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田智能监测系统实施现状与分析
2020-11-17樊会丽
樊会丽
近年,郑州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农业财政投资力度,但农田生产和管理手段仍较为落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建立一个满足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灾害预防、现代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增强政府对农业的监督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引导能力,郑州市土肥站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对接农业科技领军企业,了解农田信息管理科技发展趋势,结合郑州市农田信息建设实际,制定了《郑州市农田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经过努力,项目通过了郑州市发展改革部门的审核批复并得到有效的组织实施。
一、实施现状
郑州市农田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项目的顺利实施,大大提升了郑州市农田监测智能化水平,农业自然资源的数据化、建档化、规范化为农业的合理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保障。项目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建设遍布全市范围内的60个农田智能监测站,利用云平台实现数据中心功能,建设设立在郑州市土肥站的监控室,建设智能监测站点和云平台的通信网络。该项目具体分为3个系统,即数据采集系统、云平台系统、终端系统,其中数据采集系统工程共建设60个固定监测站,所有固定监测站均配置移动监测设备30套、土壤养分和重金属速测仪6套;云平台系统工程在云平台配置农田信息监测和管理软件系统1套;终端系统建设监控室配置软硬件并配置手机终端APP应用程序1套。项目于2018年7月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实施以来,运行状况良好。60个固定监测站每天3次定时对土壤墒情、地温、农田环境小气候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并根据情况实时调整监测频率;手机APP注册用户已达100户,注册用户除系统管理人员外,其余为各县(市、区)土肥专业技术人员。各级技术人员可通过手机APP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功能,结合人工分析对土壤墒情、病虫害、自然灾害作早期预警,逐步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减轻对地表水硝酸盐和地下水硝酸盐等的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系统可向郑州市各监测站点、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相关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户提供信息发布和查询服务。
二、监测数据分析
(一)2020年5月4日监测数据
郑州市监测点0~20 cm土壤含水量最大值为63.3%,最小值为4.8%,平均值为17.6%;地温平均值为19.2 ℃。20~40 cm土壤含水量最大值为37.7%,最小值为4.5%,平均值为25.5%;地温平均值为17.1 ℃。与2020年4月27日监测结果对比,0~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不变,地温平均值上升6.5 ℃;20~4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0.6个百分点,地温平均值上升3.2 ℃。
(二)监测结果分析
郑州市北部沿黄河滩地、中牟县东北部及登封市南部等少部分土壤墒情较为适宜,荥阳市南部、新密市北部及中牟县南部部分地区墒情明显不足,全市呈现农田土壤上青不足、整体干旱的现象。
(三)农事建议
当小麦处于扬花期,郑州市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而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小麦需水、需肥高峰期,水肥供应充足,有利于大穗形成。因此,可在灌溉的同时采取追施化肥和叶面喷肥等方式补充营养,促进小麦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進小麦籽粒形成。
三、建议
(一)加强维护
全市60个固定监测站均为室外监测站,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受人员不足限制难以及时维修处理,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正常收报。建议委托监测站所在的县(市、区)农业部门日常管理,建立固定监测站点定期巡视制度,有效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加大农业信息大数据的应用
2019年,郑州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云+大数据”,推进郑州市农业大数据开发应用。目前,郑州市虽然建立了全市农田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灾害预防和现代化管理,实现合理水肥灌溉和农业生产低耗高效,但对整个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来说仍然是单一的,没有形成农业信息大数据,还不能真正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建议充分发挥全市农田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平台的作用,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采集、共享农田信息数据,融合气象信息、种子信息、灌溉信息、市场信息、农业金融信息等数据,构建起从农田种植到市场效益再到农民收益的全链条农业信息化大数据,以点带面、打造亮点,加快推进郑州市智慧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