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展会报道策略探讨

2020-11-17刘天纵

新闻前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媒体报道湖北

◎刘天纵

大型展会,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折射经济脉搏、行业动向的风向标。

上海进博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北京服贸会……近年来,《湖北日报》 经济新闻中心记者多次参与相关重大展会报道,并持续改进展会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角度,以求跳出“报资讯、报动态、报发布”的传统“套路”,将展会报道做深、做细、做实。

一、报道内容贴近“本地化”

现阶段,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展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地区,《湖北日报》 作为地方党报参与展会报道,除了要充分报道展会上的重要信息、成果以外,做好展会的“本地化”新闻,增强外省市展会与湖北的“贴近性”尤为关键。

因此,《湖北日报》 经济新闻中心在提前准备系列报道或专栏报道方案时,都会将展会的“湖北元素”放在突出位置,或作为报道的“开篇”和“重头”报道进行策划。

抵达展会现场后,如何做好“本地化”新闻?第一件事就是“找”。

因此, 承担展会报道的记者除了要在出发前与相关省市厅局、企业、行业协会强化联络,提前掌握本地企业、品牌、人员参展情况,还必须在现场跑起来、动起来、问起来,围绕本地企业、本地展商、本地嘉宾等“本地化”题材展开探访,让展会报道更符合省情民意,更接地气。

如,今年9 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第一时间做好本地化报道,湖北日报记者首先定位“湖北馆”,进行“靶点”式探访。 抵达现场后发现,展台面积约70 平方米,远比想象中的要小,拉风、吸睛的展品也不多,怎么办?

通过细致采访参展企业,并利用在展台长时间的观察,从专业观众的关注点中,挖掘展台亮点线索。 经过在“湖北馆”大半天蹲点采访。 记者总结出展品虽“体型”小巧,但科技含金高的特点,通过聚焦“手机显微镜”等创新科技展品,展现湖北服务贸易特色。

对于本地企业参与度不高的展会怎么报道? 要带着问题意识,以独特的视角,寻找报道发力点。

在2017 年的乌镇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记者千方百计找本省企业, 最终只找到了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互联网企业参展。

参展企业少,“本地化”亮点不足,是不是就可以放弃不做报道了? 不!

记者首先通过对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致采访,以《“再见,短信验证”,互联网大会上湖北企业搞出“大动静”,短信验证码或不再需要》等为主题,实现科技新闻通俗化表达,展现本地企业特色产品。

在总结思考篇中,以《乌镇,期待更多湖北好声音》为主题,通过“孤掌难鸣,只有一家鄂企在奋战”“‘共享’产品很多,本土品牌很少”等现场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培植互联网基因应直面痛点”的观点,让展会跳出常规总结类报道,让报道更有深度、更有建设性。

二、关注热点与趋势

大型展会,一次前沿产品的集中展示,一次最新思想的集中碰撞,一次未来动向的集中预览……因此,一个好的、传播力广的展会报道,一定要反映人们关心的话题,要能透过展会看趋势,让报道更有预见性。

今年9 月26 日, 在北京顺义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在底特律、日内瓦、巴黎等大型国际车展因疫情相继取消的背景下,北京车展成为年内唯一的A 级国际车展。

抵达现场后, 记者在做好东风公司等湖北本土车企的报道外,一定要通过“脚力”和“眼力”,关注行业共性问题、共同特点、变化趋势。

在北京车展20 万平方米的场馆中,记者从全球首发的82 台新车中,发现新能源汽车参展占比达40%,且各车企均在打造自己的“智能网联”平台。同时,通过旁听各大车企的现场发布, 并结合我国汽车销量连续4 个月增幅超10%的行业数据,总结出“北京车展传递中国车市回暖信号”的主题,回应了读者关切。

窗含四海千家货,门泊五洲万里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反映的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趋势。

要做好进博会报道,除了要对全球最新的“潮科技”与“硬核产品”进行探访报道,从进博会窗口观潮外向型经济发展,亦是读者的重要关注点。

签约项目, 代表了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消费趋势,映射着国内消费升级的新机遇。

为此, 在上海2019 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记者通过梳理国内相关省市的签约情况, 请专家解读上海新发布的《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观察进博会上受关注的新、奇、特产品,总结出——立足实体经济,引进先进制造业成各地“刚需”;细节定成败,湖北需向“国际标准”看齐;生活创意“脑洞大开”,国内消费升级带来发展新机遇三个层次,就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龙腰”,如何借“龙头”之势,当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追光者”进行了探访与思考。

在2018 年在重庆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记者就乌镇、上海、南京、天津、重庆先后推出各自“展会”品牌,全国各地群雄逐“智”,掀起一股智能产业发展热潮为思考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探访报道。

通过3 天密集探访,总结出地方智能产业氛围培育、展会“朋友圈”的招商引资效力、湖北汽车等优势产业遭遇新挑战等共性和趋势性问题,提升了报道的厚度与延展性。

三、创新全媒体形式

近年来,参加国内大型车展、大咖论坛、科技博览会报道中, 有个最直观感受——展会重要资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拿着手持云台或自拍杆直播出境的媒体记者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大型车展,一场展会有数千名媒体人报名,各类自媒体头条号、抖音号等直播内容层出不穷。

全媒体语境下, 对传统媒体的展会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拟定报道计划时,就需要根据展会内容、发布等情况,提前设计新媒体报道内容、形式。 同时,在记者逛展的现场采访时,需要一边走访观察、一边思考策划。即,快速梳理出哪些内容适合做新媒体报道(直播、视频报道、图片等),哪些内容适合做报纸报道, 哪些内容适合收集记录以备后期做展会观察思考报道。

传统报纸媒体记者做新媒体报道, 首先要掌握新媒体报道的技巧和手法。多年以前,笔者曾参加了一次在广州召开5G 科技展,笔者邀请了同事利用手机拍摄视频镜头,自己出镜解说,耗时近2 个小时。 但由于现场逛展人员众多、声音嘈杂,笔者因未佩戴蓝牙耳麦等录音设备,导致解说音频效果极差,降低了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报道内容上,也应突出个性,按照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报道策划。 如在2019 年上海进博会上,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策划了“跟着买手挑好货”的新媒体直播报道,湖北日报记者跟着武商超市采购部经理一起逛进博会,一边走、一边聊、一边看、一边挑,并实时与湖北日报客户端直播间粉丝互动,实时解答粉丝问题,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当日,湖北日报客户端平台发布新媒体报道《想近距离感受进博会 走!跟着“买手”挑好货》,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逛展采购现场。 在次日的报纸报道中,记者以《跟着“买手”挑好货》为题,以跟随式采访实录式的写作手法,提升了纸媒报道的现场感、可读性。

此外,纸媒记者与新媒体记者还要加强同台合作,各取所长、发挥合力,提升全媒体报道丰富性与层次感。

在今年9 月的北京服贸会上, 湖北日报2 名文字记者与2 名新媒体记者配合无间, 对服贸会盛况及湖北元素进行了两场为期1 小时的直播报道。同时,新媒体记者与纸媒记者配合采访,拍摄了10 条时长约15 分钟的VLOG 短片,介绍湖北参展企业特色产品。因全媒体报道的及时性、贴近性、趣味性,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参展企业的好评。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媒体报道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