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0-11-18■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必备品,以至于学生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通过手机上网。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讲,时常感到需要与网络“争夺”学生。面对这一问题,还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浮躁问题
受现有教育体制的约束,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技校、中专等学校毕业的“三校生”或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高中毕业生,在思想认识水平、学习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与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1]。从“00后”高职新生思想行为状况调查情况来看,13.6%的学生每天花1小时使用手机,28.9%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在1到3小时之间,48.1%的学生上网时间将达到3到5小时[2]。而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等不良思潮,使得学生不得不直面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在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深的情况下,容易受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导致学生从内心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直以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都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岗位实习、技能训练等,使得学生需要反复进行机械重复的操作和枯燥的实习,与入学前的大学梦、职业理想等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思想落差的产生,更容易使学生投入网络“怀抱”,滋生不良情绪与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问题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载体、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相对滞后,面对多元文化语境,依然注重理论灌输和重复说教,导致学生的主体性遭到了忽略。在教育评价上,依然侧重理论知识考察,忽视学生价值认同、情感体验和素养形成,使得教育工作实效性遭到了削弱。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讲,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难以引发共鸣,使得学生更容易被网络上精彩的图片、有趣的视频等所吸引。而高等职业院校做为孕育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地方,培育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面对无法消除和弱化的思想噪音,还要通过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和把握网络文化话语权增强学生情感、理论认同[3]。
三、网络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教育理念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个体意识、独立意识等都已被唤醒,促使其不再愿意被动接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灌输和教育。面对这一局面,高职院校应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对话者,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技能训练、岗位实习等活动中,向学生介绍生动教育案例,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学生坚定信仰的实践场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内化为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视网络不良思潮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善于用主流文化回应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负面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发表“自由言说”的机会,并通过向不良价值观“亮剑”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社会发展过程中必将出现的负面问题,促使学生在思想文化碰撞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二)净化网络环境
高等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还应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思考人才培养问题,推进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的建设,通过弘扬网络文化主旋律实现网络空间的净化,使网络育人的功效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结合这一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完成网络信息传播管理制度的建立,联合网络技术管理、宣传部门、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进行网络文化管理责任的划分,对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完善,从顶层把好校园网络建设的关口,创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针对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应当加强舆情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传播违法内容的行为。完成专业教育队伍的建设,坚持在网络环境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科学鉴别社会不良思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的塑造工作中,加强师生协同互动,推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借助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先进人物评选,激发师生维持良好校园文化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支持学生开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最终展现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创新教育内容
在网络时代,需要对注重宏大叙事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信息接收习惯的微言微语,确保内容能够顺利进入学生视野[2]。结合这一思路,需要完成短小精悍的内容制作,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抖音等途径广泛传播主流价值观,以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内容设计还应强调精致、生动,在加强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弘扬的同时,能够配合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在红色文化学习和教育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完成“互联网+红色文化”的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微信、微博定期推送红色文化专题咨询,面向学生开放红色文化慕课,开发专属APP,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重温革命岁月,促使文化传播的时代性、有效性得到提升[4]。
(四)拓宽教育途径
面对网络发展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教师并非要一味阻止学生使用手机,而是应当将智能手机当成是拓宽教育途径的重要工具,随时随地向学生传递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即时性教学,一改过去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内容。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为占领舆论传播制高点,高等职业院校还应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运用组织活动、课堂传授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能够完成移动互联网平台搭建,确保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渗透到学生当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此,学院应推动校报校刊的数字化发展,完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APP的开发,开设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应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加强新闻时事和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学生较好适应校园生活,帮助学生加强学业规划,促使学生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得到正确指引[5]。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时空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迎合学生信息接收需求,继而取得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网络环境下学生不断浮动的思想现状,高等职业院校如果仅仅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是学生工作一个分支,将难以把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校园网络环境的净化,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和拓宽教育途径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