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质疑到探疑,文言文阅读的二级阶梯

2020-11-17张明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质疑

张明

摘要: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疑。质疑,需掌握提出问题的角度;探疑,需掌握探析问题的路径。拟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引领学生循着“质疑”和“探疑”深入阅读文本,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质疑;探疑;阅读阶梯

学贵有疑,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从不同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深入思考文本引路;学贵解疑,学习要有所得还需“探疑”,运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索分析问题的前后、表里关联,寻找问题的归处,从而发展思辨能力。循着“质疑”和“探疑”这二级阶梯,学生的阅读品质自然会得到提升。

拟以《季氏将伐颛臾》(以下简称《季》)为例,引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提出问题,循路径探析问题,进而深入理解文本,把握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第一级阶梯——质疑有角度

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可以从字义的准确性、语气的情绪性、行事的目的性三个角度提出问题。

1.角度一:疑其字义的准确性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翻译。翻译时会遇到多译皆通的情况,此时,不妨思考“最准确的解释是哪一个”,从而更合理地理解文本。比如,《季》第一句话“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这里的“于”最准确的解释是引出拜见对象还是表示“被”?

2.角度二:疑其语气的情绪性

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是语气特别丰富,语气最能反映人的情感,是通向内心真实的一把钥匙。面对人物的语言,不妨思考“这个语气的情绪是什么”,从而更强烈地感受文本。比如,《季》中孔子三次曰“求!”传达的情绪分别是什么?为何如此?

3.角度三:疑其行事的目的性

人们在行事过程中常常掩盖自己的企图,正如孔子所说“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唯有多问“人物行事的目的是什么”,方能读懂文本。比如,《季》中冉有声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目的是什么?冉有是否“欲之”?

二、第二级阶梯——探疑循路径

面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遵循合适的路径探索分析才能无限接近合理的解释。

1.路径一:探析字义看文化背景

文言文字词是多义的,有些时候甚至是多解的,但联系具体的语境、文化背景会得出一个最佳的解释。语境分析主要通过联系语词相关的前后语意,依照相关语法位置,从而得出顺应文脉的解释。如解释“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后文孔子质问“何以伐为”,由此可以分析出“有事”的意思近于“伐”,当是攻打的委婉说法——用兵。

有些字义的探析可从文化背景入手。“冉有、季路见于孔子”,这里的“于”解释为“引出对象”还是“被”,或者说是弟子拜见还是孔子被约见,众说纷纭。探寻当时的文化背景,钱穆先生认为:“孔子归鲁,鲁虽不用,然犹以大夫待之,冉有仕于季氏,每退朝,仍以弟子礼来孔子家。”即孔子弟子参与政事后,依然保留了拜见孔子的礼仪。从孔子的思想和影响看,这个论断是合理的。孔子教育弟子很少满堂灌,都是寓教于言谈之中,老师弟子针对政、孝、仁等方面进行交流,孔子有言“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本文冉有、季路言“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为问事。故而,从《季》事件发生的文化背景看,“冉有、季路见于孔子”的“见”当是拜见,“于”为引出对象。

2.路径二:探析语气看人物关系

理解语气最关键处是理解说话者的情绪,情绪传导目的,而表达的目的往往和人物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季》中,孔子三次曰“求!”第一次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第二次孔子曰“求!……是谁之过与?”第三次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第一次是“恐怕该责备你”,语气尚缓,情绪疑惑;第二次是“是谁的错”,即就是你的错,语气肯定,情绪失望;第三次是“君子痛恨”,语气强烈,痛心疾首。

孔子这样的语气和情绪实为少见。为何如此?且思人物关系以明晰表达目的。

其一看孔子和冉有的关系。冉有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对他寄予厚望。孔子的目的当为教育冉有。眼见他要入歧途,脱离“臣”的范畴,故孔子是近于急切的愤怒。小错轻责,大过重罚。孔子责备冉有,是对冉有行教育之责,语气轻重,关乎教育效果。

其二看孔子和季氏的关系。孔子为鲁国子民,孔子表达的另一目的是间接告诫掌权者——季氏。孔子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然而冉有是季氏重臣,“在其位”,可是冉有未尽其责,所以孔子借教育之机,用重责的语气督促冉有履行告诫季氏的职责。钱穆先生认为:“鲁政专于季氏,冉有见用,竟不能有所纠正,故孔子深非之。”深非之方能传达之。

从孔子和冉有、季氏的关系可见,孔子重责冉有的目的既为教育冉有,亦为传递反对信息给季氏。

3.路径三:探析行事看立场性格

《季》中冉有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要理解他这样的说法,需看冉有的立场、性格。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鲁国的子民、季氏的家臣。在是否攻打颛臾这件事上,他作为参与者,必须站在季氏的一方,否则为不忠,因而他强调“夫子欲之”。然而,孔子站在鲁国子民立场,认为攻打颛臾不符合鲁国利益,故而反对攻打颛臾。孔子的见解促使冉有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是鲁国子民,认识到攻打颛臾是不合道义的。

孔子曾评价冉有“求也退,故进之”,孔子以为冉有的资禀较弱,性格逡巡畏缩。因而面对季氏的决断,冉有虽不欲之,但缺乏勇气反抗。孔子的话必须足够强有力方能促使冉有鼓起勇气反对季氏的做法。故孔子以“相”的责任和做法来教育他,语气强烈,责其逡巡,不能“顺其美,匡其惡”。

以上分别是从“质疑”和“探疑”两个方面对文言文阅读实践进行的阐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质疑还有很多角度,探疑还有很多路径,依文而定,文本的类型多样,“质疑”“探疑”的思维过程不尽相同。第二,质疑和探疑之间不是截然断裂的,二者就如思考和学习并无界线一样,是循环往复、不断向上的。第三,质疑、探疑二级阶梯阅读不是独立的阅读方式,和其它阅读方式是相通相连的,结合多种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文化,读出人格,读出思想。

猜你喜欢

质疑
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浅议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国内心理咨询界“价值中立”质疑声音的研究综述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参与度
挖掘“文本”空白,读悟表达补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