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阈下构设高职财经商贸产业学院探究

2020-11-17崔鸽马鑫斌河南科技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9期
关键词:商贸产教校企

崔鸽 马鑫斌(河南科技学院)

就一般而言,“产”在生产领域指的是产业、实业,从上层建筑层面就是各行各业的具体生产部门;而“教”在教育学层面指的就是教育,而在产教融合当中“教”应该特指的就是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1],因此在十八周岁之后学生才能满足产教融合当中“被教”的角色,故在此特指高等教育。融合就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相互渗透、交融,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生的产物,即A与B兼容,产生了C[2]。

■产业学院的概述

“产业学院”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的“产业大学”,即“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创造的,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产品及服务的开放式远程学习组织,是学习者和学习产品之间的中介机构[3]。”而我国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以后,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敢为人先的依据自身优势学科与当地龙头产业共同兴办了南区电梯学院、小榄学院等多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切切实实的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相对接,从而称为产业学院。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创办的产业学院的成功,引起了业界内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办学组织的发展。产业学院的建设与成功打破了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的历史问题,为培养产业型、专业型、符合度高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种路径。

■财经商贸产业学院校内专业和企业岗位有较强的对接性

(一)财经商贸产业学院专业分类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财经商贸类中的专业类共有财政税务类、金融类、财务会计类、统计类、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电子商务类、物流类九大类[4];其中九大类别中高职院校开设的热门专业分别是财政税务类中的税务专业、金融类中的国际金融专业、保险专业、财务会计类中的会计专业、统计类中的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经济贸易类的国际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行管理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行销类的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类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类的物流管理专业(见表1)。

(二)财经商贸产业学院校企衔接分析

表1 财经商贸产业学院校内专业和企业岗位匹配一览表

根据对目录中专业的主要类别中的职业分类,其中财政税务类、财务会计类与统计类对应的职业代表可以统称为财务从业人员,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财务评估、结算等财务会计事务,对应职能部门主要有政府及企业的财会、税务等部门;金融类对应的职业代表可以统称为金融从业人员,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事务,对应的部门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商务咨询公司等;经济贸易类对应的职业可以统称为外贸从业人员,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对应的部门主要有外贸公司、国际货运公司、关税口岸等部门;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与电子商务类对应的职业代表可以统称为销售与管理从业人员,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企业的销售与管理事务,对应的部门主要是企业的销售部门和工商管理等部门;物流类对应的职业代表可以统称为仓储物流从业人员,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仓储物流相关事务,对应的部门主要是物流与供应链企业(见表1)。

(三)财经商贸产业学院建设目的分析

综上对高职财经商贸类的九大专业类别、五大职业代表及企业代表的概述,更加清楚的疏通了财经商贸类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这为产业学院的建设理清了校企合作的双互需求目标。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建设财经商贸类产业学院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加之校、政、企多方协同,采用企业偏平化管理模式、市场优化运行功能,以培养财务会计、金融、外贸、销售与管理、仓储与物流为代表的职业从业人员为办学目的的特色学院,从而实现一个专业群为多个产业群服务,打破传统订单式培养的单一模式,融合“现代学徒制、新型订单班级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财经商贸产业学院建设的建议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产教融合得形式,部分高职及本科院校正努力尝试,虽还未普及,但是前景可人。各种产业学院的兴起都是源于当地的产业发展,把产业学院作为助力产业更好发展的一个有力智库与人才的支持,为服务地方的区域经济释放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是产业学院的发展动力与方向。在此,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小榄学院的建设具有实践参考意义,把专业与产业相衔接,更能培养出精准的专业人才。而产业学院要实现“专业链+产业链”的深度兼容,就需要拥有政策保障、打破专业壁垒、完善的组织结构、有效的运行模式、高效的教学体系[5]。

(一)出台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政策保障之下,明确学校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定位,最大可能的使双方都是利益最大化的受益者,对于提高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是有帮助作用的。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要推动产业学院的建设,必须要做好学校与企业的机制变革,一是要把单一的学校主导,变革为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二是要政府部门健全产教融合具体实施细则,给予政策与法律的保障;三是要鼓励学校的教师走进企业,学习行业热门知识,掌握产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四是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培养,选派优秀员工参与授课。

(二)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

一个组织的运行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体制,良好的机构体系是产业学院运行的保障。在产业学院的行政机构运行设置上,要不同于普通院校的行政机构,在权责分工上要更加的具体务实。因此在产业学院组织机构设置上要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主要监管及问责常任理事会,根据财经商贸类的企业代表组建常任理事会,主要负责学院的总体建设;理事会下设院长办公室、负责统筹行政及教学,院长办公室下设产学合作办公室、教务改革办公室;产学合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与企业的衔接工作等,教务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

(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有效的监管机制是保障组织机构高效运行的重要制度举措,而监管的主体与权责尤为重要。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更加有保障运行机制的高效运行,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组建工作小组对产业学院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是要监督学校和企业的衔接,切实做到校企深入合作;二是监督学校要与企业实现专业和产业衔接,切实把“做中学,学中做”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三是要监督学校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岗位标准衔接,切实保障学生毕业即能胜任企业岗位要求;四是要监督学校教学成果要与企业生产要求相衔接,学校的教学成果要与企业生产有所匹配,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五是要监督学校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在“1+X证书”制度的实践下培养出有学历、有技能、有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四)制定高效的教学体系

教学的高效运行直接决定着培养学生的水平,因此构建高效的教学体系是产业学院的关键。因此,在财经商贸类产业学院的构设中要以岗位需要制定教学体系;以岗位能力和职业要求为理论的基础构设课程;以工作实际来构设专业的职业实践守则;以职业标准来构设实践考核标准。在教学设置中要构设基础专业认知课程、能力基础训练课程、专业综合技能提升课程、实景工作实训模拟课、创业就业能力强化课程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架设成校企融合,学为实用的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商贸产教校企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画像即墨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