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2020-11-18

长江丛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现代医学模式正在朝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进行转变,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但具备相关专业技术水平,还应当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将医学理论与技能的教授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重视程度比较低,致使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不够理想,走入社会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要求。因此,医学院校亟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与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相适应。

一、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新医学模式的生成,高职院校逐渐转变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朝着培养具备系统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努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医学生除了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通过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标准与思维方式,开展系统的病情思考活动。通过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提升。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一些人文课程,但是未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在临床实习阶段持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有助于促使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容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强化人文关怀的认知与内化,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完成,加快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职业观与价值观存在偏差

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各种文化都在影响着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利的社会风气极有可能对医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自我选择造成影响。伴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工作的开展,在校医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医学教育资源出现了迅速降低。一些高职院校只重视医学知识教育的开展,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医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中,很少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人文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活动中,学校更多的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致使一些医学生缺乏职业信仰,对价值观的感悟活动比较浅,亟需提升关爱意识与职业奉献精神,关于职业价值观取向方面存在着一些偏差。

(二)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关于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不够健全,人文社会类课程所占的课时非常少,大多数还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依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人文社会类课程的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只是将医学专业课程作为教学重点,考核评价方面也很少将人文素质课程作为重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临床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在临床实习阶段中,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方面,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科学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带教老师都是医学专业毕业,虽然自身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但是,在其思想观念中,对专业知识的关注程度更高。在开展相关带教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将培养重点确定为医学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三、高职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主要在低年级阶段设置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一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基本不会设置医学专业课程,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文教育主要是带教老师口头传授。面对该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设置相对应的人文课程内容。在低年级阶段中,主要设置具备公共基础性与医学基础性的人文课程,例如《社交礼仪》《大学语文》等医学生基础人文课程。在高年级阶段中,医学生就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针对临床医疗模式与医患关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设置《医患沟通学》等部分医学专业性人文课程。关于课程的选择方面,医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与具体需求来进行,促使医学生素质教育朝着临床实习阶段进行拓展,这样能够促进医学生运用医学人文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临床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体制培养工作中,临床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比较充足,但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重视程度比较低,不注重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为了使这一情况得到转变,针对临床教师,教学医院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活动,注重依据社会发展情况与学生具体情形,不断对培训内容做出改进与优化,积极举办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越来越多的临床教师主动开展跨专业进修学习活动,并确定医学人文教育科研项目,针对医学人文教育方式方法,开展相关研究与改革工作。

(三)改进临床教学带教模式

在临床实习阶段,关于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带教工作方面,临床科室所选择的临床医师不仅应当具备精湛的艺术,其人文素养也应当比较高,能够依据学科的特色,确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可以选择特殊病例,开展PBL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讲解医学专业知识内容外,还应当将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医学卫生法规、医学道德等有关内容适当加入进来。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就是医患关系,融洽的医患关系与有效的医患沟通密不可分。在开展临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关于具体临床治疗案例方面,临床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鼓励,帮助其主动和患者及家属开展沟通活动,将医患沟通的恐惧心理消除。

(四)制定临床实习教学人文素质评估体系

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医学生已经学习了人文素质教育课,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将会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需要接触许多患者。为了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持续性、规范性、高效性与系统性,应当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科学制定教学医院实习医师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并依据具体情形,不断对其健全。在该体系中,可以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加入进来,也可以邀请知名专家来医院开展相关讲座活动,促使广大高职院校医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在临床实习阶段中,除了进一步强化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之外,还应当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的训练与培养活动。在高职院校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中,医院可以进一步确定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无论是在临床实践与出科考核工作中,还是在毕业考试与招聘面试工作中,都应当将所明确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包括进来。

四、结语

在医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临床实习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促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医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将更多优秀的医学毕业生输送给社会,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