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情绪管理促进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

2020-11-18杨婧玉云南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绪心理

■杨婧玉/云南师范大学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谐社会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促进的是个人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教师的情绪管理属于前者,和谐的师生关系属于后者。

在学生眼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行为的示范者和规范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各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情绪管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稳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和师生关系的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情绪处于学术研究的边缘位置。一是因为人们对情感存在偏见,认为教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与情感无关;二是因为情绪是复杂多变的、难以琢磨的与客观测量的;三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情绪与女性话题紧密联系,不值得研究。[1]因此,教师情绪的关注度并不高。人们更愿意去研究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忽略了教师。作为教师,就要学会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与学生,教师的行为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一样也需要关爱,虽然他们具备了成熟的心智,但时常处在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上百个学生,学生的成绩、性格、行为等或多或少都能影响到他们的情绪,造成教师的情绪波动,更需要随时控制和管理。

(二)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和学生是一对很紧密的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模式和质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目前,教育教学理论和现实教育教学实践都表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两方面个体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质量。好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不断努力,实现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情感沟通的渠道在不断缩小,从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同时,小学生和中学生处于人的青少年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老师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期待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一方面对老师有防范心理,而且自我意识逐步完善,对周围的人与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且容易受环境和他人影响。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出现了某种恶化趋势。

二、教师情绪管理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一)教师情绪管理对学生的影响

根据“人际期望效应”的实验和理论,教师对学生殷切的希望能戏剧性地受到预期效果。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则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二)教师情绪管理对教师自身的影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成为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并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师生关系构成了巨大威胁。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工作环境和压力条件下,不是每位教师都会出现职业倦怠,即使有倦怠,其程度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与情绪压力源、个体拥有的资源以及应对压力的控制能力有关。[4]因此,对抗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在遇到情绪失调时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一种内在的和谐、一致或认知协调。

三、关于提高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思考

(一)学校层面

1、加强教师的心理资本管理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学校心理资本管理则是在教师队伍层面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它帮助调整教师情绪状态,缓解在工作中的身心疲劳,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让人产生积极情绪的颜色、灯光、声音等作用于教师的感官世界,还可以美化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校园文化等使师生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愉悦。

2、设置教师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

教师的负面情绪大多来自于工作压力,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导致工作倦怠,在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工作要求、提供更多工作资源是减少教师负面情绪最直接的途径,通过人际交往的训练,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识别他人的情绪,训练人际关系中的沟通技巧、参与技巧、表扬技巧和批评技巧,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之前的情绪交流和互动,创造一个愉快、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3、增加负面情绪的出口

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疏导、转化、控制负面情绪尤为重要。学校可以效仿有些企业设立的“情绪发泄控制室”,室内放着橡皮作的模拟人形,在工作中受挫的教师可以用棍子或者拳头痛打模拟人,以发泄自己的情绪。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为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针对教师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制定心理治疗方案,并进行观测,做好记录,防止教师出现因工作的负面情绪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扩大教师的积极情绪,增加教师的心理资本。

(二)教师层面

1、调整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认知

在师生关系中,如果教师不能改变观念,那么学生也很难靠近教师。教育是一种你来我往的交流,所以,为了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应当注重师生间的交往、有效师生关系的建立并掌握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6]从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上看,调整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认知、转变教师角色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2、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调节和克制,特别是在学生面前,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克制自己情绪的同时也是在教育学生;其次是削弱或者去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最后是调节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

3、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教师应当明白,每个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对生活和事物的认识和已经形成的观念,这些认识来自于原生家庭、社会经验和教育经历。当教师了解这些后,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导致情绪失控,而是能根据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能做到平等对待,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情绪心理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中国传统书院师生关系的构建、特征及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