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发展前景与困境
2020-11-18■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2012年,慕课(MOOC)开始在全球广为传播,国内也兴起了关于慕课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浪潮,许多课程都赶着“慕课热”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但最近的几年以来,随着“慕课热”逐渐冷却,人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审视慕课的发展前景,重新考量慕课的发展困境和它的前景。慕课究竟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从而会对未来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昙花一现,快速的盛开又快速的凋谢,我们要从慕课的发展历程和本身的特征入手,结合教育的本质进行分析,重新考量慕课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发展的前景与局限。
一、慕课的发展与特征
(一)慕课的源起和发展史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首字语缩写,直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一般按照其缩写的发音翻译成“慕课”。关于慕课的发源,教育学界一般追溯到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而后“OER”的概念在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采纳。2008 年,正式提出“MOOC”概念的是加拿大的两名学者 Stephen Downes 和George Siemens,他们开设了第一门 MOOC课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关联主义与关联知识的在线课程),该课程既介绍了MOOC的模式,也以MOOC的形式开设,吸引了 25 名在校生和 2000 多名校外学生参加。2012年,Udacity、Coursera 和edX三大MOOC平台上线,由此拉开了在线教育 2.0 时代的序幕,2012 年也被《纽约时报》称为“MOOC 元年”。
(二)传统课堂、第一代网络课程和慕课的特征比较[1]
传统课堂即是班级制的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该类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学生人数存在限制,并且必须是本校本班级的学生才能参与传统课堂的学习。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互动,互动方式可能是对话式的互动,也可能是教师通过人格魅力的展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可能在课后布置作业或者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并且传统课堂的教学通常需要进行课程考试评价,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也可以请教老师,同时,教师知识的渊博、治学的严谨都可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师生之间存在着多种互动关系。
第一代的网络课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线课程,这种课程的方式类似于网络视频讲座,知识的传播是单向性的,由教师主讲,学生通过在线网络自行收看教学视频。在第一代网络课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互动,教师无法通过网络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实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同样无法向教师咨询和请教。但是网络课程的优势在于可以面对无限量的学生,学生的上课人数没有限制,也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所以,第一代网络课程已经具有了“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等特点。
慕课,作为第二代的网络课程,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因此具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大规模”、“开放”和“在线”。与第一代网络课程不同的是,慕课从多个角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慕课的学习中,除了观看教学视频之外,学生还可以使用课程配套的系统进行练习和测试,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布置作业并且通过平台的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发起定期或不定期的话题讨论,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既可以与教师互动,也可以与其他学生互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的,主办方将向学生颁发证书。
从这里可以看出,慕课虽然叫做“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但是“大规模”、“开放”和“在线”这些关键词都不是慕课的本质特征,第一代的网络课程同样具备了这些特点。是否存在互动性,才是第一代网络课程与慕课的本质区别。
二、慕课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是慕课发展的保障
教师在网络上进行视频授课的历史远远早于慕课的历史,为什么慕课就能成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大家所追捧呢?根本的原因在于慕课拥有的多种方式的互动,使其可以成为一门体系完整的“课程”,而第一代网络课程既没办法进行练习,也没办法进行交流,更没办法进行考试测试,不满足称之为“课程”的条件,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网络教学视频”。慕课一系列互动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和大数据服务器,在目前的慕课平台中,教师可以制作练习系统和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系统进行做题练习,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在线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组织,可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习者在慕课平台注册后,平台开设的课程都可以查询到,学习选修某门之后,将收到教师的开课通知和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料。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学习者能享受到持续多样的支持服务,教师也会与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以便能及时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每节课结束后,学习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和互动,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慕课中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及时的反馈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的积极性,慕课平台可以利用系统分析的技术,记录学习者观看教学视频的情况、练习答题的情况以及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通过多个指标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并在课程结束后对考核合格的学习者授予课程结业证书,这对于激励学习者的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是慕课发展的基础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慕课平台,创办者和发起人一般都是知名的高等院校。国外三大慕课平台背靠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国内的“学堂在线”由清华大学主办。这其中的任何一所高校,都是莘莘学子一辈子奋斗的目标,学校中各学科“泰山北斗”级的教师更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重要教学资源,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这些知名的高校学习。
慕课的发展给了学生们另一条通过最高学术殿堂的道路。在慕课平台中,没有了国度、时间、年龄、入学资格的限制,名校名师的课程触手可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可以尽情的享受著名学府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结束后,还可以得到名校的课程结业证。名校名师的效应吸引着大量的学习者加入到慕课平台中来。从另一方面讲,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名校名师而言,每一个学校所能教育的学习者是有限的,每一位教师所能授课的对象受到限制,而通过慕课平台,著名学府能更好的将其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向社会更广泛的进行分享,知名教师可以将他的学识和智慧向社会更广泛的对象进行传播,这本身对高校和教师都是一种吸引力。在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方面,学习者、高校和教师这三者找到了共同的契合点。
三、慕课遇到的挑战
2012年慕课兴起之后三四年间,慕课教学成为教育教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之后迅速冷却。慕课的出现的确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给各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与此同时慕课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引发各方展开了关于慕课未来与前景的讨论。
(一)学习者的原因
慕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资金支持、技术层面、高校管理层面都可能遇到挑战,但最大的挑战在于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持续性和教师资源的利用。
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持续性,是慕课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1]。许多的慕课平台往往注册人数很多,但真正能完成课程学习,并最终通过课程期末考核的人数却很少。根据教育技术专家Phil Hill教授的统计,在慕课平台所有完成注册的学习者中,大约47%的学习者仅仅是注册了学习的账号,但是从未进行过课程的学习,约38%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中途退出,大约只有15%的学习者能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2]。
在慕课的学习环境中,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仅限于在线的互动,教师无法面对面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学术的钻研精神,都很难在慕课平台中展示,学习的学生缺乏“现场感”,学生无法从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中获得激励,这是导致学生退学率畸高的根本性原因。
另一个方面,语言上的障碍也使得国内的学习者难以深入参与国际著名慕课平台的互动。对于国内的学习者而言,国际的三大慕课平台与第一代网络课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学习者既无法与教师进行交流,也难以与国外的学生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学习者对国外慕课平台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的原因
慕课成为热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名师名校的效应,但是要求在每个学科领域、每门课程都由最顶尖的名校名师开设慕课课程,实属不易。
教师要成为慕课上的名师课堂的主讲人,最少要有三个条件上的要求。第一,必须在其所教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在学术成果上能站得住脚,其研究成就能够被同行所认可。第二,必须擅长讲课,或语言优美,或风趣幽默,或逻辑严谨,或学识渊博,授课教师应当具有某种个性化特点,并且该特点能够让学习者所喜欢;在学术研究上有造诣的学者未必擅长讲课,在镜头下讲课,对于任何一个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需要专门的训练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并不是任何一个擅长在课堂上讲课的教师都擅长在网络上进行授课。第三,教师愿意在慕课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首先录制视频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课程开设之后,面对大量的学习者的提问,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回复和解答,而由于慕课平台是“大规模开放”的,简言之,学习者不需要付费或只付少量的费用,即使教师所在单位能够给予授课教师一定的酬劳,也必定是有限的,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贡献精神。
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教师,实在是十分难找。可是如果没有了名师的课程,没有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慕课平台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在国内当前的环境下,慕课的建设一般都以高校作为主导者,而高校通常会以科研课题或者课程建设的方式鼓励教师主动领取任务,但是领取任务的教师未必都能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在高校分派任务式的引导和组织下,慕课建设可能慢慢变成一种形式上要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产生真正高质量的慕课课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