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与地市级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2020-11-17牛四光

新闻前哨 2020年10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竞争力

◎牛四光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对地市级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言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手段, 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报纸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正面也有负面, 需要新闻人员合理把控报道策略和原则。 在日益完善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新闻界逐渐提高了对报纸新闻竞争力的关注。

一、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含义

重大突发事件有几大特征,突然发生、出乎意料、不为人们主观意识左右且会极大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所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就是媒体单位或机构及时性的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出乎意料不可预知的,有违事情常态的发展,所以相比普通的社会新闻和时政,其造成的震撼效应要大得多。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因为新闻媒体的介入被无限扩大, 毕竟介入之前的人际传播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经过大众传媒相继报道后的重大突发事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吸引大量的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资源就是新闻事件社会影响力的体现。

二、对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地市级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整体系统,具体指的是报纸根据自身拥有的综合性资源,在竞争中超越其他对手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能力与优势。 作为一种特殊性行业,报纸其实属于一种知识经济,被划分为信息产业范畴,尽管在某些属性上与普通企业相似,但就根本上来说是完全区别于普通企业的。 普通企业在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更倾向于前者,致力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报纸不同,其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保证两者的统一性才能长远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市级报纸都已经进入市场, 所以在解读报纸核心竞争力时有必要一并考虑其所具有的经济属性。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报纸就好比“影响力经济”,换言之,报纸自身经济价值是通过出售受众注意力实现的。

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对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在众多新闻品种资源中,重大突发事件可谓是“稀缺资源”,因其具有超强的新闻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报纸竞争中最为激烈的焦点。 要简单直接的衡量一家报纸的新闻队伍综合素质、 信息敏感水平以及组织指挥能力,就是将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主要评判标准,这直观的体现的报纸的影响力和社会形象, 更是报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常情况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带给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都是正向居多, 比如积极参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有利于报纸品牌的打造、提升报纸的社会公信力、丰富采编实践经验等。但是,重大突发事件与其他普通事物一样都有正反面,创新编排、报道出彩、深挖内容这些肯定会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但如果整体报道显得平淡无奇,非但不能促进报纸核心竞争力提升,还可能对报纸形象造成损害。

四、地市级报纸报道重大突发事件需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形成独有的报道特色

重大突发事件对地市级报纸而言无疑是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并赶超对手的机会。纵观新闻发展史,曾经有很多弱势报纸媒体就是通过出色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而声誉鹊起。基于对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 地市级报纸要遵循扬长避短原则开展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工作, 深入挖掘事件内在潜力,形成独有的特色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快速提升, 在市场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对于擅长从反思视角编写的报纸单位,其在争抢第一报道时间的同时, 会将重点放在后续的深入报道和事件反思上。反之,对于本身具有短消息和速度快特征优势的报纸会在兼顾深入报道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抢发短消息和拼抢第一时间上。

(二)重视报道策略的应用,合理把握新闻报道的“度”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难度较大, 很容易涉及敏感性题材, 因此在具体报道过程中有必要就题材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报道方法,合理把握新闻报道的“度”。具体的事件类型有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重大政治性事件和涉外重大事件等,以自然灾害为例,在确认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及时报道和连续报道两种方式, 用短消息拼抢第一时间,随后通过采访范围的扩大连续发布更为全面、细致的深度报道, 对于各种灾难性事故也可以基本上沿用自然灾害的报道原则。合理把控新闻报道的“度”,这个“度”的衡量标准为适量、适时、适宜。 适量指的是避免盲目炒作,有闻必录;适时指的是避免一味图快而不顾相关利益牵扯方,要看准报道时机,也不能拖泥带水慢半拍;适宜指的是报道工作要按照宣传规定进行,控制好政策口径,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修饰。

(三)严格遵循新闻报道规律注意报纸内容导向性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要严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新闻媒体得以长久存在并健康发展的根本在于其报道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地市级报纸而言,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还是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在编辑报道上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相比普通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多, 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大大增加了编辑报道的难度,不容易正确把握事件报道方向,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社会稳定性带来影响。所以,地市级报纸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必须站在政治家的立场, 严格遵循新闻报道规律, 用客观、辩证的态度分析问题,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弘扬真情与关爱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对生命价值和尊严表示绝对的尊重,弘扬人间真情与关爱,这才是新时代地市级报纸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第一关注应该放在事件本体上,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将“悲剧”当做“喜剧”唱,要客观的反映事实真相和社情民意;其次要关注生命个体,尤其是处于困难生存状态中的群众,将报道中心放在抗争于苦难的生命个体, 关键在于透过平民的视角去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妇女、老人、儿童等。再次要大力弘扬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关爱。 重点凸显党和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视, 在报道紧张有序救援过程和无私奉献救援人员后,再将重点放在细致周密善后工作的报道上。虽然内容新奇、刺激的报道可能创造不错的短期眼球效应,但就长远来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弘扬人间真情与关爱才能历经时光的考验,不可世人所唾弃,这也是很多大型的严肃主流报纸能够长久稳定发展的内在原因。

结语

总而言之,地市级报纸与普通企业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具有更多的独特性。 作为报纸新闻报道中“稀缺资源”的重大突发事件对地市级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在高效报道组织机制的前提下做到扬长避短、遵循规律、坚守“以人为本”原则,提升地市级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竞争力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