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体育价值观下的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分析

2020-11-17杜电电

灌篮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文化家庭高职院校

杜电电

摘要:融体育价值观下,大力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及学生本身的认知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所以必须构建优质的体育文化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及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尊重学生差异,使体育价值观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高职院校;家庭;社会文化;院校体育文化

一、体育价值观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

在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教师与学生是主体,通过在校园内组织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此弘扬体育精神与体育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发展进程中,校园体育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属于一种环境教育,关系着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1]。体育价值观构建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体育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体育实践行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及学生本身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因此必须从多方入手,构建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

二、如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价值观互动可行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生本身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同样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也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体育文化氛围。

(一)学校教育

学校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良好的教育环境,传递文化知识,以此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建设[3]。学校教育是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树立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作用下,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构成二者的有效互動,不断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家庭教育

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可有效弥补学校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体育价值观树立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更加统一协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与锻炼意识逐渐加强,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家庭而言,适当地体育运动可促进家庭情感交流,也可紧密家人关系[4]。在现代化教育中,家庭文化对于学生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及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与学生家长形成联动,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优势,共同推进学生体育价值观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工作。

(三)社会教育

区别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与约束力,高职院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中,可从社会中及其养分,将学生乐于接收到体育信息资源融入其中,发挥社会教育优势,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此丰富高职院校体育价值教育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

(四)学生本身

高职院校学生是体育价值观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体,在持续不断的体育意识渗透下,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已经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5]。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认识,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体育文化,使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形成有机互动。

三、限制体育价值观与院校文化互动发展的因素

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与体育价值观之间的融合度相对比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4种。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体育价值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上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所组织的体育活动缺乏针对性、体育教育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发挥出体育教育、体育文化及体育精神的集中制。加之,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制度、体育硬件设施等有待完善,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就难以发挥体育育人的优势作用。二是,学生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普遍将培养重点投放在学生专业学习上,并不鼓励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体育短短,更别提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教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认识的发展,同样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三是,受网络文化及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很多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就是浪费时间,高职院校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网上冲浪与网络游戏上,这使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发生改变,更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四是,学生本身的思想认知,在校期间使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关键阶段。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情绪波动起伏比较大,比如在体育活动或是校园体育竞赛一旦发生冲突,就难以控制自己,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就会手足无措,这对于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树立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十分不利。

四、融体育价值观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加强校园体育基础硬件条件建设

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体育教育工作,根据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需求,不断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园体育基础硬件条件建设。比如添置体育运动器材、丰富运动器材类型、加强校园体育场馆与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加强,给学生创设出一个优质的体育环境,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体育教师需要鼓励支持学生多多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体育活动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构建加以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源源不断的校园体育文化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同时在体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活动管理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体育活动管理,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管理、体育竞赛管理以及相关社团活动管理,以此保证各项体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另外,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让学生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在此过程中,使高职院校学生切实感受体育运动价值。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体育价值观融入校园体育管理活动中,以凸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观,促使其真正自觉主动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3.积极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比如定期组织小校园体育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不同类型体育竞赛,借助持续不断的体育宣传与教育,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喜好,举办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比如校园运动会、体育友谊赛与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除此之外,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价值、体育精神等,以提升學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认同感,不断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加强家庭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价值观构建中,家庭教育因素必不可少,家庭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养成与体育精神树立有着深远影响,所以说应当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学生家长需要鼓励支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工作之余孩子共同参与多姿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这样既可融洽家庭关系,也可提升体育教育效果。作为学生家长发挥榜样的力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将家庭体育教育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社会宣传,弘扬体育精神

加强社会宣传,借助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宣传工作,向广大学生普及体育知识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在弘扬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促使学生通过观看国内外体育赛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加快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此外,学生在假期可多多参与社区组织的体育运动活动或者体育竞赛,将体育价值g观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与体育知识。

(四)尊重学生差别,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差别,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展规律、体育运动喜好及性别特征等等组织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因为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体育运动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体育教学应支持学生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发掘学生的体育天运动潜力,并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及个体差异可续安排体育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自信心,这样才能发挥出体育教育的应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体育价值观构建与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发展之间存在互动性,需要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加强家庭引导、加强社会宣传以及优化学生管理,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力.打造“三纵三横”校园体育文化,实现体育文化育人——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01):125–126+131.

[2]耿洁,许弘,王凤慧,孙麒麟.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实施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调研[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1):20–28.

[3]李燕燕.高校智慧体育服务新范式:生态建构与运行保障[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

[4]韦东谊,李荣源,张静文,刘懿翀,兰兰.基于传统保健体育特色在高职医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运动精品,2019,38(10):48–50.

[5]钮凤秋.浅谈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内江科技,2019(09):140+154.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家庭高职院校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六曜与日本文化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