流上台汇报并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这种圆桌讨论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不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并且英语专业一般采用的是小班教学的模式,每个班的人数较少,圆桌讨论的教学形式很好实施。
英语语言学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还需要学生填写专门的课程评估问卷来进行验证,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是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英语专业教师必须对思辨能力的发展过程、思辨能力的概念、思辨能力的各种模型、提高思辨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思辨能力练习的方法等都要十分了解。在英语语言学教师自身缺乏思辨能力的情况下,学院可以邀请有关的专家开展有关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讲座;也可以邀请本校其他人文社科类的老师来组成一个思辨能力培养教研小组;可以先试点、后推广,在个别课程或班级中实验圆桌讨论等培养思辨能力的方法,取得成效后再在学院范围内推广。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还是世界一流大学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思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中,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思辨能力是大学教育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财富。本文从思辨能力的概念发展和如何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这两方面进行了探究。总的来说,思辨能力培养应该作为教学大纲的内容,也应该被纳入语言学知识性教学的过程当中并予以卷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