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0-11-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医学科病区

潘 玲

(溧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常州 213300)

多重耐药感染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院内感染情况,对患者的健康、预后恢复等均造成不良影响。对于重症医学科来讲,收治患者普遍存在病情急、危险性高等特点,更易发生多重耐药感染问题,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危害[1]。因此,做好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护理干预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病患58例为例,探究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及临床应用价值,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多重耐药感染病患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分组,对照组共计患者29例,包括男15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1.4±1.3)岁,其中12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7例大肠埃希菌感染。观察组共计患者29例,包括男14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平均(41.5±1.4)岁,其中11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1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7例患者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对比两组病患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密切监视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院内感染预防等。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过程为:

1.2.1 快速隔离

一旦在科室内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源,应立即采取快速隔离措施,以防止该菌株进一步传播至其他病房中。根据院内感染源防控标准,同时结合多重耐药菌本身的传播特定,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首先将感染多重耐药菌株的患者转移至担任病房,如病情较重不适合转移者可采取就地隔离措施,使其尽量远离其他患者。其次,在感染患者病床悬挂醒目标志,同时在个人病历中标注感染多重耐药菌,使护理人员可在第一时间明确隔离目标[2]。

1.2.2 快速上报

在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第一时间应立即上报至科室护士长,再由护士长上报至院内感染管理科室主任,由负责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对感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进一步判断是否应通报全院。同时感染科室主任应配合ICU科室护理人员制定隔离措施和护理方案,根据感染源生物学特性予以切实的防控。

1.2.3 严格护理人员卫生防控标准

护理人员需进一步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控标准,最大程度降低耐药菌株通过护理人员传染的概率。(1)需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标准,在接触感染者前后均需依照“七步洗手法”标准清洗双手,并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而导致清洗难度增加。(2)在ICU科室内应穿戴口罩、白大褂、卫生帽等,当需要进入到隔离患者病区时则需更换专用隔离服,并在离开时对隔离服进行消毒。(3)在ICU每床床尾放置一个快速手消毒剂,在查看不同患者时需先对手部进行清洗[3]。

1.2.4 加强环境物品消毒工作

进一步强化ICU内和隔离病区中环境、物品的消毒工作,要求未感染区域由清洁工常规消毒,而感染病区则需护理人员开展日常消毒清洁工作。为此需开展ICU科室内人员培训工作,强调消毒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分工。其中与医护人员、患者等日常接触概率较大的物品表面,例如医疗设备、床铺、床头柜等,均需使用含氯的消毒剂,规格应为2000 mg/L,指导清洁工熟练配置正确浓度的消毒剂。针对感染病区必须由护理人员实施消毒工作,且需对所有患者解除过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更换的物品需单独转运和处理,以免造成非人员因素交叉感染。

1.2.5 强化管路管理

加强ICU内各类管路的管理护理工作,对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进行有效防控。其中导尿管、呼吸管、引流管等均需定期更换,且更换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更换后的管路应单独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并标记为感染病区输出物品,以保证其处理过程中与其它物品分离。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置管评估工作的要求,每天均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开展评估,确认是否仍保持置管指征,如患者表现为无置管指征后应及时撤管,最大程度降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率。

1.2.6 强化外出、转科管理

当患者需要外出接受检查或转移科室治疗时,应预先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做好接触隔离相关措施,同时转运患者的医护者需穿着隔离衣,做好手部消毒等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且计算各组患者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对比差异性,另外评估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较差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占比+一般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研究结果后经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经x2值验证,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值验证,结果差异情况以P<0.05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

此次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29例患者仅1例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3.45%,对照组多重耐药感染29例患者中5例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7.24%,组间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目前医院内ICU科室面临的最严峻为之一,其与普通感染相比治疗难度更大、复发率更高,且对患者机体影响程度更深,为此ICU科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监测和管控工作[4]。首先在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需快速隔离,并上报至院内感染管理科室,由院方牵头开展科室间联动工作,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其次是加强感染病区患者的日常管理,消毒工作必须交由护理人员完成,以免普通清洁工操作不当导致病原菌交叉感染。第三,针对各类管路需开展强化管理,正确评估患者是否具备置管指征,对无指征者应减少呼吸道、尿道等置管,进而控制感染概率。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医学科病区
标准化病人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和应用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折痕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