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社会责任

2020-11-17俎孟晗

新闻前哨 2020年10期
关键词:舆论责任群众

◎俎孟晗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成为了人民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这种形势下的我国媒体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热点事件了解的更快速,促使网络舆论的扩散力度大,也容易产生强烈的社会情绪,导致非理性的言论、负面信息等问题突出。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在社交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审核管理,导致了一些虚假、低俗网络信息和观点的存在。 更有一些社交媒体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过度的营销、诱导分享,使媒体宣传一度失信。

一、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媒体社会责任需要每一位人民群众共同肩负的责任。早在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媒界就提出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观点,并编制了《报业法规》明确了媒体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及义务。而我国对媒体的社会责任从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出发, 切实服务于社会公众、国家,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传播形式的改变,使媒体社会责任面临着新的考验。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点,人民群众对信息的认知还十分片面,信息时代大数据爆发的情况下,一些社会类新闻平台在舆论传播中只注重流量、“吸睛”,而不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新媒体中出现错误的舆论导向。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及主流媒体必须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引导群众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舆论信息, 要立足于大局积极反应民众的声音, 在实现媒体公共性特点的同时严格履行社会责任。

二、新媒体语境对社会责任理论的挑战

媒体社会责任一词最早出现20 世纪20 年代。 西方社会从一开始的资产阶级为突破封建专制形成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主张监督政府独立于政权。随后伴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部分媒体机构逐渐成为了少数人的工具, 新闻自由主义理论遭到解构。1947 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新闻媒体责任论”,强调了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体自由, 保护新闻自由的目的在于保障公众的信息权,将言论自由视为一项道德权利,并伴随着一定义务,从保护公众利益出发,将公共性话语与社会责任画上等号。 此观点此后正式成为一种媒体规范理论。

媒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并不断优化构建自身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而新闻专业的操作规范与信念是媒体践行责任与公共性的具体路径。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人成为信息源,完成了民众社会表达的意愿,让权利与权力可以直接对话博弈。比如政府也开始通过微博、公众号等形式扩充服务渠道,形成公平公开的信息重要来源方式,让技术实现社会赋权;另外,在技术推动社会力量勃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很多网络舆论的人们都坚持自身的立场,更多的是将个人情绪、观点通过占有信息构建另一个“真相”。

三、中国媒体社会责任话语生成的现实语境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 社会责任理论本身面临着理论的困境, 另外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形态的转变给媒体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种责任话语在不同新闻观念的冲击下逐渐为媒体信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虽然我国新闻媒体起步晚, 并没有经历西方国家媒体的从萌芽、发育的过程,对媒体社会责任和相关话语更是了解甚少。自新中国成立后,党报成为了最主要的媒体传播方式,当时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上;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媒体功能不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媒体报道逐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开始探寻并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把群众的权益放在第一位,慢慢呈现出“去政治化”形式。 新闻观念得到重塑, 信息传播成为了媒体的基本功能,在人们的各种需求下,媒体开始走向了大众化的传播之路,我国媒体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力量成长同步相向。

但是媒体市场的稳定不能仅仅依靠大众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与个人表达的完全自由仍存在悖论, 导致一些问题逐渐显露。比如公共性话语的兴起,是媒体社会力量成长的必然结果。面对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必定要站在公共权力的对立面来维护公众的利益, 即要开放人们的知情、表达、监督的权利又要进行话语约束和监督,这就要不断修正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和社会责任理论之间达到的平衡。

然而, 中国传统新闻发展需要媒体必须遵从党的根本原则,传统的新闻媒体一直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这一点是根本要求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媒体的高速发展也成功的搭建起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在实际市场改革中,媒体因为消费能力群体的差距使媒体市场呈现复杂性特点,相对于中产阶层和都市人群拥有相对高的话语权, 为了得到公平的权利,舆论监督、制衡权利是媒体取得广大民众的信任,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本。

四、促进媒体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首先, 媒体社会责任对的落实离不开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群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必须媒体行业意识到这一点加强群众对新闻真假辨别的能力,提高监督意识。引导群众学习相关知识,养成理性阅读,规范传播的习惯。

其次, 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应从积极的报道和编辑方针开始。比如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以积极的心态给群众正确理性的引导, 这样才有利于构建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再次, 注重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的提升。 主流网络媒体要重塑话语权的优势, 就要学会主动发声,掌握新闻舆论主导权。这方面提升主流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尤其关键。 因为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是媒体职业道德中最根本的规范。坚守职业道德,坚守职业素养是做好新闻,不受外界利益驱使的根本保障。 所以,媒体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员的职业素养,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国家为人民发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塑造话语权优势,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在新闻媒体传播活动中全面贯彻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舆论责任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期望嘱托责任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