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研究

2020-11-17韩晓虎

灌篮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战术乒乓球趋势

韩晓虎

摘要:乒乓球是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一项运动。现如今乒乓球的发展并不均衡,逐渐呈现出了从事乒乓球运动人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降低的现象。所以,乒乓球运动也需要随着国际体育赛事的发展而做到与时俱进。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形式多样且较为复杂,本文便以乒乓球技战术为基础,探讨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乒乓球;技战术;发展;趋势

引言

乒乓是一项技能型运动项目,具有較强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乒乓球的比赛,一方面是对乒乓球的旋转、弧线、落点、节奏,以及运动员速度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参赛运动员的乒乓球技术和现场发挥的考验。现如今,乒乓球运动仍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运动员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并了解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从而有效推进乒乓球运动的创新。

一、目前乒乓球运动打法的取向

(一)积极提倡横拍弧圈球打法

横握拍作为乒乓球运动的一种打法,经常被欧洲运动员使用。客观来说,横握可以最大限度的使运动员充分利用肢体功能,充分、科学地利用球拍的每一部分,因而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横握拍方式拉出的弧圈,不仅具有较大的力量,而且具有极强的旋转性,会给对手造成较大的威胁性。由于横握弧圈球打法在攻守控制面上范围较大,所以,欧洲乒乓球运动员也一直是我国运动员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二)继续加强直板的创新

对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直握板打法是使用较多的打法,并且凭借着这种打法在多年中为国家赢得荣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此,我国乒乓球运动相关人员需要对直握板打法进行创新,特别是要注意对扩大反面的完善和发展。在原有的乒乓球技术上,直拍横打通过对上旋球、弧圈球、相持转攻、攻防转换等方式使直拍横打技术的反面技术得到了提升[1]。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将击球的手段细分,比如对加转的弧圈球以拍打为主,对不转的旋球以反撕为主等等。因此,乒乓球运动员们要对直握板打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更要注意在保证其优势的同时进行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三)积极发展削球打法

大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难度,而且对于乒乓球打法的创新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同时也会推进削球打法的使用与发展。对于乒乓球来说,重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变大会带给乒乓器更多的空气阻力,从而使球体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受到一定影响。狠、快是削球打法的突出特点,因此,削球打法的进步则是要充分利用其削球的速度。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的速度,与提高拉上旋的能力,运动员们就需要注意并严格控制削球的力度,进而有效推进削球打法的发展。与传统的削球打法相比,现代削球打法并没有做出过多的改变。

二、乒乓球战术的发展

我们常说的乒乓球运动战术,就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了战胜对手在比赛过程中使用的计谋和手段。可以说乒乓球战术的核心就是争取比赛中的局部优势。通常情况下,乒乓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实力相差并不悬殊,这也就要求运动运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战术争取到对局中的局部优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进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有利的局面,通过战术的合理使用赢得最终的胜利。

(一)比分的重要性

新赛制的实施使整个比赛的时间缩短,也就导致了运动员接球、发球的频率加快,在一定程度上给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使用增加了困难,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运动员需要正确认识比分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状态,为比赛的胜利奠定基础[2]。

(二)战术组合更加合理

新规则实施使乒乓球运动的战术组合更加科学合理。在发抢阶段,乒乓球运动员需要做到快、稳、狠,同时也要利用三、五板技术的衔接扩大抢攻范围;在接抢阶段,运动员则要加强二、四板技术的衔接,控制好发球的力度。

三、乒乓球运动技战术

乒乓球作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形式,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观性。世锦赛的有效开展,使乒乓球的技战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发展。乒乓球技战术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其赛事的激烈程度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乒乓球运动的可观赏性上。乒乓球的打法多种多样,也就使得乒乓球技战术的创新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

(一)乒乓球技战术的主要内容

乒乓球运动是经济类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种,在技术战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常说的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就是指运动员在接打乒乓球时的方式和方法。以中国运动员为例,其制胜的技战术可以浓缩为“快”“准”“狠”“变”“转”五个字。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五个物理元素。乒乓球运动是比赛双方通过出球、击球的这个五个物理元素进行运动的。因此,速度、力量、旋转、弧线、落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击打节奏、调节等因素都是乒乓球这项运动技战术中包含的元素内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双方都会受到彼此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乒乓球技战术具有组合、复杂、爆发的特点[3]。

(二)乒乓球技战术的影响因素

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乒乓球运动员自身的心智能力、运动素质等方面都是其影响要素。乒乓球技战术的最终表现形式则是通过运动员击球的时空来展现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在比赛中的技战术发挥都有是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运动员在技战术术方面的训练,而且必须要重视对于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

总的来说,乒乓球运动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对于乒乓球运动取胜因素的提升,是单一技战术与多种技战术之间的组合使用水平提升的过程。11分的赛程大幅度缩短了乒乓球比赛的进程,局部优势的争取成为乒乓球运动技战术的制胜关键。也就是说,在双方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没有较明显的区别时,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战术安排,保证在比赛中能过取得局部优势,从而赢得最终胜利。

(一)开局球技战术

一般来说,在比赛开始的前1至4分钟内的球称之为开局球。乒乓球运动员也需要在这一段时间内将自身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调整至最佳。运动员在开局球中大多以稳健的风格为主,主要是发挥出个人的优势特长。开局打下良好局势后,乒乓球运动员则需要在注重战术调整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剩余时间内的失误。但如果开局球中的失误过多,导致分差较大,运动员则要在剩余时间内以沉稳的心态处理发球。然而,通过对多场赛事的观察,在开局球时取得领先地位对赢得比赛是较为有利的。

(二)中局球技战术

中局球是指开局后5-8分钟的球,这时候通常是比赛的相持阶段。其阶段特征是,双方运动员都对彼此的技战术有所了解。因此,为了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胜利,运动员需要尽力争取局部优势,即比赛其中一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变换技战术,施以有效战术,比如可以利用换发球的机会进行抢攻。这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战术原则。

(三)尾局球技战术

比赛开始9分钟以后的球是尾局球。在这个阶段中,运动员是要稳中求胜还是大胆厮杀,以及施展怎样的技战术,往往取决于乒乓球运动员对于关键球的处理能力[4]。这不仅要求运动员要有精准高超的技术,而且同样要具备沉稳平和的心态。

五、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新趋势

(一)无遮挡发球所带来的变化

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施能够让接球一方了解到发球方的全过程。这也就在无形中降低力发球的威力,而接球方则可以很好的判断出球的旋转和落点。前三板争夺的焦点是抢攻。接球方的发力空间,在无遮挡球的规则下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技术施展空间,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运动员在发球时的技战术实施。比如运动员在发球时加入了主动攻击战术,同样也需要注意台内技战术的作用。

(二)进攻与防守出现了转换

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以及没有明显技术漏洞、和相持攻防转换速度快、战术应變快,是乒乓球技战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乒乓球运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正在随着国际乒联的各项制度的完善而不断优化。世界乒乓球竞赛水平的提升,会逐渐使乒乓球运动演变成一种专门的技术性运动,乒乓球的竞技终将会是实力强劲的运动员之间的对抗。乒乓球运动员可以通过对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有机整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为比赛的胜利打下基础。

(三)对运动员有了更高的要求

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运动员需要提升技战术组合的灵活性,掌握不同类型的战术组合方法,以突出其在技术衔接方面的优势。运动员对于某项技战术,既要能够与同类型的战术同时使用,又要可以与相差较多的技术综合运用,从而体现出其能够合理调动时间与空间上的跨度。跨度越大,难度就越大,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也就越强。能够在削中进行反攻,有又可以在反攻中进行实削,技术的反差越大,出球的效果也就越好。近年来的乒乓球比赛中的焦点问题,大多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接发球的抢攻阶段。随着无遮挡发球规则的推进,接球方就不是一直处于被动的局势了,而是可以通过观察发球主动进行有效反攻。接球方可以在第二板时主动展开进攻趋势,主动得分。乒乓球赛制新规则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的竞赛意识,使传统模式下控制为主的意识,转变为主动攻击、抢冲、抢先上手的竞争[5]。因此,在乒乓球比赛中,前三板的竞争通常是十分激烈的。第二,在相持阶段时,双方运动员大多会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主动进攻来获取局部优势,将对拉打法改变为反拉、反冲、反撕和积极防守的作战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在如今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运动场地、运动器材,以及技战术等都得到了有效整合。中国在乒乓球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我们仍需要大胆进行技战术的创新,为我国体育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利,杨三军.乒乓球运动起源与技战术发展研究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6(6):98–99,108.

[2]段博文.乒乓球技术进化发展研究[J].运动,2018,181(05):19–20.

[3]李海咏.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94–96.

[4]尤陶陶.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J].长江丛刊,2017(22):185.

[5]吴亭亭.乒乓球技战术研究进展[J].青少年体育,2018(08):117–118.

猜你喜欢

技战术乒乓球趋势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乒乓球与大铁球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迷你乒乓球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