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战“疫”报道中的“小切口,大主题”
——以楚天都市报摄影专题《疫区之夜》为例

2020-11-17朱熙勇

新闻前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疫区抗疫

◎朱熙勇

“如果你的报道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武汉“战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冠肺炎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武汉是抗击疫情主战场,也是新闻大战的主战场,武汉媒体记者理所当然成为冲在最前线的“战士”。广大摄影师和摄影记者不避风险、深入一线,以镜头为武器,从不同侧面、不同切口记录、描绘这一历史大事件。 在海量的新闻报道中,有的聚焦热点,聚焦战疫过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 有的则是选取火热大事件背后的小切口,选择平凡人、平凡事来反映大题材。

以小切口报道大题材的意义

“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是写作中经常用到的手法,小切口报道大题材就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即通过小事反映大的主题,通过细节展示精神风貌,它可以四两拨千斤,可以见微知著。在新闻摄影中也一样,摄影记者巧抓小素材来反映一些大的主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美国著名摄影师亚瑟·罗斯戴尔所说:当你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报道对象,你完蛋了;当你选择一个社区作为报道对象,你很困难;当你选择一个街道作为报道对象,你可以办到;当你选择一个家庭作为报道对象,你容易多了;当你选择一个人作为报道对象, 你成功了。 ——你当然可以有选择一个城市的雄心,事实上也完全可以办到,但是,那也得从一个人开始的,从一个细节开始。

在记者云集的武汉抗疫主战场, 新闻摄影报道如何出新、出彩,摆脱雷同境地,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大题材,摄影记者不能面面俱到,要学会取舍,更要另辟蹊径。

在整个武汉抗疫报道中,摄影记者关注的方向不尽相同,有的长时间专注某一方面的报道,甚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人民日报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逆行武汉,并在武汉‘驻扎’了66 天,与60 多位同仁一道,为白衣执甲的4.2 万名医护人员每人拍一张肖像。这个浩大的摄影项目被外界称作 “为天使造像”,4.2 万幅肖像是医护人员交完班后,在清洁区休息空间后的一个小空当完成的。

武汉的摄影记者金思柳却以武汉住宅楼的阳台为舞台,完成了摄影专题《阳台上的书画战疫》,表现疫情防控期间, 许多宅在家的武汉市民和艺术工作者用手中的笔和琴作武器,描绘和讴歌战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下沉党员干部及公安民警,向勇士们致敬的感人画面, 同时也表达了武汉市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武汉保卫战”中,1000 多万武汉市民宅家隔离76 天,封闭管理如何拍摄宅家抗疫? 武汉的摄影师胡伟鸣却以自家阳台为支点,聚焦的主角是自家对面居民楼,专注每家每户的阳台以及透过门窗内的点点滴滴, 真实地讲述了武汉人的居家隔离生活的故事。 他的摄影专题《宅家抗疫》表现手法独具一格,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旅居中国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好久不见,武汉》6 月26 日上线,2 天后的28 日登上当天微博视频社区排行版第一位,观看量达到近1900 万次。 武汉有一千多万人,就有一千多万个故事,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可能很感人或很精彩,但竹内亮仅仅选择了10 个人、10 个家庭为拍摄对象。 故事看似简单,谁都可以拍,但是又不是谁都可以拍的出来。 这个作品非常老百姓、非常接地气,得到武汉市民和世界各地观众的认可,这就是真实的武汉。

选择“疫区之夜”是一招险棋

一招险棋,形容做某一件事没有十分的把握,做好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做不好则一事无成,甚至全军覆没。在整个武汉抗疫过程中,笔者只专注武汉人民的夜生活、夜经济,医院、方舱、隔离点等新闻风暴眼都不拍摄,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将失去记录许多能够载入历史的时刻和画面。从3 月8 日开始,笔者几乎每天晚上巡游在武汉大街小巷,坚持拍摄3 小时,记录从封城到重启的街头变化。直到8 月中旬,才基本完成《疫区之夜》摄影专题的拍摄。

业内把新闻主题视为新闻报道的灵魂, 新闻视角就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媒体在做重大主题报道时,往往从小处入手,切忌从大而全、多而杂的角度面面俱到,而忽视了读者关注点、兴奋点是什么。这个关注点和兴奋点就是百姓关注的新闻点,这个新闻点就是记者需要的关注视角,这个新闻视角就是新闻采写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如何选择新闻着力点关系到新闻摄影作品的成败得失。 笔者兵行险招选择武汉之夜作为报道的切入点有三个理由。

一是错过了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 所谓报道时机,就是在新闻报道中寻找到的有利于报道获得良好效果的机会。报道的时机得当,会引起受众的兴趣和重视。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可能削弱报道应有的效果。 元月21 日至2 月23日,笔者被困在广西整整33 天,在这33 天里,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正在经历历史剧变。 作为摄影记者,在这场武汉抗疫新闻战中笔者已错失了最佳报道时机。

二是武汉采取封闭小区、居家隔离管控,难以挖掘到典型的人和事。 2 月23 日,笔者历尽千辛万苦从广西脱困回到武汉,又被居家隔离行动不便。 此时此刻,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蔓延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抗疫局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已由被动战向主动战转变。各大媒体开始关注“你居家隔离,我为你后勤保障”上来了。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等都化身为“雷锋”,放弃休息,日夜坚守点。 这些英雄成了各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开辟了抗疫新闻大战的第二战场。 笔者发动楚天都市报摄影部的所有摄影记者走基层,下沉到社区去抓鲜活的新闻。

三是另辟蹊径,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另辟蹊径就是从恰当的角度出发,抓准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引起受众共鸣,使报道更加有深度。

笔者之所以选择“疫区之夜”,是因为有千万人口的武汉无论是封城时、还是解封后以及到了后疫情时代,市民的夜生活均值得关注,值得长期跟踪,特别是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外疫情还处于焦灼状态的形势下,武汉恢复正常生活的状态对比效果更具冲击力。

五个专题构建“疫区之夜”

当“疫区之夜”确立之后,除了能够灵敏地觉察到已经发生的新闻外,依然对那些已经存在或潜在,但目前尚缺乏新闻价值的线索保持敏感, 时时积累。 只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才能在找到切入点后迅速组合素材,形成专题报道。“疫区之夜”摄影系列由《封与解》、《武汉封城》、《武汉解封,新寇勿扰》、《地摊主播》、《疫情下的夜经济》5 个专题构成:

1.封与解。 6 月12 日18 时,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09 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宣布,自6 月13日零时起,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降低至三级,并相应调整优化有关防控措施。 消息发布后立刻刷屏,降级来之不易,但防疫常态化还在继续加强。

6 月13 日,楚天都市报用两版来刊发笔者的摄影专题《封与解》, 作品选取3 月与6 月两个时间点, 武汉的武汉关、吉庆街、汉街、保成路夜市四个同一街巷的夜间影像进行对比,从图中感受“封与解”的不易与欣喜。楚天都市报策划的图片报道再现当年“大事看楚天”的气势。

2.武汉封城。 该专题主要拍摄武汉封城时期和解封初期的武汉市民的夜生活。专题里没有新冠肺炎感染者,也没有最可爱的白衣执甲,只有普普通通的“守疫人”,以及为1000 万人居家隔离做生活保障的夜行人。4 月8 日,武汉迎来久违的解封,图上除了展示在汉街飞奔跳跃的小女孩,但更多的是市民的镇定,平安健康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武汉封城》获得好评的一个原因就是片中被拍摄者都很自然,很真诚。

3.武汉解封,新冠勿扰。 该专题拍摄主题是武汉解封之后,武汉的烟火气慢慢回归,特别是武汉夜生活的复苏。

疫情下有很多人在坚持着,坚持着活力的武汉,坚持着动人的武汉,坚持着不放弃希望的武汉。在这个专题的拍摄中,笔者尽量做到“自然”“真实”“令人感动”。这是一件非常老百姓、非常接地气的作品。在这组图片中摄影师不是要塑造英雄,而是要走进日常的武汉,了解和摄影师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

4.地摊主播。 疫情之下,直播改变世界人民的生活习惯。随着疫情的结束,各行各业开始复苏,国家开始放开地摊经济。 当地摊经济遇到直播带货,就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

初夏之夜,复苏的大武汉,除了正在回来的那些熟悉的烟火味道, 还有与疫情前不一样的风景。 在江汉路地摊夜市,你会看见有一个小姑娘在直播卖衣服,一个大叔在直播卖鞋子;在保成路地摊夜市,你会看见一个女主播正在直播手机贴膜, 还有人直播卖饰品……马路牙子成了他们的直播间,过往的车队人流,为他们支起背景板。 每一个地摊都是一个舞台,她们就是这里的主角。

5.疫情下的夜经济。 这次疫情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很多人陷入了就业危机,企业陷入经营困难。 疫情过后,民生就变成了首要任务,夜经济、地摊经济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群体收入有着积极意义。 围绕“地摊经济”崛起,这次镜头聚焦到五星级酒店摆摊卖烧烤,精湛的厨艺、干净的就餐环境,受到食客追捧。这种新形态的街头饮食文化当然值得报道。

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夜经济”报道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正经历动荡,全世界人民正在努力战胜病毒。中国控制得早而及时,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但疫情对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影响将是长期而巨大的。后疫情时代的夜经济具有全球性,将是全世界记者长期关注的选题,笔者将继续拍摄下去。

2019 年12 月,“夜经济” 一词入选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 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发展夜经济成为各地消费提升的重要举措。在疫情期间,特别是武汉部分消费需求被抑制甚至“冻结”,在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武汉全民核酸检查之前,“夜经济”就是“地摊经济”;全民核酸检测过后,随着生活服务业复工营业的全面推进,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夜读、夜展等消费都将进一步恢复,从而全面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的全面复工复产。

而随着疫情逐渐平稳,各地防疫状态降级,夜经济又成为了消费复苏的风向标。夜经济的复苏将是漫长的,值得摄影师铭记,并用相机认真记录这段不寻常的历史。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疫区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抗疫之歌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团结抗疫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